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廣告賺錢術
研究院
作者:羅樂 劉真真
核心提示:移動互聯網廣告平台為廣告商提供免費發布渠道,隻有當用戶為這則廣告掏了腰包,廣告商才會向平台支付相應費用。
《支點》記者 羅樂 劉真真
移動互聯網時代孕育著無限可能,比方說,逛超市還能賺錢。
周末的下午,和一家人在超市裏閑逛,順便采購一些家用品,的確是一件很愜意的事情。不過,這件事情現在可以變得更有趣:你可以拿著手機,根據手機裏麵的遊戲提示,去尋找那些不起眼角落裏的“彩蛋”,它可能是一款新推出的口味不錯的巧克力,也可能是一瓶正在降價促銷的醬油。當你集齊了一定數量的“彩蛋”,那麼恭喜你,你會獲得這家超市的電子抵用券、商品優惠券或者其他更棒的東西。
這是一款超市推出的新遊戲?當然不是,這是一種以廣告為核心內容的APP。是的,你沒有聽錯,這種應用裏麵除了廣告什麼都沒有,但是你無法拒絕它——在這裏,每個用戶都能夠通過觀看廣告並參與小遊戲的行為賺取一定的利益。
請我看廣告,你得付費!
這種讓人感到不可思議的手機應用,實際上是移動手機廣告的一種形式。移動互聯網廣告是通過移動設備(手機、PSP、平板電腦等)訪問移動應用或移動網頁時顯示的廣告。隨著智能機的發展,手機APP(即手機客戶端,包含手機軟件或手機遊戲)已成為品牌廣告主傳播的新渠道。現在,移動互聯網廣告集中體現為兩種形式——Admob和Iad(蘋果自家的廣告平台),Admob主要是在應用中嵌入banner(橫幅),點擊廣告後會通過瀏覽器打開網頁;Iad則不用打開瀏覽器,直接在應用中展示廣告。
不過,今天我們所談的這種廣告APP,則不同於以上兩種——既不是在應用中插入廣告,也不在蘋果的Iad平台上展示廣告,而是提供了一個類似於Iad的廣告平台,不同於Iad的是,這種平台直接麵對廣告投放商和用戶。而用戶則可以通過使用這種APP,完成其中的一些小遊戲,以賺取相應的報酬。換句話說,廣告投放商,如果要請用戶看他們的廣告,那可是要付費的!
對於廣告投放商而言,他們非常樂意為用戶的行為付費。在傳統廣告界,無論是紙質媒體的硬性廣告,還是互聯網視頻廣告,都無法做到如此親密的和用戶互動——當用戶在晚飯時間走到肯德基門口,就會收到肯德基的廣告,也許是掃描二維碼獲得優惠券,有可能是新品的促銷券……總之,用戶花10秒鍾看完了肯德基的廣告,獲得了肯德基派發給用戶的“小福利”,在下一秒鍾,用戶很有可能立馬抬腳進了肯德基。
這不得不讓所有的廣告投放商為之心動,因為每一筆廣告投入都能夠收獲相應的廣告效果——廣告投放商隻有在用戶有所行動的時候,才需要付費。這簡直是太驚人了!
其實,這種互動廣告營銷模式,正是風靡全球的SoLoMo概念的體現——Social(社交)、Local(本地化)、Mobile(移動)。有米傳媒聯合創始人兼副總裁李展鏗曾撰文闡述了這種營銷模式的理念:“在移動互聯網時代,消費者接受廣告主傳達的信息並作出反饋的過程,除了此前提到的撥打電話、發送短信外,還有達成某項任務、玩遊戲等方式。”他指出,對區域類廣告主,例如需要同城團購、區域促銷的客戶,幫助他們找到區域目標受眾並且定向投放,可以讓廣告投放的精度從幾千米縮小到幾十米,從而大大提升營銷效果。
“你的廁所時間價值兩元”
胡倡斌所經營的筋鬥雲無線科技有限公司,就推出了這樣一款應用:賺賺。胡倡斌調侃說,他們曾經這樣宣傳自己的APP——“你的廁所時間價值兩元”——動一動手指,回答幾個和廣告相關的有趣的問題,就能夠得到相應的報酬,這個報酬可能是話費、Q幣等日常所需要用到的虛擬貨幣。
從傳統廣告業轉型到互聯網,胡倡斌的想法很簡單,反正要拿一定的錢去投放廣告,與其把錢給廣告搭載的平台,還不如把錢拿出來去吸引用戶看廣告。“從傳統理論上講,用戶記住一個品牌,可能需要接觸7次相關的信息,但是如果我們能讓用戶用心去看廣告,也許1次就記住了。”胡倡斌說。
作為一名資深的廣告人,胡倡斌對互聯網模式下的廣告有著比較深入的思考。“移動互聯網的趨勢不可逆轉,然而現今,移動互聯網由於受屏幕的限製,廣告呈現方式受到了很大約束,常規的banner條幅廣告不能滿足廣告主的投放需求,實際投放效果也非常有限,傳統的互聯網思維很難突破這一瓶頸。”胡倡斌說,“我們需要一種新的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