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時都可以學習,隨地都可以學習。要把握住一切機會學習。夏侯勝聽了,不禁苦笑道:“你和我一樣,都是犯下死罪的人,說不定明天就會被推出去砍掉腦袋,還有什麼心思談學問呢?再說,談了又有什麼用?”
黃霸誠懇地對夏侯勝說:“孔子說過,‘朝聞道,夕死可矣’,如果能在生前多學一些東西,那麼死的時候也會感到心滿意足,沒什麼遺憾的。千萬不要把寶貴的時間白白浪費過去啊!”
夏侯勝覺得黃霸說得很有道理,又被黃霸好學的精神所感動,便答應了黃霸的請求。於是,兩個人便把生死置於腦後,專心致誌地研究起《尚書》來。黃霸學而不厭,刻苦鑽研,終於把深奧難懂的《尚書》吃透了。夏侯勝在教學中溫故知新,又悟出許多新見解。三年以後,因事態變化,他們都被釋放出獄。這時,兩人的學問都大有長進了。
成熟期
文/佚名
101歲的哈裏·萊伯曼身材瘦長,臉上皺紋已深,下巴留著一撮胡須,頭發花白,但卻精神煥發,衣著也很講究,看上去最多不過80歲。
而80歲,這正是他開始學習作畫時的年紀!
萊伯曼是在一所老人俱樂部裏和繪畫結下緣分的。那時,老人歇業已有六年。他常到城裏的俱樂部去下棋,以此消磨時間。一天,女辦事員告訴他,往常那位棋友因身體不適,不能前來作陪。看到老人的失望神情,這位熱情的辦事員就建議他到畫室去轉一圈,還可以試畫幾下。
“您說什麼,讓我作畫?”老人哈哈大笑,“我從來沒有摸過畫筆。”
“那不要緊,試試看嘛!說不定您會覺得很有意思呢!”
在女辦事員的堅持下,萊伯曼來到了畫室。過了一會兒,她又跑來看看老人“玩”得是否開心。
“嗬嗬,先生!您剛才在騙我!您簡直是一位名副其實的畫家。”她笑著對老人說。
不過,老人說的全是實話,這確實是他第一次擺弄畫筆和顏料。提起當年這件往事,老人頗有感慨:“這位女辦事員給了我很大鼓舞,從那以後,我每天去畫室。她又使我找到了生活的樂趣。退休後的六年,是我一生中最憂鬱的時光。沒有什麼比一個人等著走向墳墓更煩惱的了。從事一項活動,就會感到又開始了新的生活。”
繪畫,對於這位八旬老人來說已經不僅僅是一項單純的消遣活動。81歲那年,老人還去聽了繪畫課,一所學校專為成年人開辦的10周補習課程。這是萊伯曼有生以來頭一次也是僅有的一次學習繪畫知識。第三周課程結束的時候,老人抱怨任課教師、畫家拉裏·理弗斯從來不給他幫助指導。
“您給每個人講這講那,對我卻隻字不說。這是為什麼?”顯然,老人不高興了。
“生命不息,奮鬥不止”的人生才充實,才有意義。“先生,因為您所做的一切,連我自己都做不到。我怎麼敢妄加指點呢?”最後,理弗斯還自願出錢買下了老人的一幅作品。
就這樣,不到四年的光景,哈裏·萊伯曼的作品先後被一些著名收藏家購買,並進了不少博物館。美國藝術史學家斯蒂芬·朗斯特裏特寫道:“許多評論家、藝術品收藏家,透過這種熱情奔放、明快簡潔的藝術,看到了一個大藝術家的不凡手法。可以說,萊伯曼是帶著原始眼光的夏加爾。”
1977年11月,洛杉磯一家頗有名望的藝術品陳列館舉辦了其第22屆展覽,題為:哈裏·萊伯曼一百零一歲畫展。這位百歲老人筆直地站在入口處,迎候參加開幕儀式的四百多名來賓,其中有不少收藏家、評論家和新聞記者。作品中表現出來的活力贏得許多參觀者的讚歎。老人說道:“我不說我有一百零一歲的年紀,而是說有一百零一年的成熟。我要向那些到了60、70、80或90歲就自認上了年紀的人表明,這還不是生活的暮年。不要總去想還能活幾年,而要想還能做些什麼。著手幹些事,這才是生活!”
自我超越
文/佚名
從前,有個年事已高的僧人,還在太陽底下幹著曬菜幹的活。有人問他:“敢問師父,多大年紀了?”
“68歲。”
“既然這麼大年紀,那就歇著享享福吧,幹嗎還要累死累活,幹這活兒?”
“因為有我存在。”老僧很風趣。
“那又何必一定要在太陽底下幹活?”
“因為有太陽存在。”
老僧的話,自有他的一番深意。
誰說出家人消極?老僧不是在用一種最平實的方式在不斷自我超越嗎?
既然生命不息,那就應該不斷進取,超越自我。
最後一次測驗
文/佚名
這是大學期末考試的最後一天。在一幢樓的台階上,一群工程學高年級的學生擠作一團,正在討論幾分鍾後就要開始的考試。他們的臉上充滿了自信。這是他們參加畢業典禮之前的最後一次測驗了。
一些人談論他們現在已經找到的工作;另一些人則談論他們將會得到的工作。帶著經過4年的大學學習所獲得的自信,他們感覺自己已經準備好,甚至能夠征服整個世界。
這場即將到來的測驗將會很快結束。教授說過,他們可以帶任何他們想帶的書或筆記,要求隻有一個,就是他們不能在測驗的時候交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