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淺談新形勢下科技傳媒的品牌建設(1 / 2)

淺談新形勢下科技傳媒的品牌建設

科技傳播與企業創新

作者:張士凱

摘要在山西眾多媒體中,山西科技新聞出版集團作為省科協主管的一個剛剛成立集團公司,旗下擁有“兩報8刊”,有獨特體係、有準確定位、有相當知名度的媒體品牌。山西科技報就是集團旗下的一份報紙。目前,我們應當承認,曾有過輝煌的科技報,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大潮的搏擊中出現了發展和生存危機,探其原因,本人認為是在辦報過程中缺乏自己的品牌建設。

關鍵詞新形勢;科技傳媒;經營品牌建設

中圖分類號G20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1674-6708(2013)107-0081-02

1 確立科技傳媒定位是創建傳媒品牌的根本

作為媒體,想在同類競爭中占有一席之地,擁有讀者市場,就必須有一個準確的定位。而定位,就是找到一種事物區別於其他事物的質的規定性。這樣就需要我們科技傳媒工作者在市場中找到自己特定的位置,並從特定位置出發來滿足眾多讀者的需求。下麵以山西科技報為例進行闡述。

目前,山西科技報作為省一級報紙,主要是通過科技類報刊了解省內外科技發展的動態和國家的科技政策、規章製度,了解全省中長期戰略發展規劃以及重大科技計劃、重大科學選題、重大研究項目立項等一些相關情況,獲取省內外一些相關學科領域的最新成果和最新信息,獲取農業種植類和養殖類方麵科技信息,了解我省乃至全國對科技的需求。其受眾群體有高科技企業、科研院所、高等院校、我省工業、農業、科技領域及各級科技部門的科技人員和管理幹部。

科技類報紙應發揮輿論導向的作用,努力打造貼近生活,貼近實際,貼近“三農”,貼近群眾的優秀報紙。抓住受眾群體,我們的報紙就成功了一大半。在2006年國務院頒布的《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計劃綱要(2006-2010-2020年)》中指出:要充分調動全體公民參與實施《科學素質綱要》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在全社會形成崇尚科學、鼓勵創新、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的良好風尚。這就更加要求科技類報刊在原有的受眾群體上擴大讀者範圍,把不同職業、不同年齡的公民納入服務對象,發揮其科技類報刊的本身優勢,以此來提高公民科學素質,增強公民運用科技知識的能力,從而改善生活質量,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創新型山西,實現全麵發展以及經濟社會全麵協調和可持續發展,並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

2 增強科技傳媒的權威性、科學性,樹立品牌意識

當前,互聯網的快速發展,各類新興媒體的異軍突起,多媒體在搶占受眾市場上具有很大的優勢,全球傳媒業也發生了巨大的革命。使得科技傳媒中的報紙這一媒體麵臨了更加巨大的挑戰。但是網絡和科技類報紙相比,我們存在很大的優勢。在進行新聞報道時,受眾對象對其真實性的認可度還是很高。根據這一優勢,我認為要進一步增強科技傳媒的權威性、科學性,有助於樹立科技類報紙的品牌。例如,《山西科技報》在2012年3月27日一版消息《農民春播存在高風險!造成損失誰來賠?》、2012年3月27日四版通訊《玉米選種購種有講究如何選擇為您提個醒》以及2012年4月10日三版消息《嚴查無品種審定及隨意擴大種子適宜範圍的行為》等新聞性的報道,就是報紙增強其報紙的權威性和科學性的成功案例。一時間,報紙讀者大增,報紙網站的點擊率也迅速提高。

3 打造強有力的品牌活動,實現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雙豐收

一個企業的產品要占領市場,打開自己的產品銷路,必須擁有自己的品牌產品,報紙也是一樣,除了版麵新穎,定位準確,有重量級的稿子,還必須策劃和實施自己的品牌活動,這樣才能實現效益的最大化,特別是隨著山西科技出版傳媒(集團)有限公司的組建,傳統的紙質媒體將進入市場化運作,企業化經營。比如:山西科技報社多年來,特別是自2010年以來,就很重視自己的品牌活動的事實,先後策劃實施了“科技傳播獎”、“山西省民營企業經驗交流會”、“開門辦報”、“四大科普計劃在基層”等科技傳媒品牌活動。這些活動的開展都不同程度的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