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傳媒如何跨界提升中小企業科技創新能力
科技傳播與企業創新
作者:周君彥 邰豐
摘要綜觀全國科技傳媒類報業集團轉型發展的過程中,利用技術手段、增加網絡載體建設改變自身轉型困境的方法在業界已經形成了一種風潮。但總體來看,大多數科技傳媒類集團的發展戰略目前並未多大地改變,仍然以廣告、發行為主的盈利模式。本文探討以如何跨界提升中小企業的科技創新能力為論題,對中小企業科技創新能力現狀、凸顯中小企業科技創新能力症結的問題進行了研究,提出以全媒體科技傳播平台、投融資資本運作平台和科技服務平台來跨界提升中小企業科技創能力的新趨勢。
關鍵詞跨界;平台;服務
中圖分類號G20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1674-6708(2013)107-0094-02
科技類媒體相對於時政類媒體無論從發行內容上,還是到廣告經營上都存在先天缺陷,科技類媒體的受眾和客戶人群相對要窄。故而在科技傳媒類報業集團在轉企改製的大背景下步履維艱,自身的核心競爭力依然是舊體製下依靠發行和廣告的盈利模式,並沒有開發出新服務、新產品、新平台的跨界模式作為新的盈利模式,使得企業的經營不能與市場接軌。但是,科技類媒體在科技領域內的專業報道、科技人才資源、科技信息、科研院所資源相較於時政類報紙更有優勢。隨著我國經濟體製改革的深化,中小企業的數量在急劇增加,中小企業成為民營經濟中一隻不可忽視的力量,其龐大的數量儼然成了各類媒體爭相搶占的廣告客戶資源。想去搶奪客戶,必須了解客戶的真正需求。目前,中小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麵臨著巨大的生存風險,企業必須依靠技術創新來提高企業競爭實力,是中小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所在,但是科技創新能力不足的問題如何解決一直困擾著中小企業。中小企業科技創新能力不足的問題既有其自身內部的原因,也有外部環境的影響。科技類媒體可以利用自身的特點,開發新服務、新產品、新平台來跨界接解決中小企業科技創新能力不足的問題,以實現科技類媒體新的盈利模式。
1 中小企業科技創新能力現狀
我國中小企業能否中可持續發展,很大程度上都取決於企業自身的科技創新能力體係是否完善,然而在當今的經濟形勢下,中小企業科技創新能力不足的問題如何有效解決,一直是困擾著政府和中小企業的一道難題。
1.1政府扶持體係不完善
在我國現階段政府對中小企業管理實行的相關製度相對滯後,相關的政策體係和法律法規還不夠完善。目前,政府對中小企業的管理方式還處在後計劃經濟體製階段,還是沿襲著計劃經濟時代的所有製關係劃分方法,把中小企業劃分國有企業、集體所有製企業、個體私營企業等類型,各種不同所有製類型的企業由各類政府部門來管理。例如,鄉鎮企業多數由企業所在低的政府部門監管;科技類企業由政府相關科技部門監管;私營類企業由企業所在地的工商部門進行監管;外資企業、三資企業、合資企業和從事進出口業務的貿易企業都由政府外貿部門監管。此類狀況的出現讓企業無所適從,也造成了政出多門,管理製度分散,政策不統一。除此之外,中小企業的科技創新能力不足外部因素很多,例如國家扶持中小企業科創體係不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出台緩慢等問題。非國有中小企業是實際操作中還會遇到行業準入門檻高、地方稅費偏高、申請政府扶持資金難、社會融資渠道窄等諸多實際問題。
1.2公共服務不到位
中小企業在激烈地競爭中一直處於比較弱勢地位,在獲取政策信息的渠道、技術人才和先進技術,以及產品的開發研究、企業文化、對外貿易業務等多方麵都麵臨諸多難題。諸多方麵需要政府職能部門和各類技術研究機構提供政策支持和技術幫助。由於政府中小企業監管部門多數比較注重管理,為中小企業所能提供的公共服務有限,使得企業在落實政府扶持政策時沒有想享受到實惠。而隨著中小企業對技術支持的需求,近幾年市場上出現了一些商業性、盈利性的中介服務機構,收取的中介服務谘詢費價格普遍偏高,中小企業大多都難以承受這些偏高的谘詢服務費用。中小企業也缺乏尋找中介谘詢公司的經營意識,致使本身就有先天缺陷的中小企業缺少必要的創新途徑,運營成本不斷增加,產品缺少創新突破逐步被市場淘汰,企業運行進入惡性循環,最終倒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