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工作的流程中,造成最多妨礙的是“突然介入”。“突然介入”是指出乎意料的工作。例如,忽然間有個電話,突然來了位客人,突然通知要開會,突然接到檢查的通知,突然發生糾紛,婚喪喜慶等。
除此之外,像上司突然對你說:“趕快把這件事調查出來”或是“替我去開會”,這些也都屬於突然介入的工作。“突然介入”將使原本已經預定、計劃好的工作,無法順利推進。這些可說是不可抗拒、迫不得已的事情。
實際上,工作不能順利進行,“突然介入”的事太多是重要因素之一。“沒想到意外的事情那麼多,以致事情都沒法進行”。但是,“請等一下!”這句話經常可以聽到。無論是誰,都是處在這種一邊需要處理突然介入的事情,而一邊又得做自己的工作的情況中。突然介入不隻是自己的困擾,而是大家都有的問題,有能力的人,便能夠將書本的業務和突然介入的事務妥善處理。
究竟應該怎麼做才能夠處理呢?現有兩個有效的方法:第一,將突然介入的事納入計劃,當作原來工作的一部分,每天預留一到三小時,以備不測之需。每天大約有很多的突然介入事件發生。不過,由於工作的性質各有不同,突然介入的分量也會改變。例如,一般營業部門的突然介入量,會比領導部門多。總之,個人對於自己工作上的突然介入事件的度,必須加以把握。
有些人在製定計劃時,將突然介入的事設定為零,這樣的計劃可說是對現實認知不清,訂了這麼一個計劃,一旦突然介入的事件發生時,就無法妥善處理,反而拖延了原本預定的工作開展。第二個方法是,采用安全係數在製定計劃時,也附帶考慮緩衝時間。因此,訂立計劃,要以在原定時間內完成工作為前提,再進一步地假設某種程度的中間介入,以及時間上的拖延對一個正確的計劃,附加若幹的安全係數是必需的。至於安全係數的標準,大致可分為下列三點:
1.需要花一天功夫來完成的工作,必須加上半天的緩衝時間。
2.需要花一個星期才能完成的工作,則需要加上一天的緩衝時間。
3.需要一個月才能完成的工作,則需要加上一個星期的緩衝時間。
如果能夠利用這個方法,即使碰到各式各樣的突然介入事件,也不會影響工作的流程。工作便會如原訂計劃按時完成了。此外,還有一種“隱形的殺手鐧”。如果照著前述的方法來行動,卻仍然趕不上計劃進度時,就得“加班”了。在計劃階段,不可以一味地依賴加班。而應該將它當作是“最後的殺手鐧”,非到不得已,絕不輕易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