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有人吃肉 有人喝湯(1 / 1)

有人吃肉 有人喝湯

資訊

作者:王安

對財政部長謝旭人來說,這是個好消息。

2012年全國財政收入億元,較2012年全國財政收入目標億元超出3610億元,超出年初財政預算約3600億。

2012年中國經濟低迷,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速為7.8%,創13年來最低水平,全國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CPI)為2.6%。財政能拿到這樣的成績,實屬不易。隻是,還是老問題,超收3600億,怎麼向人大交代?

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所長賈康當然要為財政口說話,但他也看不過一些地方政府的做法:2012年有一個不良現象,地方政府在收入吃緊的情況下,通過各種方法刮地皮式地增加收入。

經濟學家茅於軾的話就更直接了:我國現在還不完全是依法納稅,而是計劃納稅,每年有一個計劃指標,年底要想辦法完成,這就導致了明年的所得稅、營業稅和增值稅先征收了,或者今年的稅已經征夠了,其他的放到明年再交,這就打亂了企業的部署。不依法納稅的問題由來已久,到現在沒有徹底改變。

茅於軾說:從GDP的分配來看分為三個部分,居民家庭、企業和政府。從1998年到2011年這13年,居民收入占GDP的比重從69%降到了57%。沒有錢,他們如何消費?降的12個百分點給了誰?給了企業8個,給了政府4個。企業這8個百分點主要就是國企壟斷行業,比如金融業、石油和電信等行業,這個錢不是靠本事,而是靠壟斷。政府增加了4個百分點,從17%增加到21%,政府增加了這麼多的收入,當然對老百姓的服務也增加了,但是不是增加這麼多不好說。

國企確實不大願意交出已到手的肥肉。曾記得,國資委李榮融主任何等豪邁,宣布主業非房地產的78家央企退出房地產業。那是2010年3月。

但在李榮融退休後,便習慣性地人去政息了。

如今退房令發布已近3年,情況如何?3年來,各種博弈從來就沒有停止過。據統計,至2012年底,78家非房央企中,退出者不到四分之一。

為什麼要退出?奮勇前進還來不及呢。早先,房地產業隻有民企萬科一家全年銷售額過千億元。如今,在2012年,又有3家企業上了千億台階。這3位是央企保利地產和中國建築,還有就是有地方國資背景的綠地集團——都是公家人。

央企退房令成了一出認認真真過場秀。

有人得了肥肉,有人卻連湯都喝不上。評價這貧富差別的程度就是基尼係數。數值越高,收入分配越不平等。

美國得克薩斯農業與機械大學經濟學教授甘犁稱,2010年中國的基尼係數為0.61。接著,西南財經大學亦公布同樣數字。而國家統計局的數字是0.481,差遠了。

誰更靠譜?經濟學家許小年發了個人微博:記者來電,要我評論今天發布的宏觀經濟數據。假數真評,我有病?那個基尼係數用鄭淵潔的話說,“連童話都不敢這麼寫”。湖北的統計官員葉青則說:西財的數字高達0.61,也是由於樣本過少,方法粗糙,計算隨意造成的……計算基尼係數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經濟學家李稻葵認為:影響基尼係數的最大因素是城鄉差別,而城市內部和農村內部的差距相對小,這幾年由於農民工工資上升,城鄉收入差距顯著下降,全國基尼係數下降則順理成章。

但中央黨校教授周天勇不這麼看:中國最大的兩極分化就是從2000年開始實施土地出讓金製度開始的,行政寡頭壟斷招拍掛,千家競價,價高者得,70年租金一次付清,這是導致房價越來越高的罪魁禍首,其中60%~70%被政府以土地出讓金的名義拿走了。這一政策使城市中形成了兩個階層,一個是城市裏擁有多套住房的階層,財富增加極快,靠房租坐食其利;另一個階層是進城的農民工,這些人不得不長期成為房客,將辛勤收入的30%~60%交給房東……

周天勇的意思是:農民工的工資上漲是得到了芝麻,但城裏房東得到的是西瓜,城鄉差距怎麼可能縮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