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讓你的善良成為天使的翅膀
貢獻不在於大小,付出不在於多少,而是看你是否願意去做,是否願意為此努力。
在羅伯特森給布萊頓的信中,他談到一位女士給他講的事情:“星期天我從教堂走出來,看到一個窮人家的女孩子正好從我身旁經過,我友善地看了她一眼,於是,她臉上洋溢出幸福的表情,眼睛裏充滿感激的淚水。這是多麼有意義的一課啊!給予幸福可以不必付出什麼代價。我們錯過了多少可以扮演天使的機會。我記得當時我隻是感覺悲涼,根本沒有太多的想法,但它卻給一個人的生活帶來了片刻的陽光,暫時減輕了一個人心靈的重負。”可見,即使是一個友善的眼神也能給人帶來快樂和幸福。
溫和、友善和讚賞的態度更能令人改變心意。所以當你希望別人接受你的想法,並對你信服時,請記住:以向別人問好的方式開始。
有些人似乎生來就惡,他們對待別人,對待周圍的世界,對待生活,甚至對待自己,似乎都充滿了惡意。讓我們試想,如果你對他人沒有真誠,毫不友好,又怎能期望從他人身上得到友善的回報呢?
正如伍德羅·威爾遜所說:“假如你握緊雙拳找上我,我想我也會不甘示弱。但是,假如你對我說:‘讓我們坐下來討論討論,我們意見不同,不同之處在哪裏,問題的症結在哪裏?’那麼,我是可以接受的,我們也許隻在部分觀點上不同但大部分還是一致的。隻要彼此有耐心,開誠布公,還是可以達到步調一致的。”
早在1915年的時候,小洛克菲勒還是個不起眼的小人物,當時美國發生了工業史上最激烈的罷工,時間長達兩年之久。憤怒的礦工要求科羅拉多煤礦公司增加薪水,當時小洛克菲勒正負責管理這家公司。由於群情激憤,公司的設備遭到破壞,軍隊前來鎮壓,造成了可怕的流血事件,不少罷工工人被殺。當時的情況非常危急,已到了民怨沸騰的境地。
小洛克菲勒後來卻贏得了罷工者的信服。他是怎麼做到的?小洛克菲勒花了好幾個星期結交朋友,並向工人代表發表講話,那次的講話可稱之不朽之演講,不但平息了眾怒,還為他自己贏得讚譽。演說的內容是這樣的:
“這是我一生當中最值得紀念的日子,因為這是我第一次有幸能和這家大公司的員工代表還有公司行政人員和管理人員見麵。我可以告訴你們,我很高興站在這裏,我有生之年都不會忘記這次聚會。假如這次聚會提早兩個星期舉行,那麼對你們來說,我隻是個陌生人,我也隻認得少數幾張麵孔。
上個星期,我拜訪了南區煤礦所有的工人宿舍,和每一個代表談了心,現在可以說是朋友了,基於這份互助的友誼,我很高興有這個機會和大家討論我們的共同利益。由於這個會議是由資方和勞工代表所組成的,承蒙你們的好意,我得以坐在這裏,雖然我並非股東或勞工,但我深感與你們關係密切。從某種意義上說,也代表了資方和勞工。”
多麼出色的一番演講,這可能是他發出的一種最佳的方式。假如小洛克菲勒采用的是另一種方法,與礦工們爭執不下,你想結果如何?隻會招惹更多的怨憤和暴行。
林肯說過:“一滴蜂蜜要比一加侖膽汁能招到更多的蒼蠅。”人也是如此,首先要使人相信你是最忠誠的朋友,那樣就像有一滴蜂蜜吸引住他的心,你也就有了一條平坦的大道通向他的心裏,交往起來也就容易了。
著名律師丹尼爾·韋伯斯特被許多人奉若神靈。雖然他的聲譽如日中天,但他那極具權威的辯論始終充滿了溫和的字眼,他的辯論中經常出現這些詞語:“這有待陪審團的考慮”“這也許值得再深思”“這裏有些事實,相信您沒有疏忽掉”“這一點,以您對人性的了解,相信很容易看出這件事的重大意義”——沒有恫嚇,沒有高壓手段,沒有強迫說明的企圖性。韋伯斯特用的都是最溫和、平靜、友善的處理方式,但仍不失其權威性,而這正是他成功的最大助力。
如果一個人對你非常有意見,任憑你怎樣說理,也不會讓他服氣,特別是那些苛刻的父母、嚴厲的上司和嘮叨不休的妻子,那麼你應該認識到這一點:人們都很固執,不會隨便認同別人,但和善謙虛的態度會讓他們不再那麼頑固。
我們有時也許激怒了別人,或者被人激怒。當你被人激怒,並且說了一大堆氣話之後,你確實可以消除自己的情緒,讓自己得到一些輕鬆,但是你想過別人人沒有?別人會怎樣呢?他會分享你的一吐為快嗎?你那充滿憤怒的聲調,不友好的態度,真能夠使他接受嗎?
傑拉得·萬斯曾用友好的姿態解決了一樁糾紛。事情是這樣的:他家新蓋的房子由於建築公司沒挖下水道,下雨時水滲到房子裏,損壞了裏麵的很多東西。可他當時沒有投保,而維修房子要花3000多美元。於是,他決定找建築公司來解決這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