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創新文化及其傳播研究
信息社會環境下的科技傳播實踐與理論創新
作者:亢寬盈
摘要本文首先論述了科技創新文化的內涵、分類、特征、意義;接著論述和分析了中國科技創新文化傳播的現狀,指出了所取得的成效,主要論述了所存在的不足,及中國科技創新文化的傳播所麵臨的嚴峻挑戰,中國目前科技創新文化仍然薄弱,中國科技創新文化的傳播並不盡如人意,從整體上看中國目前還沒有真正形成有利於科技創新的文化,目前我們的創新文化還不能完全適應科技創新和建設創新型國家的需要;本文最後對中國科技創新文化的傳播提出了對策建議,要從思想上、組織上、製度上、行動上等各個方麵真正重視科技創新文化及其傳播,大力傳播、宣傳和落實國家出台的、已有的有關科技創新文化方麵的政策法規、規章製度、文件等,同時完善科技創新文化及其傳播方麵的政策法規、規章製度、文件等,建立科技創新文化傳播的長效機製,注重科技創新文化傳播的實際效果,針對目前中國科技界存在的違背科技創新文化的一些重要問題、主要問題、共性問題、難點問題、在社會上引起強烈反響的問題、成為社會熱點焦點的問題和事件(如在社會上引起強烈反響的一些學術不端行為、學術誠信問題、學術造假事件、學術醜聞)等,來有針對性地進行科技
創新文化的傳播和建設等。
關鍵詞科技創新文化;傳播;不足及其分析;對策措施
科技創新文化是科學技術健康、快速發展所必需的氛圍和環境,科技創新文化從整體上決定著一個國家和一個民族的創新水平的發揮的程度,近年來中國越來越重視科技創新文化及其傳播,取得了許多成效,但不可否認的是仍然存在著很大的不足,為了中國科學技術的未來和發展,我們必須采取必要的對策措施來克服這些不足。
1 科技創新文化的內涵、分類、特征、意義
1.1文化的內涵
文化是人類在社會曆史發展過程中所創造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它融曆史、地理、風土人情、傳統習俗、生活方式、思想觀念、理想信仰、社會風尚、行為規範、思維方式、價值取向等為一體,它具有器物、製度和觀念形態三個層次,即通常所說的器物文化、製度文化、觀念形態文化。這三個層麵的有機結合構成文化的整體。
文化對社會、政治、經濟、科技乃至家庭和個人都有著深刻的、無法規避的影響,它影響著任何一個民族、國家、地區、區域、群體、組織、團體等的特征和風氣、氛圍等,影響著人的基本素質、心理和性格特征、思維方式等的形成和功能的發揮等,文化已經深深地滲透到人們的血液中,成為人們的精神、氣質的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
1.2科技創新文化的內涵、分類、特征、意義
1.2.1科技創新文化的內涵
科技創新文化就是在科學技術活動(包括科學技術的研究、教育、傳播、普及、評價、開發等整個過程)中,有利於科技創新的文化或科技創新所需求的文化,它是社會成員的科技創新能力和習慣的表現,也是社會共有的關於科技創新的觀念和製度的設置,特別是與科學發展和技術創新相關的文化配置,它以創新作為核心的價值觀念和目標追求,它一般包括鼓勵創新、激發創新、為創新創造基礎條件的知識、資源、製度、觀念、環境、氣氛等,它是有利於開展創新活動、催生創新靈感、激發創新潛能、保持創新活力等的良好的學術生態環境和氛圍。創新知識和創新能力是形成科技創新文化的基石,製度是科技創新文化的保證,價值觀念是科技創新文化的精髓。
科技創新文化的核心是器物文化中占主導地位的器物(如:知識、工具等)、製度文化中占主導地位的製度、觀念文化中占主導地位的觀念(如:思想觀念、價值標準、行為規範、行為模式、思維方式、態度、信念、人們普遍持有的見解,分析問題、處理問題、解決問題的方式,它們的核心是由價值體係構成的。科技創新文化以創新的精神(如:求新、求變、求異、不斷進取、精益求精等),求真的精神,探索的精神,懷疑的精神(如:獨立思考,不人雲亦雲,不畏權威,具有批判性思維等),包容的精神(如:鼓勵創新,尊重個性,寬容失敗等),尊重創新和創造,尊重知識產權,遵守學術規範、學術道德和職業道德,崇尚科學精神、踐行科學精神,以及嚴謹的方法和作風,學術民主和學術自由的追求,寬鬆、自由、舒適的學術環境,活躍的學術氣氛及寬鬆、和諧、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圍的培育,正確的風險觀念和意識(如:敢於探索、勇於冒尖,適當的冒險、甘冒適當的風險等)等為基本內容和核心的價值觀念與核心要素。
1.2.2科技創新文化的分類
