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視覺化信息的興起與思想的缺失(1 / 3)

視覺化信息的興起與思想的缺失

數學媒體及動漫遊戲藝術教育

作者:柯象菲

摘要隨著互聯網、數字營銷、社交媒體的發展,視覺化信息的發展成為必然趨勢,不斷變得視覺化的文化在年輕一代中興起,“後思想時代”的到來是一個長期的過程,而問題的根本可能在於信息越多,思考越少。社交網站的核心是讓人們分享信息,滿足人們的信息饑渴,但毫無啟迪作用可言。少數人交流思想,多數人交換信息。人類天性更喜歡“知曉”而不是“思考”。本文通過對最新的媒體發展趨勢:視覺化信息進入主導展開分析,引出後思想時代的概念以及人們在此信息爆炸環境下乏力思考的原因,旨在於喚醒信息堆砌時代人們對於思想的重新審視與反思。

關鍵詞視覺化信息;後思想時代;社交網絡;思考

中圖分類號G20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1674-6708(2013)107-0125-02

這是一個無所不知的時代,又是一個無所知之的時代。過去12個月,對微博、移動營銷等新媒體內容傳播工具的使用頻率大幅增加,馬上社交媒體又將在視覺化營銷領域突破創新成為潮流。過多的信息扼殺了我們的思考,繁榮的社交浮於淺薄。誕生偉大思想的時代或已終結,身處信息社會的我們,還有能力繼續思考嗎?

加拿大傳播理論學家馬歇爾·麥克盧漢被譽為 20 世紀最重要的媒介思想家之一,在其《理解媒介》一書中指出:媒介即是訊息,媒介本身的形式就是一種被傳遞的信息內容;媒介作為人的延伸,能夠重塑甚至控製人的感覺方式以及對待世界的態度。

視覺化營銷領域中,企業希望展示他們的產品而並非描述。充滿可視化內容的網站希望讓用戶看到優秀設計及攝影作品。兩年前,銷售人員宣傳內容為王,現在早已成了一圖勝千言。

隨著消費者接觸到越來越多的廣告,信息內容簡單而迅速地被消化顯得尤為重要。迅速發展的社交媒體網站中可以發現四分之三的廣告有一個共同特點:強調圖像。在社交網絡中得到最多分享的成功博客文章通常也有一個共同的特點:用圖片提升內容的吸引力,並突出其中要點。另外,信息圖表結合圖像與少量的文本來解釋一個主題,並提供調查研究的統計信息或數據。以圖像為中心的內容現在大行其道。

視覺化趨勢受科技產品用戶習慣改變的影響。越來越多人通過智能手機登錄社交媒體,他們會發現用高清手機隨時隨地照相,比用鍵盤敲狀態方便很多。一項研究報告發現,當用戶與好友在社交網絡上互動時,最受歡迎的往往是他們照的照片。照片已經成為我們整理並理解每天所接觸到的大量信息的默認方式。照片有點像文字內容的預告片——可以為一篇文章、一個品牌、一個網站或者其他內容到底說了什麼,提供一個片段,這可以幫助用戶迅速判斷這是否是他想要的。照片也已經成為一種快速地交流大量信息的精簡方式,人們覺得時間越來越少,信息量卻越來越大,這使得發布者需要比以往更加迅速地抓住重點。而唯一更簡短的東西就是照片。

年輕人在視覺和圖像的世界中狂歡,頭腦日益貧乏。“後思想時代”的概念是:如果一個想法不能立即兌換成錢,哪怕它再偉大、再發人深省也無法獲得重視。“後思想時代”的到來是一個長期的過程,而問題就在信息本身:信息越多,思考就變得越少。不斷變得視覺化的文化在年輕一代中興起,從缺乏理性思考到缺乏思考,我們所處的社會越來越像一個後思想時代:提出思想的人越來越少,傳播思想的渠道越來越窄,偉大創想淪落為濫大街的修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