◆彩書怨
上官婉兒的詩歌創作具有清新豪放的特色,她對於促進唐詩的發展做出過積極的貢獻。《新唐書》對此做出了客觀評價:“婉兒勸帝擴大書館,增學士員,引大臣名儒充選。數賜宴賦詩,群臣賡和,婉兒常代帝及後、長寧安樂二主,眾篇並作,而采麗益新。又差第群臣所賦,賜金爵,故朝廷靡然成風。當時屬辭者,大抵雖浮靡,然所得皆有可觀,婉兒力也。”
張說收集整理了《唐昭容上官氏文集》,並在序文中對上官婉兒的詩文才華作了高度評價:“明淑挺生,才華絕代。敏識聰聽,探微鏡理,開卷海納,宛若前聞。搖筆雲飛,”早已散佚。
鹹同宿構。《唐昭容上官氏文集》《全唐詩》僅錄存其詩三十二首。我們隻有借此略窺上官婉兒的詩才。上官婉兒現存的三十二首詩中,包括三言詩兩首,四言詩五首,五言絕句九首,七絕六首,五律十首。其中絕大部分都是應製詩。能夠體現她個性的詩僅有一首五律《彩書怨》(一作彩毫怨):
葉下洞庭初,思君萬裏餘。露濃香被冷,月落錦屏虛。欲奏江南事,貪封薊北書。書中無別意,唯悵久離居。
大多認為這首詩是上官婉兒寫給被廢的太子李賢的。詩中表達了自己對意中人的思念之情。當洞庭湖的落葉紛紛飄下的時候,我在遙遠的萬裏之外思念你。秋露晶瑩,香被不耐夜寒。月亮西墜,看著錦屏的目光一片茫然。本想再多談些江南的事,但急於把信寄給身在薊北的你。信中沒有別的意思,隻是惆悵我和你分別已經很久了。婉兒當時二十餘歲,正是少女情懷正濃之時,對宮廷鬥爭的殘酷與複雜認識尚淺。她尚未真正卷入政治鬥爭的濁流中去。因而這首詩格外筆調清新,意境高遠,是上官婉兒現存詩中的代表作。
上官婉兒的人生,因不凡而美麗,因倉促被殺而精彩。她的一生可謂是坎坷傳奇。雖然無丞相之名,但有丞相之實,這在中國曆史上是獨一無二的。不服丈夫勝婦人才華絕代的上官婉兒,是一個集智慧與欲望於一身的奇女子,但最終還是在血腥的宮廷鬥爭中被處斬,一代才女香消玉殞。
縱觀大唐的曆史長河,有兩位女性值得大書特書,那便是女皇武則天和一代“女相”上官婉兒。武則天,集大唐所有的特權統治與華麗於一身,澆鑄了大唐盛世偉業,她所統治的朝政,國強民盛,一時也斐聲海外。上官婉兒,作為武則天一生中最得力的政治助手,平步青雲,頻頻發號施令,完成了許多連上層社會士大夫們想都未曾想過的夢想和願望。然而,就是這樣一介區區女流,在她四十六歲的繁華生命曆程裏,裙邊生花無數,過著紙醉金迷的生活,手握生死大權,權傾朝野數十載。上官婉兒雖然貴為“國相”,主召天下才子詩文,為大唐文明做出了巨大貢獻,卻不能把握與主宰自己的命運,最終還是未能逃脫厄運,安享終年,伴隨皇權鹿死誰手的爭鬥,為亂世所終。這樣的女子如何不讓人生歎,如何不讓人生悲?
上官婉兒是史上爭議最多的女人,正史、野史各有所載,當下也有電視劇《上官婉兒》對那特定曆史時期的評述與再現。她是皇權下的犧牲品。她一家被誅,一個小小的生命身不由己,從奴到“相”,婉兒的生命畫卷,更多讓人滋生出的是一種無限的悲憐與同情,悲憐她的身世,花兒一般的年紀就被送入了等級森嚴的後宮,還要時時刻刻學會去保護自己不要犯上,同情她的人生際遇,在那樣勾心鬥角的皇權時代,上官婉兒演繹出的是一段生命悲歌。她的精神被無形鞭打,她的身子被隨意踐踏,她還得應對各種複雜的政治場麵與朝野冷風,她的笑其實流淌著一股殷紅的鮮血,她的笑意背後,其實掩藏著一段生命的淒苦和人世的蒼涼。
歲月滄桑,峰回路轉,人世間多少事幾沉幾浮幾變遷?榮華富貴,過眼雲煙,多少次山盟海誓,多少次相偎相依,等到一夢醒來,已是月落星稀。葉下洞庭,思君萬裏。露濃香被冷,唯悵久離居。
婉兒的一生,悲涼令人歎。年歲不等人,胭脂未花,烏瓦未舊,唯有煙雨碎落,回首不見青春好年華,婉兒又怎依舊?她待陌上花開而來,淚簌簌,不堪止。
參考文獻:
資治通鑒.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舊唐書.北京中華書局,1975.新唐書.中華書局,1975.大唐新語.中華書局,1984.全唐詩.傅璿琮.中華書局,1997.上官婉兒.趙枚.長江文藝出版社,2001.唐會要.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唐六典.中華書局,1992.中國曆史大事編年·第二卷.北京出版社,1987.千秋興亡·唐.宋昌斌.長春出版社,2000.九州學林·二○○四年春季二卷一期.複旦大學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