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必須構建暢通無阻的科技傳播服務渠道。在科技信息傳播的過程中,無論是作為主體的科研機構、高等院校、教育機構、大眾媒體機構、科技社會團體、政府部門和企業,還是作為受體的大眾,其間要進行信息的交流,必須有一個暢通的信息流通渠道,否則,科技信息即使能夠進行一定的傳遞,也會因為交流障礙而影響傳播效果,同時影響科技創新與企業創新,因為信息渠道不暢通必然帶來科技信息的滯後,這就會“麵臨知識一經獲得就立即無用的局麵”。為了避免這樣的局麵的出現,科技傳播服務體係內部的各主體之間,必須進行有效的協調,建立完備的傳播運行機製,更好地為企業創新能力的提升服務。
另外,必須建立企業創新與科技傳播服務平台之間的合作機製。當前“即使曆史學家也不懷疑,科學已經是形成我們的生活方式和決定我們未來的主要因素之一”[7],科技意識與日常生活已經密不可分,科技信息對企業的發展更是不可缺少,因而,科技信息如何有效第傳播給企業是目前企業和傳播服務平台共同麵臨的重要課題。而且,如果僅僅構建和完善了科技傳播服務體係,而企業缺少科技創新意識,或者沒有與科技服務平台建立有效的溝通渠道和相互間的運行機製,企業的創新力的提升也必將大打折扣。所以,在完善科技傳播服務體係和提升從業人員的科技素養媒介素養的同時,還應該從企業與服務平台兩方麵同時入手,構建二者之間的合作機製,完善科技信息傳播渠道,不僅使企業能更快更有效地獲取新的科技信息以提升企業自身的創新能力,同時也讓企業能向科技傳播服務平台進行信息反饋,以便科技服務平台能更好地確定服務方向,提高科技信息傳播服務效率。
當然,科技傳播服務體係作為提升企業創新力的服務平台,不能固步自封,應該不斷擴大與其他領域之間的信息交流,不斷開拓創新,與時俱進,為企業創新提供更加優質的服務,從而全麵推動與提升國家科技傳播能力,促進國家創新體係的有效運行。
參考文獻
[1]貝爾納JD.《科學的社會功能》[M].陳體芳,商務印書館,1982: 398-418.
[2]JamesH.CollierDavidM.Toomey(ed).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communieation:Theory, Praetiee.and Policy[M].SagePublieation.ine.1997.
[3]魏娟.中國科技傳播體係建設的現狀與對策研究.南京農業大學論文.
[4]江昀.科技傳播係統的結構和傳播模式分析.全民科學素質與社會發展——第五屆亞太地區媒體與科技和社會發展研討會論文集,2006.
[5]李大光.對“科學素養”理解的異同和促進方案仁.見劉華傑.科學傳播讀本..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2007.
[6]陳喜樂.科技傳播的研究狀況及其模式.廈門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4.
[7]Maurice Goldsmith & Alan Mackay ed. The science of science: society in the technological age [M].London: Souvenir Press, 1964: pp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