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2章 有一種幸福叫安靜(1)(2 / 3)

一花一天堂,一葉一世界。一樹一菩提,一土一如來。一方一淨土,一笑一塵緣。一念一清靜,心似蓮花開。南無阿彌陀佛……一曲《心似蓮花開》的梵唱,清淨了求佛者的心靈。雖然我們不能達到佛家悟禪的境界,但是那一聲聲淡然的聲音,卻如蓮花的清香,給我們浮躁的心以洗滌。

世界從來不會對一個心靜的人喧囂,也不會對一個心靜的人沉默。當浮華褪盡,當喧囂歸寂,我們便能夠清晰地聽見生活的那一抹悠揚。一個人如果保持寧靜的心,就不會輕易被外物所幹擾,能夠用心去感知一切的存在,就可以看見秋日裏風過的留痕,聽見星空下靜夜的私語,正如“竹影掃階塵不動,月穿潭水了無痕。”

平淡是真、寧靜是福

一杯茶總有色淡味薄之時,一塊炭總有焰滅成灰之時,一席宴總有酒盡人散之時,人生如茶如炭如宴,總有歸於平淡之日。

平淡是什麼,是心靜如水,平淡是人生的一道風景,平僻靜靜,平淡是一種境界,能夠安靜下來,平淡是一種狀態,平淡是一種心情。生活本身就是乏味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有的人為了名利、金錢、地位,忙得身心疲憊,正是有了這樣的紛擾,生活才會五彩繽紛,然而,平平淡淡才是真,誇姣和歡愉在平淡中,平淡才是生活中最誇姣的時刻。平淡是一份真誠,平淡是一份深沉,平淡是一份寧靜,平淡是人生彙總難得的好時光,平淡是一種境界。擁有了平淡,就擁有了一份從容,擁有了一份平淡,就擁有了坦然和寧靜,擁有領導平淡,就有了一種超脫和大度,平淡讓我們的心情沉靜下來,平淡讓我們沉澱,平淡讓我們思。平淡是人生最好的朋友,平淡是超然的,平淡是耐人尋味的,平淡是雨過天晴後的彩虹,平淡是靜謐大自然的鳥聲,平淡是海浪後的僻靜,平淡是風吹過後的陽光。

清晨,當第一縷陽光透過玻璃窗照進屋子,體會清新的歡愉。傍晚,當夜幕下的夕陽灑進窗戶,沉靜在午夜的愜意中,感受僻靜如水的心情。大自然中,滿是綠色的樹林,透過枝頭照射下來的陽光,斑斑點點,這份僻靜是如此美麗。

縷縷茶香,絲絲和風。這就也許是平淡生活的一種。但是人們對物質生活的追求已不容許這種平淡生活的出現,對錢的欲望,對職位的追逐,對一切的渴望占據了人的心。於是不滿出現了,貫穿於人的一生。當有些人明白自己累時,卻已墜入暮年。抱著回憶,方覺身上早已傷痕累累。

莊周的逍遙無為看似與我們的生活格格不入;他的思想,他的主張更是不為這個社會所認可。但是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莊周很幸福。莊周沒有我們這麼多不滿,更沒有我們這麼多貪婪,所以他很幸福。

蘇軾本應該內心充滿仇恨、不滿,可他卻選擇將不滿、仇恨化作獵獵秋風。滾滾江水消失在時間盡頭。他有的隻是一份曠達的心態。試想,這樣的人不來詮釋幸福,誰來呢?

我們可以選擇恨,也可以選擇愛;我們可以選擇疼痛,當然也可以選擇快樂。在乎的僅僅是你的心態。

人生來就充滿矛盾,希望過不平凡的生活,卻常常不快樂。快樂是一種感覺,疼痛又是另一種感覺,它們都產生於肉體,遊走於感覺,寄宿在記憶末梢。

快樂的日子總是短暫的,因為常常有很多事讓人感到不滿。也許我們做不到莊周,蘇軾那樣,但至少安安靜靜,平平淡淡會讓你的內心少一點疼痛。

人生道路有直有曲,事業的路上有失敗也有成功,用一種平和的心態來麵對,會發現,溫暖的陽光下是平淡的寧靜,清爽的風兒裏是靜思。當你不再十分在意你的外表時,慢慢沉澱,慢慢積累,平淡中是真實的自己。當你不再十分在意金錢和名利的時候,開始珍惜生命,開始享受生活,那是平淡後的成熟。當你學會把奉獻和放棄作為一種獲得時,歡愉隨之而來。懂得知足,知道感恩,便會心靜如水。平靜做人,平靜處事,心靜如水,平淡是真。

他們曾是機關幹部,兒女都已成家立業,退休後仍單獨住在老小區裏。早晨,他們一起去公園鍛煉,男的打太極拳,女的跳韻律操;晚飯後,他們一起在馬路上散步,手牽著手,偶爾說幾句話,過馬路時總是牽著手。有時,在黃昏時看見他們在院子裏,男的同其他老人在下棋,女的或帶著小孫子在玩或與鄰居嘮嗑。從和他們的交談中知道,他們在生活中各司其職,男的管采購,燒菜做飯;女的管打掃衛生,洗洗涮涮。家務之外,各有各的天地,男的喜歡看書、寫文章、上網寫博客;女的喜歡看電視、串串門,每周兩天下午參加社區合唱團活動。汶川地震發生後,我在小區的公告欄上看到了他們捐款和交特殊黨費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