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科技傳播服務體係與企業創新研究(1 / 3)

科技傳播服務體係與企業創新研究

科技傳播與企業創新

作者:籍慧波

摘要從1969年“阿帕網”的建立到2012年全球超過20億人擁有和使用網絡,全球互聯網傳播走過了43年的曆程。其中有冷戰陰雲的阻隔也有一體化進程加快後的迅速發展,有泡沫破滅後的嚴冬,更有嚴冬退去後網絡技術升級帶來的大繁榮。全球互聯網不僅走進了千家萬戶更在短時間內改變了人們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方式,加速了全球化的進程。與此同時,我們也必須麵對技術主導的全球化進程中保持文化多樣性和均衡發展的機遇和挑戰。

關鍵詞互聯網;網絡傳播;全球化

中圖分類號G20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1674-6708(2013)107-0024-02

人類進入21世紀,就意味著全球化和知識經濟化時代的到來,科技興邦、創新立國已成為我國發展經濟,參與國際競爭的戰略重點。構建與完善科技傳播服務體係,不僅能為各級企業創新能力的培養與提升提供有效的服務保障,而且有助於全麵推動與提升國家科技傳播能力,促進國家創新體係的有效運行。本文將以企業創新能力的培養與提升為目的,探討現代科技傳播服務體係的構建與完善,以達到拋磚引玉的目的。

1 科技傳播服務體係的內涵與結構

科學社會學家J.D.貝爾納(J.D.Bernard)在《科學的社會功能》一書中指出了科技傳播的重要性,他認為,“按照過去關於科學的概念,交流是科學家之間惟一的橋梁”,但是,“在今天我們已經明白科學情報數量之多已使其傳播成為巨大問題”,“除非采取某種措施,我們就將麵臨知識一經獲得就立即無用的局麵”,因此“需要極為認真地考慮解決科學交流的全盤問題,不僅包括科學家之間交流的問題,而且包括向公眾交流的問題”[1]。因而在信息社會中,加強科技傳播不僅非常必要,而且已經刻不容緩。科技傳播大概包括三個方麵內容:科學界之間的交流、科學與其他文化之間的交流、科學與公眾之間的交流等。科技傳播涉及到如何收集、製作、提煉、組織、傳遞科技信息等問題,有學者將其定義為“一個信息的采集、組織、提煉和提供的過程”[2]。

科技傳播工作應該由一定的科技傳播服務體係來承載並完成科技信息(知識)的傳遞。科技傳播服務體係“是由承擔知識傳播和技術推廣等科技傳播任務的相關機構和組織構成的網絡係統,其主體部分是科研機構、高等院校、教育機構、大眾媒體機構、科技社會團體等” [3]當然,更廣義的科技傳播體係還包括政府部門、企業和起支撐作用的基礎設施。一般而言,傳播係統主要由傳播者(傳播主體)、傳播內容、傳播渠道、受傳者等組成。科技傳播服務體係同樣涉及到這些傳播要素。

科技傳播服務體係是一個完整的網絡係統,其中的各個要素必然是相互聯係相互影響、相互促進的。在這個有機統一體中,其結構也是有層次性和條理性的:科學家個人的科學認

作者簡介:籍慧波,編輯,工作單位:山西省科技傳播中心,職務:企劃部主任

知過程(科學研究)是一種人內科技傳播,這屬於第一層次的科技傳播結構;科學家之間的信息交流形成人際科技傳播,這屬於第二層次的科技傳播結構;科技共同體之間的信息交流形成群體傳播,這屬於第三層次的科技傳播結構;科技共同體中的信息向全社會傳播即科學普及,這是第四層次的科技傳播結構。[4]這種多層次性和聯係廣泛性的結構模式,表明了科技傳播體係是一個較為複雜的社會動態體係。

2 科技傳播服務體係對企業創新的意義

美國創新經濟學的創始人熊彼特教授於1934年在其《經濟發展理論》一書中指出:“創新是指企業家實行對生產要素的新的結合。它包括以下幾種情況:引入一種新的產品或提供一種產品新質量;采用一種新的方法;開辟一個新的市場;獲得一種原料或半成品的新的供應來源;實行一種新的企業組織形式。實際上,廣義的企業創新包括經營創新、產品創新、銷售創新、市場創新、管理創新、體製與機製的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