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09-05-19 19:00—21:30
地點:美教樓18教室
錄音:羅仕明
整理:羅仕明
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需要我們去麵對,在任何現象和詞語之間都存在一個概念指涉的問題。概念指涉本身存在一個價值問題,語言學的轉向為什麼會成為現代藝術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方麵?其中最主要的一點就是對語言的重新研究,在先秦的時候,我們知道有一個叫名辯邏輯,就是中國的哲學家在探索這個詞語和現象之間的一種關係。其中一個著名的爭論就是“白馬非馬”,“白馬非馬”指涉了一個什麼樣的討論語境呢?所謂名辯,辯是辨證,不僅僅是辯論,辨證實際上就是要分清它所反映的症候,一個詞語的特征以及它背後所串聯出來的意義。所以我們可以看到“白馬非馬”這個概念裏的馬本身指的就是一個族群,而不是指個別的馬。就像人一樣,在人裏麵我們可以分男女、老幼等,但人這個概念所指涉的範圍是非常寬泛的。那麼一個兒童是否算一個人?所以在這裏就提出了一個概念。說這個白馬就不是馬,就意味著“個別的”不能指涉於“共同的”。
命名對於藝術來講有一個什麼樣的價值和意義?我們可以看到在遠古的時候,今天所有的器物都來源於遠古人的石器,其中有一種砍砸器。砍砸器的形狀大體比較尖銳,它們具有各種不同的功能。這個砍砸器的發展的第一步是選擇,選擇什麼呢?在眾多的石質的類器物裏麵,我選擇一個最適合我們功用的一個石塊,所以第一個我們稱之為是一種選擇。這是一個潛在的命名,還沒有成立。在這個選擇的過程之中,就有了一個自動篩選的方法,一個合適概念的東西就凸現出來了。再進一步,人們覺得稍做加工的話,這個器物就會變得更加好用,於是到了後來逐漸出現了這樣的東西,這樣一個工具和砍砸器之間經曆了一個概念和命名上的變化,於是人們通稱這種工具為“斧”。那麼我們可以看到,這個命名對我們藝術的認知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前提,如果我們一開始就討論藝術的話,我們沒有辦法搞清楚。那麼我們就從一個生活的器物裏來看待這個問題。從這個砍砸器到斧子的成型,我們可以發現作為一種砍砸用的器物,它構成了一個鏈條,一個意義的鏈條。意義鏈建成以後,以後各種各樣的斧子就有了可能,比如有在大小、功能上的區別。後人也正是在這個“斧子”的概念之下去製造不同的器物。從這個意義上來講,概念本身提示了一個非常重要的觀念,那麼古代的這個砍砸器和這個斧子之間是否存在一個高級形態和低級形態的變化?我們可以想象一下,這個問題很重要。在概念上是否有一個從低級到高級的進化的狀態?如果從器形本身的功用性上來講,可能它會變得更加的便利,有一種進化的可能性,但是從概念上來講,它並沒有發生任何的變化,隻不過是它的意義鏈得到了延伸,這個問題對我們理解藝術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前提,這是第一個線索。