科技創新文化可以有好多種分類的方法,按照不同分類標準,科技創新文化可以有不同的分類。
1)第一種分類方法
從文化的層次上分類,科技創新文化可以分為器物層次的科技創新文化、製度層次的科技創新文化、觀念層次的科技創新文化等三個層次。
器物層次的科技創新文化主要包括:對科技創新有利的知識、信息、理論、方法、資料、工具、設備、資金投入、資源、人才隊伍等。它是科技創新的物質基礎。
製度層次的科技創新文化主要包括:對科技創新有利的法律、法規、政策、規章製度、規定、標準、文件等,它帶有一定的強製措施,要求人們遵守和執行。它是科技創新的製度基礎。
觀念層次的科技創新文化主要包括對科技創新有利的觀念模式、價值模式、思維方式和行為模式等,包括有利於創新的觀念、思想、精神、價值觀、態度、信念、習慣或習性、行為規範以及人們普遍持有的見解等,它們一般不帶有強製措施,但帶有導向性的作用。觀念層次的科技創新文化是科技創新文化的精髓。而觀念形態層次的科技創新文化的核心是一套起支配作用的觀念,其核心是由價值體係構成的。
本文所說的科技創新文化包括器物文化、製度文化和觀念形態文化這三個方麵。
2)第二種分類方法
從範圍大小的角度分類,科技創新文化可以分為民族、國家、社會層次的創新文化,區域創新文化,團體、群體、組織(如科研院所、高校、企業、政府等)等的創新文化,個體的創新文化等。
3)第三種分類方法
從不同學科類別對科技創新文化分類,科技創新文化可以分為科技本身的創新文化,與科技相關的創新文化(如哲學社會科學、人文科學中的有利於科技創新的文化)等。
當然,科技創新文化還有別的分類方法,這裏不再贅述。
1.3科技創新文化的特征
科技創新文化具有開放性、包容性(如兼容並蓄的特征)、進取創新性、先進性、時代性等特征。科技創新文化屬於器物工具層次,同時也屬於文化環境、文化氛圍、文化氣氛層次,屬於思想觀念、價值觀念、習慣習性、行為規範、規章製度層次。
1.4科技創新文化的意義
創新是科學技術的靈魂,而科技創新文化是科學技術發展所需要的氛圍和環境。科學發展、科技創新離不開良好的社會文化氛圍和文化的支撐,科技創新往往在最適宜它的文化環境中產生,科技創新文化是科技創新活動自覺開展和成果不斷湧現的土壤,科技創新文化促進科技創新、科技發展、科技進步等,加速科技創新的進程和科技創新成果的湧現等。如果把科技創新(如一個好的想法、好的見解、好的思想、好的發現、好的發明等)比做一顆種子的話,那麼這顆種子能不能發芽、發芽後能不能健康地成長、成長後能不能開花、開花後能不能成功地結果、結果後果實能不能順利地成熟等,這些一方麵要取決於種子本身的質量,另一方麵還要取決於種子所處的環境條件,而科技創新文化就是科技創新這顆種子發芽、成長、開花、結果、成熟等所需的土壤、肥料、水分、溫度、濕度、空氣、陽光等環境條件,當然在某些情況下,人可以通過辛勤的勞動來改善和創造某些環境條件。科技創新文化對國家、社會、組織、個人等都具有重要的意義。科技創新文化從整體上決定著一個國家和一個民族的創新水平的發揮的程度。
2 科技創新文化的傳播的含義、類型、特征、功能
科技創新文化的傳播就是指科技創新文化通過跨越時間、空間、人群、對象、領域、學科等的傳遞擴散的遷移繼傳現象,是科技創新文化的各種信息和資源等在時間、空間、人群、對象、領域等中的流變、共享、互動和重組等,是主體和受體間進行交往的創造性的活動和過程。這裏所說的科技創新文化的傳播包括科技創新文化的教育、宣傳、普及、培訓、演練、信息發布、信息的傳遞、擴散、接受及反饋等,它關注科技創新文化如何傳播、傳遞、擴散、培育、形成,如何被接受並轉化為自覺的行為和觀念等。科技創新文化的傳播有五種基本的類型,這就是人內傳播、人際傳播、群體傳播、組織傳播、大眾傳播。這五種不同的傳播類型實際上也是五種不同的傳播係統。這五種傳播類型既相互區別,具有獨自的形態、結構、功能特點,又作為科技創新文化的傳播這個總係統的有機組成部分相互銜接和交織,其總體運動構成了科技創新文化傳播係統的大運行。科技創新文化的傳播主要包括科技創新文化在科學共同體內部的傳播(即在科學研究、科技交流、學術交流等過程中傳播科技創新文化)、在學校教育領域的傳播(即在科技教育中傳播科技創新文化)、在社會公共領域的傳播(即在麵向大眾的科普過程中傳播科技創新文化)、在政府部門中的傳播、在企事業單位中的傳播等許多領域和形式。科技創新文化的傳播具有多元、平等、開放、互動等的特點,具有傳遞功能、積澱功能、凝聚功能、教化功能、增殖功能等,因而科技創新文化的傳播對科學技術的發展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