溝通無處不在(2 / 3)

打電話

其他工作

所有這些事務都包含了某種形式的溝通,你很可能花費了大量時間來從事這些工作。然而你的職位並不重要。不管是團隊領袖、監管人員、經理人、董事長、業主,還是其他人物,隻要你從事的是管理工作,在你的工作中,溝通總是很重要、很關鍵的一個部分。

在你所管理的領域中,對於所要完成的目標做出決策之後,你應該向員工和部下發出指令,並訓練他們為達成的期望值而努力。接下來你就可以對事態的發展進行監測,對成績和出現的問題做出相關報告。

在每一個階段,你都得溝通。你要與老板、員工和部下、與其他部門溝通。你可以與組織以外的實體進行協調,這些實體包括供應商、法律人士、政府和公共部門。在每一階段,你都會麵臨這種挑戰。你要為達成目標負責,但你卻不能親自實現它。這些成果是由其他人來直接完成的(除非你兼任經理和員工和部下,在幹活的同時又充當監督者)。

人際交往的重要性

常言道,凡事成功,均有賴於“天時、地利與人和”。“人和”講的就是良好的人際關係。影響一個人成功的因素有很多,但是有一條令人茅塞頓開、具有戰略意義的成功定律,它能令你頓悟真正的“重中之重”。這就是:你的事業生涯就是人際關係的生涯。

你的人際關係是你成功的主要因素,人際關係的質量至關重要。不論你從事哪一行,也不管你有多麼大的能力和影響力,你都不可能在“真空”中工作。你始終與其他人聯係在一起。在你追求成功的道路上,他們將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你能走多遠,決定你在何種環境下工作,決定你心情的愉悅程度。你的天賦、你的業務能力、專業知識和你的熱情就算再超群出眾,如若缺乏和諧適當的人際關係,你也難有機會真正成功。

假若你在不利的環境中孤軍奮戰,不得不一再同他人的阻撓相對抗,工作對於你就不會是一種享受;如果你得不到同伴的信任和支持,如果沒有人給予你足夠的關照配合,不給你充足的時間和必要的條件,你恐怕也隻能在宏偉計劃中完成那微不足道的一小部分。而如果你在競爭中處於有利的地位,如果客戶或合作夥伴們向你敞開懷抱,如果你置身一個熱情高漲、團結緊密的團隊,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工作,情形就完全不同了。隻有在這種環境中,你才能充分發揮你的能力和潛力,取得真正意義上的成功。

如何求得“人和”?怎樣營造良好的人際關係?靠的就是有效的人際溝通。最近,美國的一所大學在研究諸多成功管理者的案例時發現,一個人的“智慧”、“專門技術”和“經驗”,隻占成功因素的15%,其餘85%則取決於由有效的人際溝通所營造的良好的人際關係。這表明,許多優秀的管理者,同時也是溝通高手。事實上,在企業的每一個人都處在一種錯綜複雜的人際關係網中,彼此之間或者是同事關係,或者是上下級關係,要使企業高效有序地運做,相互之間的有效溝通是良好的潤滑劑。從一些企業衰敗的案例中我們不難發現,企業中各層次管理者缺乏有效溝通意識和基本的人際溝通技能是一個重要的誘因。因此,如果管理者能夠認識到人際溝通對企業管理和企業發展的重要性,同時又能清楚地認識到自己在人際溝通方麵的不足,並能有意識地通過學習和訓練來掌握有效的溝通技巧,就一定會改善和提高管理效率。

什麼是有效溝通

溝通的能力對於管理人員來說,是比技能更重要的能力。但是如果認為隻要通過組織渠道將更多的信息灌輸下去,你與下級的關係問題就會迎刃而解,那就太天真了。我們的確在領導層見到過這種天真。一些人認為隻要將公司的問題告訴員工和部下,隻要將具體事實告訴他們,他們就會理解,那是不現實的。你可能忽視了你的下級的實際想法或困難,你的指令、報告、演講可能是對牛彈琴,換句話說,是無效溝通。

所謂有效的溝通,是通過聽、說、讀、寫等思維的載體,通過演講、會見、對話、討論、信件等方式準確、恰當地表達出來,以促使對方接受。溝通的對方無法理解或者因為種種原因不肯接受,這種溝通就是無效的,也可以說是溝而不通。

有效的溝通必須具備信任。要取得信任,你必須創造一種環境,使得員工和部下們能夠真正的與你溝通,你必須真誠地傾聽他們的意見,並隨後采取相宜的行動。因此,在進行溝通時,你可以從另一頭開始。你讓部下與你交談,鼓勵大家就各種感興趣的事提出問題而不惜對此花費時間。行動勝似語言。你可采取你喜歡的所有溝通方式,但如果沒有相應的行動,那就誰也不會相信。

在溝通問題上,優秀經理從不說他不相信的事,也不會言不由衷。除非他真的相信,他決不會說:“如果我們不能將成本削減10%,公司將會破產。”他的一言一行都令人確信不疑,這就是為什麼他的部下相信和信任他。不僅如此,當他們與他交流時,他們知道他確實在傾聽,並會隨後付之以適當的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