憂慮是掛在心上的一把鎖
憂慮像一把鎖,封閉了我們的內心。驅除憂慮的最好辦法,就是經常懷著一種愉快的心情,而不是總去糾纏生活中的不幸與醜惡。保持身心健康,也是矯正煩憂這種心理危機的重要因素。
美國著名作家馬克·吐溫說過:“憂愁是傷人的病菌。它會吞噬你的優勢,而留下一個像廢品一樣的垃圾。”
一個把大量精力耗費在無謂煩惱上的人,是不能充分發揮自己固有的能力的。世界上能夠摧殘人的活力、阻礙人的誌向、減低人的能力的東西,莫過於煩憂這一毒素。
一個叫喬治·布朗的人,雖然他已經成了大商人,每年都有上百萬元的收入,他卻經常情緒不穩,心裏總提防著周圍的人,包括自己的助手和家人,於是心裏就產生了很多莫名其妙的憂愁,十分痛苦。有一天,他的一位好朋友真誠地對他說:“喬治,相信人比懷疑一個人更讓人心緒安寧。”這句話,深深打動了喬治,他這樣做了,從相信這位朋友開始,他發現自己的憂愁每天都在減少。
煩憂能敗壞人的健康,摧殘人的精力,損害人的創造力,它使很多本來可以大有作為的人最終平凡庸碌。
你可曾聽說人們能夠從煩憂中得到絲毫的好處嗎?它可曾幫助過任何人改善他們的生活嗎?難道不就是這個惡魔隨時隨地都在損害人們的健康、摧殘人們的活力、降低人們的工作效率、使人們的生活陷入不幸之中嗎?
一個人在心緒不定的情形下工作,效率自然不會高。人的各種精神機能,一定要在絲毫不受牽製時才能發揮出最高的能力。困於煩憂的頭腦,盡管仍在思考,但往往不清楚、不敏捷、不合邏輯。在腦細胞受到煩憂的毒害時,腦部的思考力自然不可能像在毫無煩惱憂慮時那樣集中。
良好的胃口、充足的睡眠、清爽的神誌,都是可以減少煩憂的妙方。體力強健的人,煩憂偷襲的機會也比較少。而在體質衰弱的人的生命中,煩憂最易侵入與滋長。
當你覺察到恐懼、煩憂的思想侵入你的心中時,你必須立刻讓心中充滿各種希望、自信、勇敢與愉快的思想,不要坐視這些剝奪你幸福的敵人在你的心中盤踞起來,要立刻把那群魔鬼驅逐出你的心靈。
消除這種煩憂心理危機的辦法是利用你潛意識的力量,用樂觀的思想代替悲觀,以鎮定代替不安,用愉快代替煩惱。
世上本無事,庸人自擾之。生命的過程就如同一次旅行,假如把每一個階段的成敗得失時時都扛在肩上,今後的路還怎麼走?
為你的“舊包袱”舉行一場葬禮,將它埋葬,與過去說再見,跟往事分別吧!這樣,你將在今後的人生旅程中輕裝上陣,生活會更加輕鬆、有質量。
學會處理心理壓力
壓力可以是問題也可能是機會。若是你不懂得如何處理壓力,它便對你有害;反之,壓力可以幫助你了解自己,使你更加成熟。
生活中有許多事情看起來很普通和平凡,但往往會因為個人的認識、既往的經曆和思維方式不同而給人的身心健康造成不良影響。心理學家早已研究發現,長期超負荷、難以預測和控製的工作會對人的健康構成危害,現代生活中高血壓、心髒病、睡眠障礙等身心疾病患病率居高不下,很大程度上與都市生活的競爭和壓力有關。在現代社會裏,壓力普遍存在於人們的生活中,它是人們進取的動力,但也可能帶給人們各種身心疾病,破壞生活品質。
所謂的壓力是當我們去適應由周圍環境引起的刺激時,我們的身體或者精神上的生理反應。這種反應包括身體成分和精神成分,還可以導致其他的積極的或者消極的反應。
人活著就會感受到壓力。沒有人是可以“免疫”的,不管你喜歡與否,壓力是生活的一部分,會每天伴隨著我們。壓力也是一種正常現象,每個人都會經曆,譬如:頭發剪壞了、爭吵、遲到等,都是壓力的導火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