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一個星期五,我們接到布魯克林的一起火警報告後迅速趕到了現場--一座熊熊燃燒的停車場。我在穿戴消防裝備時隱約聽到幾聲貓叫,但是我沒有時間也不可能靠近,我決定等火勢控製住了再過去查看。

停車場的火勢異常凶猛,除了我們還有其他消防部門也加入了戰鬥。

報告說建築物裏的所有人都已經安全撤離。但願如此--整個停車場濃煙滾滾,新的火苗不斷地從各個角落竄出來,想衝進現場救人是不可能的。即使有人困在火裏,任何營救的努力也是徒勞。最後,經過無數消防隊員近一個小時的奮力撲救,漫天的火勢總算被控製住了。

我終於騰出空去尋找那幾隻可憐的貓咪,從我站的地方仍然可以聽到它們的叫聲。燒毀的建築物冒著滾滾的濃煙,一陣陣熱浪撲麵而來。我的眼睛基本看不清什麼,但我隨著“喵喵”的叫聲找到了人行道邊大約離停車場五步遠的地方。

在那裏,三隻嚇壞了的小貓正緊緊地擠在一起,不停地叫著。之後我又發現另外兩隻,一隻在人行道中間,一隻在道的另一邊。它們肯定是從火場裏出來的,因為它們的毛都或輕或重地被火烤焦了。好心的同伴為它們找來一個紙盒兒,我把盛著小貓的紙盒抱到一個安全的位置,開始尋找貓媽媽。

很顯然,貓媽媽衝進了停車場,從火場裏一個個地把小貓救了出來。一連五次返身衝進肆虐的大火、滾滾的濃煙中--即使對於我這個經過特種訓練的消防隊員,這也是無法想象的,更何況是天生怕火的動物。貓媽媽試圖把寶寶們帶到人行道另一邊的安全地帶,但是她沒有完成心願,她現在在哪兒?怎麼樣了?

有人說好像在停車場邊的空地上看見一隻貓,那裏離我找到最後一隻小貓的位置很近。不錯,她的確在那兒,躺在地上,無力地嗚嗚叫著。她的眼睛由於燒傷根本睜不開,四肢被燒得發黑,全身的毛都被燒焦了。透過燒糊的絨毛我甚至可以看到她深紅色的皮肉。她已經累得不能動了,估計她不是家貓,不習慣同人接近。我盡量輕輕地靠近,溫和地對她說著話。當我把她抱起來時,她疼得叫了一聲但並沒有反抗。可憐的家夥渾身散發著皮肉燒焦的臭味,她精疲力竭地看了我一眼,然後信任地在我的懷裏躺下來。

我把她抱回放小貓的地方,這隻失明的貓媽媽在盒子裏焦急地巡視了一圈,用鼻子碰了碰每隻貓寶寶,一個接一個,直到確定它們都在,都安全,這才放心地躺下了。

看著這一幕,我的喉嚨發緊,目光模糊了。我決心盡力救護這隻勇敢的貓媽媽和她的全家。

六隻貓咪顯然需要立即治療。我想起長島的千家動物救護中心。十一年前我曾經把一隻嚴重燒傷的牧羊犬送到他們醫院。我給救護中心打電話,告訴他們一隻燒傷的貓媽媽和她的小貓急需治療。然後仍然穿著煙熏火燎的消防服,開著卡車以最快的速度趕到那兒。當我的消防車開進停車場時,一組獸醫和技術人員已經等在那了。

他們飛速地把貓咪們接進急救室,一隊獸醫在一張手術台上搶救小貓們,旁邊的手術台上是另一隊人馬救護貓媽媽。

極度疲憊的我站在急救室外,貓咪們生還的可能性不大,但我不想離開。我對它們已經產生了深厚的感情。幾小時之後一位大夫終於走出急救室,她的臉上掛著微笑,對我伸出一個大拇指:六隻貓咪都得救了!貓媽媽的眼睛也有希望複原。

恢複室裏,剛剛蘇醒的貓媽媽又一次查點自己的孩子,她用鼻子碰了碰每隻小貓的鼻子。她一連五次冒著生命危險衝進大火,她的犧牲沒有白費,孩子們個個都平安無事。

一個在動物之間上演的故事,讓我們看到了貓媽媽的勇敢,一句“天生怕火的動物”更點出了貓媽媽的偉大,使人無不為這並非人所獨有的母愛而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