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總是回頭看後麵的陰影,因為你正奔向陽光;如果你看到的是前麵的陰影,別怕!那是因為你後麵有陽光。
負麵情緒不過是生命能量的自然流動
凡是你抗拒的,都會持續。因為當你抗拒某件事情或是某種情緒時,你會聚焦在那情緒或事件上,這樣就賦予了它更多的能量,它就變得更強大了。這些負麵的情緒就像黑暗一樣,你驅不走它們。唯一可以做的,就是帶進光來。光出現了,黑暗就消融了,這是千古不變的定律。喜悅是消融負麵情緒最好的光。
蘇格拉底是單身漢的時候,和幾個朋友一起,住在一間隻有七八平方米的房間裏,他一天到晚總是樂嗬嗬的。
有人問他:“那麼多人擠在一起,連轉個身都困難,有什麼可樂的?”
蘇格拉底說:“朋友們在一塊兒,隨時都可以交換思想,交流感情,這難道不是很值得高興的事兒嗎?”
過了一段日子,朋友們一個個成家了,先後搬了出去。屋子裏隻剩下了蘇格拉底一個人,每天,他仍然很快活。
那人又問:“你一個人孤孤單單,有什麼好高興的?”
蘇格拉底說:“我有很多書啊,一本書就是一個老師。和這麼多老師在一起,時時刻刻都可以向它們請教,這怎不令人高興呢!”
幾年後,蘇格拉底也成了家,搬進了一座大樓裏。這座大樓有七層,他的家在最底層。底層在這座樓裏是最差的,不安靜,不安全,也不衛生,上麵老是往下麵潑汙水,丟死老鼠、破鞋子、臭襪子和雜七亂八的髒東西,那人見他還是一副喜氣洋洋的樣子,好奇地問:“你住這樣的房間,也感到高興嗎?”
“是呀!”蘇格拉底說,“你不知道住一樓有多少妙處嗬!比如,進門就是家,不用爬很高的樓梯;搬東西方便,不必花很大的勁兒;朋友來訪容易,用不著一層樓一層樓地去叩問……特別讓我滿意的是,可以在空地上養一叢叢花,種一畦畦菜,這些樂趣呀,沒法兒說!”
過了一年,蘇格拉底把一層的房間讓給了一位朋友,這位朋友家有一個偏癱的老人,上下樓很不方便。他搬到了樓房的最高層——第七層,每天,他仍是快快活活的。
那人揶揄地問:“先生,住七層樓也有許多好處吧!”
蘇格拉底說:“是啊,好處多著哩!僅舉幾例吧,每天上下幾次,這是很好的鍛煉機會,有利於身體健康;光線好,看書寫文章不傷眼睛;沒有人在頭頂幹擾,白天黑夜都非常安靜。”
後來,那人遇到蘇格拉底的學生柏拉圖,他問:“你的老師總是那麼快快樂樂,可我卻感到,他每次所處的環境並不那麼好呀?”
柏拉圖說:“決定一個人心情的,不在於所處的環境,而在於他的情緒。”
我們無法左右環境,但我們能主導情緒。情緒的好壞在於我們如何看待環境,當我們看到的都是好處,都是美麗,情緒自然就好,反之則不快。
何必為痛苦的悔恨而失去現在的心情,何必為莫名的憂慮而惶惶不可終日。過去的已經一去不複返了,再怎麼悔恨也是無濟於事。未來的還是可望而不可及,再怎麼憂慮也是會空悲傷的。今天心,今日事和現在人,卻是實實在在的,也是感覺美好的。當然,過去的經驗要總結,未來的風險要預防,這才是智慧的。
偶爾的抱怨發泄一下,也是十分必要的,但是無休止的抱怨隻會增添煩惱,隻能向別人顯示自己的無能,抱怨是一種致命的消極心態,一旦自己的抱怨成為惡習那麼人生就會暗無天日,不僅自己好心境全無,而且別人跟著也倒黴。抱怨沒有好處,樂觀才是最重要的。
我們常常無法去改變別人的看法,能改變的恰恰隻有我們自己。壞的生活不在於別人的罪惡,而在於我們的心情變得惡劣。讓生活變好的金鑰匙不在別人手裏,放棄我們的怨恨和歎息,美好生活就垂手可得。我們主觀上本想好好生活,可是客觀上卻沒有好的生活,其原因是總想等待別人來改善生活,不要指望改變別人,自己做生活的主人。
人生是如此的短暫,哪人心思去浪費呢?有智慧的哲人曾經說過:大街上有人罵我,我是連頭也不回的,根本不想知道這個無聊之人!我們既不要去傷害人家,也不要被別人的批評左右,還是按照自己的願望,先踏踏實實學好本領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