第二個例子,古人在進入深山的時候,為了防止迷路,他可能會在沿途的樹上砍出一些痕跡,這樣他出來的時候就不至於迷路。後來到了沒有樹木的地方怎麼辦呢?他開始編織一些草環作為標記。那麼這種道路的引導和今天的交通管製以及交通規則之間是一種什麼樣的關係呢?我們可以想象一下。在道路的指示性方麵,我們可以說前後兩者之間沒有任何的改變,在概念上沒有任何的改變,改變的隻是它的不同的意義鏈。由此我們看到,古人為了防止迷路而做的這些在今天啟發了交通管製,車輛和人流必須在一定得通道內行進。在這個意義和概念的命名上,它指涉了一種非常有意思的現象,人類的所有的活動都是在這個概念的指涉下進行存在的。所以卡西爾說過:人是符號的動物,人是生活在各種不同的符號裏麵。但這句話也有它的片麵之處,一方麵雖然人生活在各種符號裏麵,另一方麵又生活在不同的意義裏麵,這是最重要的。這個意義的概念不是狹義的概念,呆會兒我們還要重新來分辨。我們通過這幾個例子可以想象一下,原始藝術和今天的藝術之間是一個什麼樣的關係?這個我們留到下麵再繼續討論。
下麵我們要麵對的問題就是藝術是什麼。關於藝術是什麼這個問題,我們可能要麵對另一個概念,也是另外一個難題——文化的問題。在上一節課的這個綱要上我們可以看到,我們談到一個現代藝術是什麼的問題。如果要討論現代藝術的話,我們必須要討論另一個概念,這是不可回避的,這就是文化的概念。現在世界上有一百七十多種關於文化的概念與定義以及對文化的描述,那我們要使用文化這個概念的時候,注定我們必須要對這個文化有我們自己的定義。文化是什麼?在我的思考中,我首先把文化當成是一種意識。文化首先是一種意識,但個體的意識不能構成文化。比如你個人有個什麼樣的想法,你說這是一種文化,肯定不能構成討論的語境,也不能構成一個問題。那麼文化是什麼呢?文化本身是一種集體意識,但是這種集體意識並不是榮格所說的集體無意識。如果我們進行更加確切地描述的話,文化是一種可以流傳、可以播灑的集體意識,可以在集體之間播灑的意識,這是文化的特點。如果我們把文化放置在這個意識得層麵上,一切討論我們都將從這個層麵來展開。意識意味著什麼呢?意是一種意念,識是一種辨識或是感受,中國古人講的一種受和識的關係,我們可以把它當成是一種感受力。如果說文化是一種感受力的話,那麼你把這種感受力傳達給別人,可以有不同的方式,這種不同的方式就注定了是文化的一種方式。如果我們用音樂傳達一種意識的話,那麼你就是一種音樂的文化方式。我們用畫麵來傳達的話,那就是一種視覺文化的傳達方式。在這個意義上來講,我們把藝術的概念做進一步的放大,就會發現這樣的一個方麵,就是說藝術本身是以文化的存在作為前提背景進行一種個體化的傳達形態。那麼這個裏麵是怎麼建立起一個特別的壁壘的呢?就是在不同的傳達方式裏麵,這個係統的構建是怎麼樣的?它對我們理解藝術來講,也是一個至關重要的前提性條件。所以我們說,現代藝術是什麼它本身這個追問意味著我們回到藝術之前,回到藝術原點上來思考問題。回到藝術原點上來思考問題的一個重要的便利之處,就在於我們能迅速的看清很多紛紜複雜的現象,並且能迅捷的進行判斷。所以我們先把藝術是什麼這個問題懸置起來,我們先不去麵對它,因為我們都知道藝術是什麼這個問題是非常難以麵對的。我們說什麼都可以是藝術,到了今天,人人都是藝術家,當一個隨便的行為或方式,我們都可以把它當成藝術的時候,我們要把這個問題做一個懸置。
那麼既然我們無法回答藝術是什麼,那我們來看待另一個問題,就是現代藝術發生的可能性。既然它不是一種什麼的話,那麼注定了它是一種發生。這個發生就帶來了我們和下麵一個問題的聯係,就是現代藝術和古典藝術的關係的問題。如果要能夠講清藝術的發生是什麼的時候,我們注定要找它的對手,要看與它敵對的一麵,這一麵是什麼呢?就是藝術本身它所包含的,和古典文化之間的關係。當我們不能回答藝術是什麼的時候,或者我們把古典藝術再加以懸置,來看待這樣的一個問題,就是藝術的起源問題。在藝術的發展過程中,有很多起源的理論,這個起源的理論對於我們回答下麵的幾個問題,包括和古典藝術的關係,包括它的發生,它的意義指向等有重要的意義。
