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小學生應多寫“微作文”(1 / 1)

小學生應多寫“微作文”

讀寫指津

作者:吳民益

社會的進步,科技的發展,人們生活節奏的加快,導致當今社會無“微”不至:微博的“見微知著”、微信的“造微入妙”、微公益的“積微成著”,以及北京暴雨中152名農民工救人時發出“我們不要錢,是來救人的”的“微言大義”等。從微博、微信到微公益,從微表達、微力量到微監督,我們已經邁入了“微時代”。

2014年北京高考語文調整,作文題將“一分為二”,新增加了“微寫作”。原來的一個作文變為一大一小兩個作文,總分值不變,仍為60分。其中微寫作分值為10分,要求字數在150字到200字之間,主要考查學生應用精練的語言描述場景、事物,表達觀點,抒發情感的能力。

可見,寫“微作文”是現代社會的需要,我們語文教師必須從小培養學生的這種能力,以便學生能更好地適應社會。

然而,如今的小學教師大多對學生要求比較嚴格,雖然課標上對學生的作文字數沒有明確的要求,但教師為了讓學生考出好成績,大多對作文字數有硬性的規定,譬如三年級至少三百字,四年級至少四百字,五年級至少五百字,六年級至少六百字等。此外,對於如何開頭結尾,如何布局謀篇,如何遣詞造句等,教師也有各種各樣的要求和針對性訓練,決心讓學生在小學階段就寫出像樣的作文。雖然教師一片苦心,但往往吃力不討好,大部分小學生對作文仍是望而生畏,寫作文時套用一些大話、空話、假話來湊字數。

其實,小學語文教師不妨“降低”要求,不強製學生寫“完整”的作文,而要求學生多寫一些“微作文”,如讓學生抓住一個點寫一個片段,可以是一段對話、一段心理、一處景色、一個發現、一條短信、一個場麵等,這樣學生樂於寫,教師也便於指導。以往從教師布置題目,學生寫作到老師批改講評,至少需要一個星期的時間,耗時長,實效差。而寫“微作文”往往隻需要一個課時,集指導、作文、批改於一體,讀寫視聽相結合,針對性更強,且周期短、見效快。學生小學階段把“微作文”練紮實了,以後寫好完整的作文也就不難了。現在學生的作文看起來很完整,但大多內容空洞,“微作文”訓練,其實是一種有針對性的作文訓練,是一種打基礎的作文訓練。

我們語文教師除了要求學生平時寫好微日記外,還應該設計一些和現實生活緊密聯係的“微作文”題目對學生進行訓練。如“學校為學生設計了一款校服,男式帥氣,女式俏麗,學生們都很喜歡。但有家長提出,這樣的校服穿上後容易使學生分心,甚至會助長男女同學之間的愛慕之心。校方對此很為難。請你給校長寫一段話,陳述自己的看法,幫助校方解決家長提出的問題。要求:觀點明確,表達得當,200字左右。”

微作文並不是對作文要求的一種降低,從某種角度看,其實反而是一種提升。微作文寫作要求學生用精練的語言表明自己的觀點,抒發自己的感情,這就要求我們教師指導學生抓重點,重細節。教師應對學生的微作文進行對比講評,看看哪些學生的微作文用有限的字數把意思說清楚了,哪些學生還沒有說清楚等。經常進行這樣的訓練,學生的微寫作能力定會提高。

小學生理應寫微作文。微作文,學生不抵觸,教師好指導。它既能激發學生的作文興趣,又幫助學生打好了紮實的作文基礎。學生興趣有了,基礎牢了,還怕寫不好大作文嗎?

【作者單位:江蘇省鎮江市新區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