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淺論科普資源在企業科技創新中的作用(1 / 2)

淺論科普資源在企業科技創新中的作用

科技傳播與企業創新

作者:張素琴

摘要科普資源建設是保證科普事業發展的最重要基礎工作之一。在企業技術創新過程中,科普資源在提高職工自身科學素質、傳播高新技術方麵起著重要作用。本文結合山西科技傳媒集團探索開發科普圖書、科普動漫、科普短片等多種形式各異的科普資源為例說明科普資源建設的不同形式及在宣傳活動中的應用,詳細探討了科普資源在企業中所起的重要作用以及在企業中要建立科普資源創作的長效機製辦法等問題,重點說明了科普資源在企業科技創新中所起的作用和具有的獨特優勢和在企業中如何推進科普資源,提高使用率。

關鍵詞科普資源;企業;技術創新;長效機製

中圖分類號G2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1674-6708(2013)107-0082-02

科普資源建設是保證科普事業發展的最重要基礎工作之一,《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計劃綱要》中的四大工程的核心就是建設豐富的科普資源。[1]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科普資源對企業創新發展的作用愈來愈舉足輕重,影響著企業的核心競爭力。科普資源為企業科技創新提供了強有力的科普支撐,為企業形成持續的競爭優勢提供了豐足的養料。

1 科普資源的概念

2006年2月,國務院頒布的《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計劃綱要》中提出的“科學教育與培訓、科普資源開發與共享、大眾傳媒科技傳播能力、科普基礎設施”四大工程,其實就是建設豐富的科普資源,是今後一段時期我國科普工作的主要任務和工作重點。那麼,什麼樣的資源才是真正的科普資源?這成為科普工作者和科研人員在合理開發、建設和管理所擁有資源的工作中需首要明確的問題。[2]但目前,科普資源並沒有嚴格意義上公認的定義。

一般科普資源概念在理論界定分為廣義科普資源和狹義科普資源。廣義科普資源是科普事業發展中所涉及的所有資源。狹義的科普資源是指科普項目、科普活動中所涉及的科普內容及相應的載體。

科普資源是科普宣傳工作的有力支撐,是開展科展群眾性、基礎性、社會性科普活動的“突破口”。從整體來看,科普資源既是一個科學的結構體係,也是一種獨具特點的資源類別,它不僅包含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不同子係統,還涉及各個科普環節和科普管理工作。[4]科普資源是科學文化和科學技術傳播的物質承載者。近年來,山西科技傳媒集團依托自身優勢,針對未成年人科學素質行動、農民科學素質行動、城鎮勞動人口科學素質行動、領導幹部和公務員科學素質等四大重點人群開發了多種形式的科普資源,包括科普掛圖、科普圖書、科普短片、廣播節目、科普動漫等內容,為科技成果轉化和科學普及在企業與職工以及科學知識與大眾之間搭建起一座橋梁。

2 科普資源在企業技術創新中的作用

2.1科普資源為企業技術創新提供強有力的科普支撐

2002年6月29日,《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普及法》(以下簡稱《科普法》)頒布,這在世界上屬於首次為科普工作立法。《科普法》中明確要求,企業應當結合技術創新開展科普活動。2006年2月6日,國務院發布了《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計劃綱要(2006~2010~2020)》,其中實施的“四大工程”就是建設豐富的科普資源。《科普法》和《綱要》的頒布標誌著我們中國的科普事業進入一個新的階段,而在這個新階段,科普資源被提到了很重要的議事日程上,是目前在科普工作中麵臨的非常重要的任務之一。而科普資源正是傳輸科學技術、科學方法、科學思想和科學精神之“橋”。

習近平在2013全國兩會討論時兩次提到“創新驅動”,充分表明我們黨依靠科技創新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堅定決心和對科技創新的高度重視。創新驅動是科學發展觀的要求,也是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要求。黨的十八大報告中明確指出,要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隻有通過創新驅動,中國經濟才能實現由大到強。當今世界,科學技術日益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驅動力,而科技成果的及時轉化,有利於企業產生最大化效益。無疑,科普資源有力地促進了科技成果的轉化。科普資源就是將高深的科學技術用通俗易懂、喜聞樂見的大眾形式表現出來的一種有效渠道。企業要自主創新,加強職工的創新意識,提升職工的科學文化素質、提高職工自身的技術能力,掌握必要的科學方法是企業技術創新的重要因素和基礎。

山西科技傳媒集團開發的《化學創造美好生活》、《生物質能源的開發和利用》、《強子對撞機》等科普展板、圖書、科普短片隨著省科協科普大篷車走進企業進行科普宣傳活動,其生動活潑、喜聞樂見的宣傳形式深受企業職工歡迎,許多職工表示他們非常渴望學到新知識新技術,也非常需要這樣一種讓人易於接受的傳播介質。而企業領導也很得視這種提升職工的科學素養和業務技能的有效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