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章 靈活應對人生的難題(1 / 1)

現實生活中,不管處理任何事情,都要靈活應變。此招不行,趕快換招,否則,即使你用盡了力氣,恐怕也難達到目的。

琳達生活在一個比較富裕的家庭。由於是家裏最小的孩子。父母和哥哥們對琳達都特別寵愛,她養成了一種自以為是的習慣,認為一切都是理所當然的,不管什麼事,都習慣用命令或大叫的方式來表達。

家人和親戚都是言聽計從,可琳達在跟社區其他孩子相處時卻處到惹麻煩。她看到他們一群人玩著一個足球,不時興奮地吆喝著。琳達按捺不住了,飛快地跑過去,用她最平常的語氣喊道:“喂,把球給我玩。 ”

似乎他們誰都沒聽到,仍然你一腳、我一腳地踢著。琳達有些不耐煩了,跺跺腳,衝進他們的隊伍去搶球。看到琳達過來,那控球的男孩一腳把球踢了出去,另一個男孩接住了。琳達又向接球的男孩跑去,快到時,那男孩又一腳踢給了別人。周圍的男孩也配合著大笑起來。琳達終於發現他們是故意捉弄她,於是十分生氣,更加賣力地跑起來,想要把球奪過來。過了不久,琳達明智地停住了。她一個人確實跑不過他們一群人,再跑下去,也隻是充當被捉弄的對象而已。琳達一抹頭上的汗珠,邊罵邊向家走去。這時她發現旁邊的長椅上坐著一位老人,正笑嗬嗬地望著琳達。他一定也看到了剛才的一幕,正嘲笑自己呢。琳達更生氣,為挽回麵子,大步向他走去。“喂,老頭,你笑什麼?”琳達盛氣淩人地問他。“琳達,我可以教你怎樣將球奪過來。 ”老人用誇張的表情回答:“不過你得先心平氣和地坐下來聽我講故事。”琳達咕嚕了兩句,一屁股坐在了老人旁邊,看著他,講開了。“風先說:我們來比試比試吧。看到那個穿大衣的老頭了嗎?誰讓他更快地脫掉大衣,誰就最強大。我先來。“於是太陽躲在了一邊,風朝著那老人呼呼地吹起來。風越吹越大,最後大到像一場颶風。可老人隨著風的變大,反而把大衣裹得更緊了。“風放棄了,他漸漸停了下來。這時,太陽出來了。他用溫暖的微笑照在老人身上,不久,老人覺得熱了,他脫掉了大衣。“太陽對風說道:看到了吧,溫暖和友善比暴力和粗魯要強大得多。”講完故事,老人又笑了起來。他摸著琳達的頭說:“去跟那群孩子道歉。用另一種方式,就會得到你想要的。”琳達向老人鞠了一躬,離開了。當然,最後她順利地加入了玩足球的行列。可老人給她講的故事卻遠比那天的玩耍更深刻。人不可無剛,無剛則不能自立,不能自立則不能自強,不能自強也就不能成功;人也不可無柔,無柔則不親和,不親和就會陷入孤立,四麵楚歌,自我封閉,而拒人於千裏之外。

自覺、靈活地運用更多的方式,去打開人的心頭之鎖。勸說的一個重要方式是談心交心。談心,猶如彈撥人的心弦,彈撥的方式得當,則成一首妙曲。頓生親和感;彈撥不當,便成噪音,隻能使人心煩。

人活在世上,就要講究靈活。比如,麵粉放上水揉一下,然後一捏,麵粉很容易散開,但是你繼續揉,揉過千遍萬遍以後,它就再也不會散開了,這是因為它有了韌性。人進入社會的過程就如同一團散沙般的麵粉,被社會不斷的搓揉,最後變成有韌性的麵團的過程。蹂躪、折磨、壓迫,這都是對人的考驗,你必須靈活應對,此招不行,趕快換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