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對於我係的學術建設,直接關係到我係已有師資的研究方向和成果,這些都預示著我係的學術趨向。那張強老師作為我係的學術領導者,肯定會綜合其他老師的研究方向和成果,對美術學係有一個重新而明確的學科定位。對這些問題,張強老師是怎樣想的呢?張強:當然,學科定位實際上來自於學術建設,而學術建設又必然關係到已經形成的、教授自己的研究方向與具體成果,也隻有在這些邏輯基礎之上,才會自然地推導出一個合理的學術趨向。
A。學術成果美術學原理方麵:《美術形態學》、《書法文化學》等。當代美術研究方麵:《當代中國美術》、《與藝術對話》、《迷離錯置的影像——現代藝術在中國的文化視點》、《遊戲中破碎的方塊——後現代主義與當代書法》、《現代書法學綜論》等。中國繪畫學方麵:《中國畫論體係》、《中國繪畫美學》、《中國山水畫學》、《中國人物畫學》、《現代國畫形態》等。
B。研究生方向當代美術研究、當代視覺藝術研究、中國繪畫學研究、美術考古、美術批評、比較美術、西方美術史、視覺藝術策劃、流行文化與西南民俗。
C。學科特點有別於中央美院與中國美院的傳統與趨向,四川美術學院美術學的學科定位應當放置在廣義的“視覺人文體係”之上。它當然地具備以下特點:
a。開放性四川美術學院美術學的開放性在於以人類的視覺遺產和當代創作為研究對象,其體係的自閉性來自於研究對象的鎖定與研究方法的特定。在這裏,寬闊的學術視野與研究方法建立有著必然的邏輯關係。學術研究的風格特點的形成,建立在對於各種方法的經曆之上。它當然地是在中西美術的曆史與理論之上的開放,同時,是一種充滿了“曆史感”的開放。
b。時代性所謂的時代性則是美術學的研究目的,是構建當代性的學科體係,而這種學科體係的建立,應當直接與當代人文學科的整體進程有關。也就是說,與當代世界範圍內的哲學、文學、藝術研究的成果密切相關,應當提倡的是21世紀意義上的美術學學科。
c。文化性從目前四川美術學院美術學的已有成果和學科特點來看,形成具有文化學意義上的美術學,是其自然的趨向。同時,這個文化學不是一般意義上的“美術文化”——與美術相關聯的風俗民情,而是在文化哲學層麵上生成的方法論和體係結也就是說,以人類最本源的文化意識作為美術學產生的根源性指標,抵達一切人文學科的底層,從而在此基礎上進行係統性的建構。
d。統攝性建立在當代人文學科基礎上的美術學,也就自然在開放的基礎上,以文化哲學的方法論,從而也就自然地演繹出其統攝的力量。統攝在這裏所具有的含義是:
1.由於美術學是對各個學科的特征的穿越,因此,作為原理本身,它的有效性將是普遍性的。
2.美術學是建立在與其他人文學科的關聯之上,同時,又不是一般性學科的原理借用,因此,建立在互動於其他學科基礎上的美術學,也就具有了當然的特別的存在意義。3.由於美術學一方麵是建立在實踐經驗的基礎之上,同時,卻又是對個體經驗的共性抽繹,因此,它將可以對任何美術現象產生效應。
e。邏輯性於是,美術學的邏輯性也就成為鞏固其學科基礎的重要支柱。當然,新的美術學由於建立在一個更為可靠的文化哲學的基礎之上,因此,其邏輯的基點也將是在此基礎上的自然延伸和構建。有別於那種僵硬的學術規範和學術工業的僵硬,新的美術學的邏輯將對文化保持新穎銳利的感覺能力,注重在開放中,尋求其真實的文化關係。而不僅僅是形而上的概念串聯……
何林:四川美術學院美術學99級本科生、係學生會主席本文刊於“美術同盟”網站(2002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