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5章 快樂是一種選擇(2)(2 / 3)

經過兩年的努力,格利雅不但補上了荒廢了的學業,而且作為插班生考入了裏昂大學化學係。在大學裏,他如同重生一般,變得異常勤奮,而且常有精辟的見解。在名師指導下,他於1901年完成了金屬鎂有機化合物製備論文,獲得裏昂大學博士學位。

後來,他發明的格氏試劑,成為對有機化學研究領域影響深遠的發明。為此,瑞典科學院於1912年授予格利雅諾貝爾化學獎。從格利雅受到那位小姐的冷落到他獲得諾貝爾化學獎,中間經過了整整二十年。當家鄉父老知道他獲得諾貝爾獎時,還專門召開大會慶祝這位昔日不學無術的紈絝子弟在短短八年時間內成為出類拔萃的博士。在慶祝大會上,格利雅熱淚盈眶地表示:“過去的紈絝子弟格利雅已經死了,今天的格利雅要更加奮發,取得更大的成就來報答家鄉父老對我的期望。”

有時候改變有如一次新生,一個人不願改變自己,往往是舍不得放棄目前的安逸和已經習慣了的舒適。這樣做的後果就是我們會變得越來越懶惰,越來越不想去奮鬥。安逸更會讓你慢慢失去改變的警惕性,當你遭遇“晴天霹靂”的時候,你才會發覺不改變是不行的,而此時你已經失去了很多寶貴的機會。所以,聰明人從不需要“晴天霹靂”式的警告,他們自己總會主動打破現有的安逸假象,改變自己,迎接好的開始。

當然,改變自己並不是要你完全放棄自我,而是在堅持自我的同時,改掉那些錯誤和不足,改變心態並進一步弘揚自己的優點和長處,才能實現自己的進步、完善、成長和成熟;隻有隨時自省、激勵自己,努力揚長避短、發揮自己的潛能,才能在與人相對而坐時,具備一種強烈吸引對方的魅力。所以,你永遠不要拒絕改變自己。

一個小夥在街上閑逛時,看到一間小服裝店人很多,便不由自主地走了進去。店主是個年輕的女孩,熱情地招呼他:“您想要什麼款式的?看看有沒有合適的。”

小夥隨便看著,看中了一條牛仔褲,試穿後,感覺與自己想象的不一樣,不是很滿意。女孩將衣服收好,又拿出另外一件讓他試。其間,不斷地有人在試穿衣服,女孩總是微笑著將弄亂的衣服重新整理好。小夥幾乎試遍了那間小店他認為是合適的衣服,卻總是有這樣那樣的問題讓他不是很滿意。最後,他一件衣服也沒有買。離開時,小夥自己都感覺很不好意思,女孩說:“沒關係的,不合適的,當然不能買啊,花了錢就是要買到滿意的。這樣吧,如果不介意,留下你的電話,我進貨的時候找找有沒有你喜歡的那種衣服,給你帶一件。”

小夥沒有在意,隨手寫下了自己的電話號碼,之後,他很快也就忘了這件事。突然有一天,他看到手機上一個陌生的號碼,一個年輕女孩的聲音,問他是不是還需要那樣的一件衣服,她幫他帶了一件,看是不是他需要的那件,如果方便可以到店裏來看看,如果沒時間,她就給快遞過去。

小夥看到那件衣服時,非常高興,這正是他在雜誌上看到過的,自己想要的那種!此後,他們成了好朋友。小夥常常讓女孩幫忙帶衣服給他,他對朋友們戲稱他有了個“禦用”的買衣服的人。在大家都認為生意難做,錢不好賺的時候,這個女孩的小店,卻總是顧客盈門。

相處時間久了,小夥很奇怪女孩為什麼能做到總是笑臉迎客,總是那麼開朗積極,她是怎麼做到的呢?自己為什麼做不到呢?

女孩說,以前,她也常常抱怨生活的不如意、工作的辛苦。是她的一位老師讓她對自己做出了改變。一次,她到老師家去請教問題。到老師家的時候,老師正在吃晚飯,晚飯很簡單,清炒胡蘿卜、溜肝尖兒、一小碟泡菜、濃香的粥。老師的家也收拾得一塵不染。老師看到她來了就熱情地招呼她一起吃飯。邊吃邊聊的過程中,女孩說到了自己不開心的事,老師一直微笑傾聽。老師說,你相信什麼就會得到什麼,如果你快樂就會得到快樂,如果你覺得自己不幸,真的就會遇到不幸的事。因此,人要快樂,就要改變自己。

女孩說,那一刻,她忽然感受到了到了生活,她回到自己住的地方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小屋打掃幹淨。然後,嚐試著給自己做出可口的飯菜,並且下定決心善待她遇到的每個人,每件事。

從現在開始,改變自己,不要嫌晚。知道了自己要改變的地方,就堅決去改變。如果現在就開始改變自己,你會發現你正在改變世界,世界也變得更加明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