下麵我們就請同學們來講一講你所認為或知道的關於藝術起源的理論。就是首先你認為藝術起源於什麼?然後對它進行基本的界定或陳述理由,我們來試著收集一下關於藝術起源的各種理論。
同學A:藝術是對生活的一種再現。
同學B:藝術起源於巫術,(為什麼會是巫術?)因為藝術品是當時巫術活動中的道具,我們在今天追認它們為藝術,並認定它們具有某種美學上的價值。
同學C:藝術起源於宗教,因為很多的藝術形式都來源於宗教。
同學D:我認為藝術起源於人類的意識。(為什麼是意識?動物沒有意識嗎?)因為人在思想層麵上不同於動物,所以在意識層麵比動物更高級。
同學E:我覺得藝術起源一種最原始的表達,表達的衝動。(他為什麼要表達?)因為人具有意識。
同學F:藝術起源於生活,我覺得前麵的觀點都可以包含在生活之中。(這個同學的說法把前麵的幾個一網打盡了)
同學G:藝術起源於自然。(自然給了人類壓力,於是他要表現,是這樣嗎?)是因為人對自然的不理解,所以要用藝術的方式去探索。
同學H:藝術源自一種對自然的純粹的模仿。(模仿和再現有什麼區別?)
同學I:我認為藝術起源於娛樂和遊戲。(是娛樂還是遊戲?還是娛樂的遊戲?為什麼呢?)應該都差不多吧,因為人在滿足了最基本的生存要求的時候,就想要做點有意義的事情,就產生了藝術。(藝術源於人類娛樂自己)
同學J:我讚同藝術起源的勞動說。
同學K:藝術起源於人類最早製造的一個石器,一個石頭。
好,到目前為止我們收集了關於藝術起源的十種說法,盡管這十種說法有相互模仿的嫌疑,但是我們能去作一下清理。第一個,起源於再現,再現和模仿之間有什麼樣的區別?好像是可以歸為一類的。然後第二個起源於巫術,那有的同學講巫術還是太小,應該用大一點的,是宗教。第三個呢,是意識,這和我們剛才談論的文化是有關係的。然後就是表達、生活、自然、娛樂遊戲,那麼最後還有石頭。
那麼通過這些梳理我們可以發現,對於起源來講,我們隻能有一個答案,或者說如果我們要尋找一個準確的答案的話,這個答案是具有唯一性的,相似性的答案不能證明是一種答案。比如一個問題有好幾種答案,那我們無法對這個問題進行討論。於是我們可以看到,藝術的起源的理論能不能說明藝術的起源這個事實,能不能說明?至少我們沒有辦法非常自信地說哪一個理論真正提示了藝術的起源。不僅僅是我們,包括目前來講所有的藝術哲學家對這個問題的討論都懸置在這麼一個層麵上,和我們的智力差不太多。於是後來一個中國的學者提出了一個非常有意思的理論,這個有意思之處在於它將上麵這十種理論一網打盡。我們看一下什麼人能提出如此狡猾的說法。
這種理論認為,藝術的起源和人類的起源同步,這就是藝術起源的同步說。我們現在來看這個理論是正確的還是錯誤的,或者說它能否成立?或者說這個理論本身能給我們帶來什麼?下麵我們還是請對這個問題有感覺的同學來發言。
同學A:我覺得這個說法能夠成立,因為藝術作為人類有意識的一種活動,應該說它蘊含在人類最早的活動之中,我覺得這個理論能解釋。但反過來我覺得如果從這個角度來說,任何人類的活動都是從人類的起源而來,這個理論就陷入了一種意義的反複之中。
同學B:我覺得首先人類的起源要確定人類,人成為人是因為語言的環境,形成了語言才有了人類,因此這個藝術和語言有著直接的關係。(張:你提示了一種新的說法,就是藝術可能起源於語言的表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