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通過您的闡述我了解到對曆史恢複生機所包含的多向含義,那麼,對於現實的改變,是不是也不像僅僅操作一個事件那樣簡單呢?是不是應當從學科的構建上來進行設置的呢?答:的確如此。我想我們的辦學思路,既不能像將傳統的文化序列,當成是“本質主義”進行所謂的“終極考辯”,與當代文化之間處於隔絕的狀態;我們前麵提到的,諸如美國西北大學、德克薩斯大學等,把自己徹底地敞開,將“視覺藝術學”異化為一種“大眾傳播學”。
麵向當代文化的視覺人文真實的建構,應當是這樣的——不過在進入這個係統之前,我必須要甄別一個概念,這就是什麼是“視覺文化”和“視覺文化體係”。在當下有許多的學者已經意識到傳統意義上的“美術學”,已經顯露出它當然的局限性,要麵向當代文化,實際上就是將視覺“文化”化。但是,需要指出的是,視覺的“文化”化,絕不等於說是“視覺”加“文化”,更不是將所謂在社會學層麵上的“關懷情結”,在視覺載體中簡單地予以體現出來。更有的學者將視覺圖式、現象與文化的、社會的背景,進行粗略的拚接,於是稱之為是“視覺文化”。
同時,如果不是建立在高度理性形態中的審視,而是濫情地將社會曆史的情懷進行蔓延,就有可能陷入到一個廉價的人文陷阱之中。在這裏,“視覺文化”,實際上指稱的是一種概念和現象,是“穿越了文化的視覺”與視覺形式中包含了當代的文化感覺與理念,是對視覺所進行的文化觀照。在某種意義上,是一種理性的整合。對於我們而言,“視覺文化體係”則包含以下內容:
一、將過去意義上的美術品“視覺化”,即從“視覺性”的角度去進行當然的觀照。所有的美術品都具有當然的“可視感覺”,這樣以來,就會擺脫所謂的造型性、審美性和社會性的單一性觀照和審察。
二、在“可視感覺”為視野的觀照過程中,全方位的觀照將成為可能,自身開放性也將成為可能,這樣就會將更多層麵的文化感覺攜帶進來。三、作為體係的視覺人文,將具有嚴謹的邏輯性和框架特征。它是立足於作為美術學的轉型,而不是美術學的解構,因此,美術學的基礎邏輯,就不僅是一種心理的方位感,同時,也將是一種“視覺文化體係”邏輯的起點。四、進入當代文化的視野之中,視覺文化具體在操作層麵上,應當是以策劃和管理作為基本的線索和框架。在此基礎上,它無疑將麵對更為廣闊的視野,如在傳播文化層麵上的策劃與管理;在消費文化層麵的製造與營銷方麵的策劃與管理;在城市空間文化層麵上的策劃與管理……
問:如此以來,這樣不就成為一個文化商人的培養模式,或者是陷入一個商業文化體係的陷阱之中呢?“視覺人文體係”的含義從何層麵上進行激發呢?
答:其實,這正是我進一步所闡述的問題之關鍵所在:與一般性的商業文化操作所不同的是,我們的視覺文化策劃與管理,是建立在一個相關的基礎之上,這就是所謂的我們在前麵所提到的、是在“概念”層麵上的策劃與管理。同時,在學科建設的思路上,我想做出進一步的闡釋。什麼是“概念”呢?任何的事物在文化層麵上的存在,都是一種現象以及現象的被指涉。這就是一個命名的過程。
將各類現象進行不同程度的歸納與表述,就是一個“指涉”、同時也包含了“命名”,所以說,從概念層麵上的“策劃”和“管理”,而在視覺文化層麵上的“概念”,首先是有關視覺文化命題的意義邏輯網絡的構建,在此基礎上所進行的命名與指涉。無疑一方麵包含了對更為具體現象的收容;另一方麵,則是對於這些現象所進行的概念提升與邏輯轉換。應當說,真正意義上的“視覺文化策劃與管理”,首先是在“形而上”基礎上的建設,是一個獨立而自足的係統,於是,作用並補充於我們的“視覺文化體係”;其次,才會有可能對於各種具體現象發生效用。諸如它可以具體到屬於視覺文化之一的城市空間,如地產的建設與開發,從作為視覺文化概念上進行文化心理的秩序歸納,從而進入營銷的定位,也就自然地逾越了作為一般意義上的居住功能,而成為對一種文化概念的消費;作為流行文化,甚至可以更為具體到如作為視覺文化係統的之一的服裝,也就不是一般意義上的著裝功能,而是對於某種文化概念的體認;作為視覺文化係統中的傳播門類,也就不再隻是技術的程序,而是對於明確“概念”的實踐。在這個意義上,實際上我們有關的“視覺文化體係”,其前提是經過我們的批判意識過濾與清理了的“文化”概念;同時,還將麵對以往的美術概念層次上的曆史形態,也就是在保留以往所設置的美術概念、含義統攝與情境規定時的係列狀態基礎上進行新的整合。
於是,人文意識成為對於古典形態把握的一個基本的臨界點,是一個現代感覺假定其體係的一個方式,是將審美進一步從人類自覺意識中所不斷提升的過程,同時,它的內部係統已經造成了含義重疊的多向構成層麵;而文化意識則成為麵對動態現象做出概念框定與邏輯指認過程中的核心線索。當然,視覺文化由於麵對當代的開放,無疑會麵對更多的危險,如商業文化如何從中所進行剖離;或者說,如何在當代社會文化的穿行中,不至於迷失方位。所有的這一切都是新的課題,不僅僅要對已有的現象給出概念與含義;同時,還要不斷地給出概念於現象……何林:四川美術學院美術學99級本科生、係學生會主席本文刊於四川美術學院美術學係係報《視覺文化學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