負鼠不僅在樹上吃樹葉,而且也到地麵上吃草。一些早期敢於冒險的負鼠在地上留了下來,因為它們發現地麵比樹上更容易跳躍和逃避捕獵者。帶有麝香氣味的樹袋鼠是第一批到地上棲息的代表者。

不過,在有袋類動物的進化過程中有一種奇怪的現象,在一些地方,樹袋鼠因為樹葉豐茂,又從地上回到了樹上。它們已經重新適應了樹上的生活。它們那短而寬的腳,能夠在樹上防治打滑,鋒利的爪子也能夠緊緊地抓住樹枝。樹袋鼠曾經棲息在澳大利亞的整個雨林地帶,但是視在僅僅能夠在遙遠的北方和新幾內亞的幾個小塊地方發現它們。

隨著澳大利亞自然環境的變化,袋鼠的生活方式也在變化。現在有袋類動物已經進入到幹旱的內陸地區,這塊幹涸的土地已經成為有袋類動物的王國。

非洲羚羊

在非洲廣闊的草原上,生活著六十多個不同種類的羚羊。它們雖然屬於同一個家族,但是在體態、性情方麵卻有很大的區別。羚羊廣泛地分布在高地、平原、灌木叢等各個地方。

旋角大羚羊身高約2米,體重約1噸。雖然它的體型碩大,但行動起來卻敏捷靈活,能跑善跳。旋角大羚羊的主要食物是青草和樹葉。象所有的羚羊一樣,它也是反芻動物,一天中的大部分時間都花在了對食物的加工和消化上。羚羊的角是骨質的,它不像鹿那樣一年脫換一次。羚羊的角骨在幼年時長出,到少年時脫換一起,從此這兩塊硬骨便伴隨著它的一生。

山羚有一雙和山羊相似的蹄子,它在崎嶇不平的山道上攀上跳下,如履平地。它的平衡能力非常高超,隻要有一枚硬幣那麼大的的落腳點,山羚就能四條腿同時著地,穩穩地站立在那裏。山羚是一種領土觀念很強的動物,公山羚保衛著它們領地的疆界。在公山羚的眼睛下麵,有一塊黑色的斑,這是它的味腺。山羚把味腺中散發出來的氣味塗抹在它經過的灌木叢上,作為劃分領地的標記。

貂羚的體型也非常健壯,一支成年貂羚體重可達兩百多公斤,它的後掠角有1.5米長。依仗自己的身體優勢,貂羚甚至能夠和獵豹較量一番。

有人認為,獵豹奔跑的高速度是被羚羊鍛煉出來的,因為獵豹要以羚羊為食,就必須在速度上超過羚羊,否則就隻能眼睜睜地看著到嘴的美食跑掉。

長頸羚居住在幹燥而開闊的灌木叢地帶,鮮嫩的楊槐樹葉是它的主要食物。它那細長的脖子,有點象長頸鹿。

非洲地殼小羚羊是羚羊家族家族中體形最小的一種。因為它嬌小、孱弱,所以比其它動物更加敏感,更加謹慎。地殼小羚羊有良好的聽覺和嗅覺,這是它在長期的獨居生活中磨練出來的。地殼小羚羊雖然矮小,卻不喜歡吃地上的青草。它經常徘徊在楊槐樹下,尋找掉落的楊槐樹葉。

在所有的非洲羚羊中,角馬是人們最熟悉的一種。它那蓬鬆的長毛,健壯的體魄,彎彎的雙角,與其說是羚羊,倒不如說看起來更象野牛。

人的常常把草原上彙集成群的羚羊看作是群居動物。其實,這使一種誤會。羚羊家族中的多數種類都是獨居和三五隻羚羊同居一地。羚羊是一種性情溫和的動物。它們在草原上的處境很艱難,很多食肉動物都是它們的強敵。

野牛

野牛是力量和強健的同義詞。一隻完全成熟的雄野牛大約重一噸,但是,它的性情卻是溫和的,野牛從不捕殺其它動物。然而,一旦被激怒,它們就會成為世界上最凶猛、最危險的動物。

人們通常把野牛當作是一種典型的北美洲哺乳動物。實際上野牛並不是原始的美洲動物,它們的淵源在萬裏之外的歐亞大陸。如今野牛在歐亞大陸上幾乎絕跡了,隻有在波蘭境內的巴洛維薩森林地帶,還可以發現這種珍奇動物生活的蹤跡。

