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1章 經典的守護與先鋒著的思想(1 / 3)

——四川美術學院美術學係負責人、張強教授訪談錄(之二)

張強(以下簡稱張)/何林(以下簡稱何)

時間:2002年12月3日

地點:四川美術學院美術學係主任辦公室

形式:錄音

何:2002年,是我院教學質量很關鍵的一年,直接體現和反映了我院教與學的關係問題。前不久,我們係學生會學習部也進行了一次我係教學情況調查。張強老師是從這個學期一開始被聘請到我係任教的。這麼幾個月來,張老師也多少了解到學生在教學和係上建設的一些不同程度的反映,而且也經過自己的親身體驗和觀察,那張老師是如何看待我係教學等諸多方麵的問題的?作為我係的負責人,準備了怎樣的措施來解決這些問題呢?

張:算起來,從我到達四川美院的教學崗位上,也已經快一個學期了。作為一名普通的教師,我的確對於當前美術學係的課程設置、包括本科生的課程設置,感到不甚滿意。比如說現行的“階段性”教學方式,將史論課與實踐課等同起來,一門“中國美術史”的課程,隻有6周的時間,就可以結束,學生反映:剛開始有興趣,有了解的願望,這門課就結束了。

研究生的教學基本上流於師徒相授式的方式,導師與研究生的聯係,完全取決於導師的即興而為,並且沒有具體的學位課,沒有固定的選修課程以及相應的學分製度,沒有建立起公開的畢業論文開題報告製度。諸如此類,從同學們到院領導,以及一般的老師,大家都對此現狀反映強烈。但是,經過深入了解之後,我又覺得這種狀態的出現,或者說是在某個階段、某種狀態之下,的確也有它的必然性——或者說是不可避免性。一方麵,四川美術學院的其他所有係科由於其實際的操作性質,出現這樣的情況或許是曆史的慣性、或者說是技術品質的要求。

同時,因為美術學係在1998年才開始有了自己的專業,況且在專業的創立階段,一切都是白手起家,我的前任、也是我的老朋友島子先生(1996年在北京首都師大,我的第一個個人藝術展的學術主持)在這個過程中(1999—2002年),所耗費的心血有目共睹,不僅華發催生,而且罹患頑疾。同時,在島子老師離任後,人們過多地看到其教學投入的高成本,以及教學安排上的差強人意。但是,事情畢竟還有它的另一麵:延請國內一流學者與批評家來此短期任教,參與到本科生的實際教學中,這種舉動所帶來的效應已經在日見顯形:四川美術學院美術學係在成立的短短幾年中,所獲得高知名度,已經是一個最好的確證。要馬上改變徹底目前的情況,幾乎是不可能的。因為,這個學期一年級的課程已經結束了幾門。如果現在要拉長某些課,那麼,這些課要不要重新來過。重上這些課,馬上會帶來諸如課時費、教學大綱的修改、教學計劃的完成等等一係列的問題。當然,從長遠的角度來看,這種局麵的改變是必然的。但是,我想采取的是“軟著陸”的辦法,從2003級學生入學開始,我們將采納新修改的大綱和計劃,而這一切可能要到暑假才能夠徹底完成。對於目前已經進行著的年級和課程,會采取局部修改的方式,將一些課程盡可能地拉開,有一個時間的長度來保證這些內容的充分消化。

我想教學有它的規律所在,尤其是本科生的課程,“嚴格地選入”和“穩定地保持”是至關重要的。所以,能夠選入的本科主幹課程,必須是經典的對象。而一些邊沿的選修課,則可以采納一些前沿性的思想,作為學習的對象。研究生的課程改革準備采納這樣的建議,讓每位導師麵向全係開設至少一門學位課,然後逐漸過渡到以全院的研究生為對象開設課程。同時,在“中國校園先鋒網”上,公布每位導師的研究方向以及相應的成果、學術定位,可衍生的課題等等。每個月上傳一次研究生課程實錄精選,由研究生自己進行評選。何:目前,我們係要增設一個新的專業——視覺藝術文化策劃與管理,這個專業也已經得到了批複,而且在明年正式啟動。這無疑是開闊了我係的辦學思路。擴招這個專業,張強老師是出於什麼設想呢?現在,增設專業得到了批複,這一專業也必將麵臨著更多教學、建設方麵的挑戰,那張強老師是準備采取什麼策略迎接這些挑戰呢?

張:首先,我要說明的是,開設“視覺藝術文化策劃與管理”專業,不僅僅是我個人的意誌,它包含了全係老師的智慧與期待,尤其是王林教授。在我未來川美之前,他已經有過比較成熟的思考,當然,我個人對此無疑是大力支持,並且也投入了一定的精力,同時,這個專業的開設,也將是貫徹我們美術學係的學術理念——“麵向當代文化,構建視覺人文體係”的最直接的體現。在這裏,我想著重介紹一下這個“視覺文化策劃與管理”專業的具體內容和含義是什麼。“視覺文化”這個概念本身,包含了將視覺文化“化”的基本定位。所謂的文化“化”,是將“視覺藝術”放置在一個文化層麵上,進行邊界消融——或者更確切地說是向文化的域度進行還原的。如果說一般性的藝術史的文化立場,是還原於曆史的文化情境,來對失落的文化涵義進行重新鏈接。那麼,這個視覺藝術文化則是麵對當代變動的文化情境,進行“創製性”的把握與介入的——尤其是它的“介入性”:在介入的過程中使正在“發生的一切”,出現變動與位移的,或者說是“重新發生”。

還原於人類的基本意識——亦即文化的層麵之上,我們不僅可以獲得一個“新的心理”的起點,同時,也是開創於一個嶄新係統的前提所在。因為它將意味著我們可以擺脫過去所有的知識與原則的製約,而走向一個新的知識邏輯、意義網絡體係。策劃與管理的含義分別是:它們同時是對“概念”的認同。我們之所以在此提示一個概念,就在於真正的策劃不是針對簡單的事件的,而管理的含義也不是在行政意義上的。或者說是針對於“概念的策劃”,“概念的管理”。策劃的含義還將包括了對實施的方案化,在概念之下所進行的現象超越;而逾越了行政層麵上的管理,也就更多地是在“概念”層麵上的創製。

視覺藝術文化的策劃與管理專業課程包含了這樣的幾個方麵:

1.視覺文化的元理論:藝術文化管理學、當代藝術市場與策劃、現代博物館管理與策劃、藝術文化經濟學等

2.當代視覺文化策劃的實戰案例精選:聘請國內外的一流專家進行現場演講、視覺文化策劃案例分析與研究等

3.當代視覺文化的動勢:中國當代美術思潮研究、通俗與流行文化研究、後現代文化理論、美術批評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