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影視幽默與苦難欣賞(1 / 3)

影視幽默與苦難欣賞

數學媒體及動漫遊戲藝術教育

作者:劉葵

摘要作為當今人們精神生活的最為重要的組成部分的影視藝術,是社會文化表現方式較為集中的藝術載體,它從多方麵多角度體現社會生產方式,社會的意識形態的各種特征,也可以充分傳達出社會生活環境和文化傳統現象。電影工作者極有興趣地利用影視作品傳播世界文化、科學、藝術,對提高觀影人群青少年的文化藝術欣賞水平及崇尚科學技術的積極性,增強青少年的對社會發展的信心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關鍵詞影響幽默;苦難欣賞

中圖分類號TP39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1674-6708(2013)107-0143-02

隨著中國社會發展的進步,電影已經走過了百餘年的曆程,各種類型電影不斷更新著人們的視野,電影已經成為中國社會文化藝術傳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同時也成為人們的精神文化需求,是生活時尚的需要,是中國青少年娛樂、學習、了解世界、開創未來科學世界的依據。從影片中可以得到關於世界的曆史、現狀、發展形態,不同國家與民族的文化與傳統,科學技術與先進社會的未來趨勢。影視藝術是一個看世界的窗口,是體現人類社會發展的活力博物館。

我們看到的電影電視是以二維三維四維成像藝術或其他造型藝術形式,作為人物造型和環境空間造型的主要表現手段,故事影片不要求故事的逼真性,而運用多種拍攝手法,寫實、誇張、變形等敘事手法,借助於幻想、想象、和象征,反映人們的生活、理想和願望。特別提到影片幽默,則是電影表現新奇、趣味、快樂、諷刺的黃金外套。

當下,空前繁榮的電影帶給我們帶來無限的精神享受。人們的影視欣賞水平在提高,越來越不滿足一種電影播放形式的存在,製作技術和視頻播放手段越來越多,二維製作、三維製作、四維製作、五維製作、影院片、DVD、手機影院、遠程播放、遊戲體驗,各種形式,五花八門。

像電影《小兵張嘎》、《三毛流浪記》、《烽火童年》、《董存瑞》、《英雄小八路》、《紅孩子》、《英雄兒女》、《平原遊擊隊》、《林海雪原》、《地道戰》、《地雷戰》、《奇襲》、《野火春風鬥古城》、《夜幕下的哈爾濱》、《鐵道遊擊隊》等一大批表現革命戰爭的影片,得到當時許多觀眾特別是少年兒童的歡迎,也曾激勵了一代又一代的人,許多經典鏡頭至今還留在人們的記憶裏。影片裏的英雄人物英勇頑強,能文能武,與敵人鬥智鬥勇,百戰百勝;影片情節多變,跌宕起伏,驚險刺激,這一類影片還有一個共同特點就是在表現反麵人物是加上幽默成分,盡力醜化,以此來增加敵我雙方的強烈對比,又平添了影片的樂趣。影片給廣大青少年觀眾和少年兒童觀眾帶來輕鬆和愉快。影視幽默贈送給青少年和兒童觀眾的是身心快樂和精神享受。

但現實和熒幕存在著明顯的距離,縱觀上一世紀五六十年代得這一批戰爭影片,應該說在反映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革命鬥爭方麵達到了頂峰,它符合了當時的時代需要。在表現戰爭時,往往采用了革命現實主義與革命浪漫主義相結合的手法,著力再現了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戰爭參與者勝利一方的精神風貌。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們認識的不斷深化,也就開始不斷地進行著反思,很多問題的提出也就反映出時代發展的不同階段的不同需要。像《鬼子來了》、《集結號》、《人間正道是滄桑》等顯然是經過反思後的相對更為深刻的作品。

戰爭本身是殘酷的,可以這麼說,戰爭是無數悲劇的載體,但是當我們坐在電影院裏看戰爭演繹顯然是另外一種心境了。

看第二次世界大戰,日本侵略者發動的侵華戰爭,給中華民族帶來的深重苦難是罄竹難書,經曆這場災難的中國人民不難忘記‘八年抗戰’留下的深刻記憶。“南京大屠殺”、“731細菌部隊”、“潘石屹大掃蕩”、“慰安婦”、“重慶大轟炸”等等,讓我們知道侵略戰爭的殘忍、凶惡、滅絕人性。電影把這些痛苦的經曆搬上熒幕就變成了對苦難的觀影和欣賞呢?殘酷的戰爭現實被掩蓋或被修改,深重的苦難變成了幽默的影視作品,真是了去了我們心中許多的傷痛。在電影中打日本鬼子打得痛痛快快,攪得天翻地覆。嚴肅的對敵鬥爭變成了遊戲,幽默,搞笑。你死我活的人民戰爭變成了與凶惡狡猾的鬼子軍官的鬥智,鬥勇,生動、有趣、讓人感覺痛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