目前,歐亞大陸上百分之九十五的原始森林已經蕩然無存。波蘭的巴洛維薩森林是歐洲唯一一塊適合野牛生存的天然環境。歐洲的野牛曆史非常悠久,可以追溯到史前時代。歐洲野牛外形威武雄壯,最重可以達好幾噸,曾經是歐洲最大的陸地動物。公野牛一般要比母野牛個頭大些,觸角也更寬厚,頭部和背部的毛也更濃密一些。歐洲野牛通常都生活在茂密的森林中,直到人類開始的開發歐洲叢林,野牛才被迫遠走他鄉。到今天,隻有波蘭東北部的原始森林中還有部分的野年得以生存到二十世紀。

在冰川紀,大量的水流被凍成冰川,導致海平麵下降,露除了亞洲和美洲之間的白令海峽的洋底大陸。有許多亞歐大陸上的動物就通過這塊洋底大陸橋橫渡到美洲。到了1萬年前,氣溫又開始上生,冰川融化,整個白令海峽又被海水淹沒。

北美野牛與歐洲野牛在外表上非常相似,但習性卻發生了某些變化。北美野牛長得有一點象家養的乳牛,頭部和頸部也不像歐洲野牛那麼粗壯。歐洲野牛生活在森林中,以嫩枝葉和小灌木為食,而北美野牛則是生活在草原上的食草動物。

歐洲野牛移居北美後迅速繁殖,生長很快,北美洲的氣候和環境都非常適合於野牛的生長。然而當歐洲人移民到北美的時候,北美野牛遭到了驚人的屠殺。人們槍殺了大約上千萬隻野牛。到1903年為止,北美大草原上隻剩下二十一隻野生野牛。1905年,當時的美國總統羅斯福頒布法令,第一次將野牛等一批珍稀動物置於國家的保護之下。今天,龐大的野牛群終於再次遍布北美草原,在許多國家公園都可以看到它們的蹤跡。

不過,最為壯觀的野牛群如今隻能在非洲看見。在非洲肯尼亞的撒互那草原上,非洲野牛群如颶風般卷過東非的叢林。即使是在非洲,巨大的非洲野牛群也是非洲大草原上難得一見的宏偉場麵。

狒狒

狒狒主要分布在坦桑尼亞、蘇丹、埃塞俄比亞和阿拉伯半島等熱帶地區稀疏的幹草原和半沙漠多岩石的山坡上。

狒狒是群居性的動物,一個狒狒群體一般有幾十頭,多的有上百頭。狒狒過著組織嚴密的集體生活,每一群都有一個首領。首領是由群體中身體最強壯,個頭最魁梧,毛色最漂亮的雄狒狒擔任的。在狒狒家族中,等級分明,規矩很多。首領處處養尊處優,隻關心自己的舒適。其他的狒狒從首領身邊走過,必須作出順從的表示。如果沒有按照規定行禮,就要遭到嚴厲的懲罰。在休息和就餐的時候,首領也要坐在狒狒群的中間。

狒狒的食物大部分是植物性的,有時候也吃些昆蟲,捕捉一些小鳥、野兔和小羚羊等小動物。它們每天的早餐要吃上兩三個小時,然後就躲到蔭涼處去休息,到晚上則爬到樹上睡覺。

狒狒為了尋找食物,常常過著流浪的生活,走到哪裏就以哪裏為家。狒狒還會同斑馬、羚羊聯合起來對付凶猛的食肉野獸。狒狒善於攀援樹木,能夠躲在樹上看到很遠的地方;而羚羊的嗅覺靈敏,斑馬的視覺、聽覺和嗅覺都很好,能夠覺察到很細微的動靜。草原上午有風吹草動,它們就會互通音信,發出警報,作好逃跑的準備。

狒狒每胎隻產一仔。狒狒群有個規矩,除了小狒狒的母親之外,其他狒狒都不準撫摸小狒狒。母狒狒成天將孩子抱在懷裏,幾天後才放到地上。一直到小狒狒自己能走路了,還不時跟著母狒狒一起生活,抓著母狒狒的尾巴緊跟著。小狒狒斷奶後,母狒狒在外出覓食的時候,會將小狒狒交給一隻年長的狒和照管,不讓它們亂跑亂跳,教它們爬樹等各種遊戲。這真是一個團結和諧的大家庭。

