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褐伊雖對早期教師的養成教育頗為失望,但卻加入了一輔導文化障礙學生的計劃,這項計劃的前提,是要求教師教那些隻了解中產階級之價值,而不了解下階層價值的孩童。課程內容包含社會學、文化人類學、民族學及非洲曆史。她雖覺得課程安排很有趣,但是最後還是離開了,因為她深信社會學家、文化人類學家及非洲曆史學家對城市黑人孩童的了解根本不深。“教育上,因無知而無法對事實作有效反應,這是教育最令人訝異的地方。
——亞當斯(HenryAdams)
自我們覺醒
奧福伊是優秀的學生,她的老師都鼓勵她進研究所繼續求知,直到獲得博士學位。老師那樣地勉勵,她當時覺得4卜常榮耀,然而她的想法是,不再繼續與其目前教學無關的課程有所瓜葛。尤其當她看過指導教授的博士論文之後。更堅定了她不再求學的決心。塔脫博士的論文是“中等學校校長對問卷的態度研究”,主要內容是寄發五百份問卷給校長,然後詢問他們關於填寫問卷的感覺;而魯爾博士更鮮,她的研究論文是證明上課是教導學生最沒效率的方式,這項研究使她聲名大噪,而她也因盛名所累,忙於四處上課,借此發表她的《上課無用論》。
博士論文隻不過是把死人骨頭從一個墳墓換到另一個墳墓。
——多比(J·FrankDobie)
從這時開始,奧福伊便開始在《益精日報》報導有關教師目前教學的窘境,以及不稱職的教師如何教導別人的教學方式。她的第一篇文稿是呼籲重視所有孩童的平等教育權,並改善教育財務,將先進的科技應用在教學上及孩童的學前教育中。但奧福伊也強調雖然財務、設備及現代科技已獲改善,但若是教育者的水準沒有進一步提升,就好像把銳利的刀交給技術拙劣、的木匠,反而會造成更糟糕的局麵。
愛默生建議他的同胞要培養學校老師,並使他們成為世上囊優秀的老師。
——布告克斯(VanWyckBrooks)
奧福伊撰文表示,老師充實自我們與準備,是其表現傑出的重要因素,同時也是解決教育問題上的重要一環,然而老師成功與否亦取決於其經驗、奉獻熱誠與天賦,而非隻特別重視專業的課程。長久以來,我們都太相信“老師的特質是與生俱有,而不是培養的”以及“教學是一種自然天賦的能力”,奧福伊認為教學的成功就如同醫學、建築或其他專業領域上的成功一般,都是需要天賦的能力,但成功亦需要能夠獲得正確。的知識與技巧。
不僅自我們認知是一種藝術,教導他人也是一種藝術。
——西塞羅(Cicero)
三種教育類型
在一九七○年代早期,公立學校可說是一團混亂,奧福伊借著發表三種教育傾向來澄清當時的狀況。長久以來,美國教育均服膺三種哲學立場,然而公正學校印夾雜在其間而顯得混亂。其中一個教育傳統主要是強調“三R”。另一個則被體為前衛,充滿自由風氣的學校,它是以孩童為中心、並強調開放教室、放縱式教育及強調孩童主觀經驗的教育。大部分的與師及教育者都是屬於前者,否則就歸類於後含。
學校董事會誠摯地下結論說,學校愈是得嚴謹,學生愈自以為是。
——奧佛斯特裏特(H·A·Overstreet)
傳統學派的人以為,孩童借瀝規蹈矩而能學習何謂責任;他們談論許多對孩蒙如何學習責任與尊重的教盲方法,其觀點就是要求孩子們尊重老師及權威,而他們借此盼望後代能加入他們的“陣容”。
在大學所好的各類主題變化不大,都隻在“世襲”相授,老師教學生,學生義成為老師,繼續教育學生。
——利希騰伯格(G.G.Lichtnrberg)
另一派前衛的教育家,深信放縱式的教育、他們認為教育係統與生活無關,所以應該沒有所謂的正規教育體製。他們鼓勵學生應暢所欲言,說出自己的感受並提倡“清談”,而不是讓他們隻學習過去老舊的東西。一派試圖去“統一”使學生一致;另一派卻試圖鼓勵學生多思考、批評並成為一個“反主流”派分子。這二派都尖之偏頗,無法提供學生們足夠的“工具”去解決真實世界的問題。
欲把教育體製的功能,如學術上的研究學習與生活、社區、人民等分開視之是不對,而且也不可能做到的。
——斯科特(JohnSnthonyScott)
在一九六○年代末期,出現了第三種流派。其產生之卞閃即在於公立教育體製的定義與定位。深思教育之H標及其功能的研討,這種風”氣亦隨著大環境議題而興起。以往強調征服自然,個別主題研究、競爭之價值、人口成增之益處,已變成過時而不切實際的求生之道。要教育人們如何求生,已必須接受另一套價值觀——如人是自然的一部分、知識的互通相關性、個人與國家之合作以求生以及人口成長之弊端等。為了求得生存的教育法應是著眼於全體與個人部減少自私利用,而多從事有助於環境保護的行動。
我們若無法消除城市的汙染,就會讓汙染摧毀了我們的城市。
——羅伯特·肯尼迪(RobertF.Kennedy)
能力導向教學
奧福伊繼續解釋她從事師資能力為基礎的改革成果,以及公立教育確能多元化的研究與求生教育的變革。學生由此變得能夠了解並分享教育目標的策進及論析的過程,使得學生懂得自我們評估與反省。在一九八○年以前,大部分益精高中的學生都能擇定研究主題或論文計劃,陳述其欲達成的目標與所采取的標準,進而評估其成功與否。借著設定的標準,他們學習如何評析,並從事獨立的學術研究。在多變的世界中,能夠獨立學習與研究,往往是個人本身或專業能力中最有價值的資產。
教育孩子們最重要的就是激發興趣與熱情,否則你隻是讓眾多驢子背負沉重的書籍罷了。
——莫太格尼(Montaigne)
以能力導向為基礎的教學,其中的一項目的是澄清基本教育目標與個人目標的不同。透過老師、父母及教育研究者的介入,一係列為基本目標而設定的課程於焉產生。這種課程的目標已建立了最基本的標準,使得參與課程的每個人都要符合標準才能畢業。目標設定的好處之一就是教育者可以透過高超的科技來教授閱讀及寫作,孩子們因此而受益。視聽設備教學機器及個人電腦等提供許多協助,孩子們因此可借著輔助工具使能力增強而達到教育的目標。老師們也不用再重複練習,來浪費自己的時間。
教育偉大之處在於使學生能嚴守紀律,而非充實其心靈;借學生本身的能力而加以訓練,而非把一些別人的陳腔濫調充斥其心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