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9章 換個角度,原來生活是如此美好(1)(3 / 3)

那位推銷商後來的成功雖然是他通過自己的一番努力而獲得來的,然而前提是將心比心這種巨大的力量幫助他找回了失去的自尊及自信!

換個位置思考問題,是一種修養,一種品格,是一種對對方的不俯不仰,不卑不亢的平等相待。“金無足赤,人無完人”,在這個世界上沒有哪個人是十全十美的,我們沒有理由以高山仰止的目光去審視別人,也沒有資格用不屑一顧的神情去嘲笑別人。如果一個人在某些方麵不如你自己,我們不能用傲慢與不敬去傷害別人的自尊,假如自己在某些方麵不如他人,我們也不必以自卑或嫉妒去代替理應有的自信。我們要做的是用一顆平等的心態、平常的心情、平靜的心境,去麵對生活中的或者是事業中的強者和弱者。

有位年老的太太想要到一個商店購物,在進店門的時候,走在她前頭的一位婦女推開店門等老太太進去後才關上。老太太舒眉一笑說:“謝謝”。婦女也微笑著說:“不用客氣,我的母親和您的年紀差不多,希望有天也同樣有人可以為她開門。”

之後,這位年老的太太因為有了病住進了醫院,需要抽血化驗。給她抽血的那位護士已經在她的手臂上紮了幾次,但是最後還是沒有成功。她看見護士額頭上滿是汗水,就微笑著說:“沒關係,小妹妹,你不要張,再紮一次,慢慢來。”那位護士在她的鼓勵下最終成功了。護士對她說:“阿姨,謝謝您,這是我第一次給病人紮針,謝謝你的鼓勵以及寬容。”她回答說:“不用客氣。我的女兒也是學醫術的,希望她在第一次給別人紮針的時候也會有人這樣對待她。”

美國大文豪愛默生,有次,準備把一頭小牛趕進牛棚裏去。小牛很不聽話,一直都不肯進牛棚。他叫他的兒子在前麵拉,他自己在後麵推,可是那頭小牛還是亂蹦亂跳。愛默生父子倆怎麼拉,怎麼推,都沒有把小牛弄進牛棚裏去。

後來有一位鄉下的女孩看到了,於是就走過去,她懂得小牛的脾氣,先找了一把嫩草喂牠,之後把自己的手指頭放在小牛嘴中,讓小牛像吃奶一般吮著她的手指頭。之後小牛就馬上很聽從她的知就走進牛棚裏去了。

愛默生為了這件事感到非常的慚愧。他認為空寫了一輩子文章,對付一條小牛還不如一個鄉下女孩子。讓他清楚了一件事情:他忘了替小牛著想,但是那個鄉下女孩子,就知道替小牛著想。

古人雲:不臨深溪,不知溪之深;不登高山,不知山之高。但是因為客觀條件限製,什麼事情我們都不可能一個個去經曆和體驗,假如可以掉換一下位置,多為別人想想,這對於化解矛盾、尋求共識、增進了解大有益處。多一些“換位”思考,不知不覺中,你就會升華你自己的人格。

美麗新世界

假如,你的家人因為生活不易或工作挫折,動輒因為一些小事和你吵架;假如你出門購物,遇到剛剛上崗的收銀員慌裏慌張又手忙腳亂地多收了你的錢;假如你著急上班,遇到前麵一輛車的司機車開得笨手笨腳還總是占著快車道,你是不是都會火大?因為從你的角度看他們都是不懂得理智地對待自己不良情緒和不稱職的人,遇到這些事情,你會怎麼做呢?

假設場景一:你和家人對吵,你們從今天晚上的一點小事一直吵到當年結婚時的婚宴多麼讓自己失望,陳芝麻爛穀子的不如意,漂浮在你們中間,對雙方的挑剔抱怨的話象冬天的西北風不斷傷害著雙方的感情,家裏象個戰場;你不耐煩地看著這個“新人”在那裏掃條碼,你的不耐煩和不滿意明顯地被他感知到了,他可能愈發慌亂,最後收錯了錢,再被你言語指責,可能和你對吵也可能自己鬱悶態度惡劣地服務下一位顧客去了;你不斷在後麵摁你的車喇叭,想把前麵擋路的車趕出你的車道,摁喇叭不行,晃大燈,“他可真是遲鈍啊!”車裏的你又急又氣,罵罵咧咧,結果前麵這位司機被你的行為搞毛了,突然一腳急刹車,你的車和他的車接吻了,今天的你徹底遲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