大草原上的矮個子和高個子

非洲小羚羊站立時有三十八厘米高,它是非洲最小的一種羚羊。它們生活在稠密的樹林和灌木叢中,因為隻有在這裏它們才能躲開凶猛的鷹和其他食肉動物。非洲小翔羊主要吃地上的草,通常是成雙成對地生活。當地上的草稀少的時候,它們也會站起來吃高一點的樹葉。非洲小羚羊的領地觀念很強,雄羚羊長有尖銳的角,雙眼下來有一對氣味腺,它用這種帶有氣味的分泌物塗在樹木和灌木上作為標記。

另外一種非洲小羚羊——石羚,有半米多高。它們與前麵那種小羚羊的生活習慣有所不同。石羚生活在廣闊的草原上和樹木稀少的地方。石羚與非洲小羚羊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它們看起來仿佛永遠不需要喝水,實際上,它們是從吃的植物中得到水份的。

在非洲大草原上,數量最多的羚羊是跳羚。跳羚的食物很雜,它們不和其它羚羊爭吃食物。跳羚生活在開闊的草原上,吃低矮的灌木,也吃草。跳羚適應吃各種植物,在幹旱季節,當地刺槐樹開花的時候,它們會側著頭小心地采吃黃色的剌槐花。跳羚由於它們總是喜歡蹦蹦跳跳地生活而得名。當食肉動物到來的時候,跳羚把蹦跳的方式作為警告的信號。

斑馬長著尖銳的牙齒,能吃下地麵上所有的草,能消化其它食草動物不吃的食物。成年雄斑馬通常過著獨居的生活,一頭雄斑馬所占的領地的範圍大約有十平方公裏。它用排出來的糞便作為領地邊界的標記。而斑馬群則通常由雌斑馬、小斑馬和未成年的雄斑馬組成。在非洲東部曾經生活著許多斑馬,但是它們在索馬裏已經滅絕了,隻有在埃塞俄比亞和肯尼亞還能見到一些。據說現在肯尼亞大約有一千匹斑馬。

在大草原上,身材長得越高,吃起食物來就越有優勢。

條紋羚羊肩膀處的高度有1.5米,有的雄羚羊的體重重達三百多公斤。條紋羚羊通常一小群一小群地生活在一起。它們主要活動在森林中,一天中最熱的時候它們都躺下休息,在傍晚起來吃東西。在雨季來臨後,它們一般吃剛剛長出地麵的青草。但在幹旱季節,當刺槐花開花的時候後,條紋羚羊也吃花。它們把憑著身高,喜歡吃高處的食物,把低一點的食物留給個子矮的羚羊。

南非大羚羊,是最大的一種羚羊。它們也吃草和樹葉,吃所有夠得著的食物,食性很雜。南非大羚羊適合在幹旱條件下生活,喜歡吃多汁的植物,它們可以長時間不喝水,能夠到遠離水源的地方去尋找食物。

從個頭最小的羚羊到個頭最大的羚羊,大草原上的生態係統很完善,幾乎沒有交叉的地方。

比羚羊更高的動物,要數長頸鹿。長頸鹿是吃高處食物的特別能手。它們所吃的樹葉都是在離地麵4到6米的高度,除了大象可以用鼻子夠到這麼高的樹葉以外,沒有其它動物能夠吃到這些東西。因此,長頸鹿幾乎是獨占了高處的樹葉和嫩枝。長頸鹿有靈活的嘴和適合卷纏的舌頭,它們的舌頭全部伸出來足有43米厘米長。它們能用舌頭勾住樹枝,吃進樹葉。長頸鹿能吃一百多種植物。

在食草動物中,在高度方麵能夠和長頸鹿一爭高下的隻有大象。大象的食性也很雜,所以它們很少在一個地方呆很長時間,因此,不會使那些吃特定食物的羚羊受到影響。它們能夠到樹頂上的樹枝,通常能達到長頸鹿所能夠到的高度。大象還能靈活地剝吃樹皮,有時為了吃到食物,它甚至用巨大的力氣,把整棵樹都推倒。大象還能嚼碎5厘米長的槐刺。

除了大象,隻有黑犀牛才能對付槐刺。這種身長2.4米左右,身高1米半的動物,舌頭和嘴特別厚實,大而堅銳的牙齒很容易把刺槐嚼碎。這種堅硬的槐刺能夠戳穿十噸卡車的輪胎。

在大草原上,吃草的動物和吃樹葉的動物之間的平衡很重要。吃樹葉的動物把灌木葉子吃掉,可以阻止灌木叢長遍整個草原,給吃草的動物留下生長草的餘地;而吃草動物把灌木中的草吃掉,又可以使灌木更加茁壯地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