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現心理與行為
所有保護空氣、水及原始生活的計劃,即是保護人類劃。
——尤德爾(StewartUdall)
俾得讚助者
有上百個組織按照自己的方式,提供許多轉變策略,以下就是一些值得你關切的領域,需要你的讚助。
●保護
人類利用自然界以求生存,人類沒有尖牙利齒、蠻力、利爪、長角、護殼及毛發使自己獲得溫飽,卻優於任何生物;人類製作武器、工具。織造衣物及運用其他動物的皮以保暖;人類焚燒森林覓得耕地,打食鳥獸做為食物,若土地腐朽不堪,他就另尋他處;人類飼養家畜牛羊,任其啃食草地直到為荒蕪之地,於是又逐水草而居,讓大自然去“撫育”荒蕪之“傷痛”。
地球感傷痛,大地輕悲飲,自然難再複。
——約翰·彌爾頓(JohnMilton)
人類天生即不知如何保護環境,心中隻有生存的意念,於是行為及環境都須配合生存的目的。凡無法執行這種適應能力的個人或族群,均可能遭到滅絕的命運。”
不適者淘汰——適者生存且繁盛。然而這些話是誰說的呢?就是那些幸存下來的人。
——克萊格霍思(SarahN.Cleghorn)
地球人口稀少,土地眾多的現象一直持續了幾百萬年;但人口爆炸,工業革命接踵而至。於是人類發明更多新的科技來從事更多的破壞。人類用炸藥、開路機、化學農業、除草劑來破壞土地;人們屠殺動物、毒化地球、摧毀棲息之地。人類蹂躪自然,而不自覺地在破壞供給人類生存所需的生命維係係統。
太陽、月亮、星星早已消失……它們落入人類獵捕之手。
——艾利斯(HavelockEllis)
再回首已太遲,我們把大地改變得太多,大自然無法按照其法則進行修複工作,我們的生存關鍵維係於我們能否對地球上的所有生物負起責任,這是我們生存的技巧。我們必須學習如何將全球環境轉變成世代永久棲居之所。如何自行創造人為的生態係統,使其與自然循環相融合,這需要時間、智慧與努力來學習,但借著人類的科技與腦力可以完成理想。
每一時代均有其轉折點,會產生一種對世界新的鑒賞思考的方式。
——布朗諾斯基(J.Bronowski)
雖然自然有其規律,使自然生態環境能自行運作,然而人造的生態係統並不是人類出於感傷而衍生出的一種回歸自然的產物。大自然雖近乎樣樣美麗,但也有諸多弊害,如颶風、龍卷風、地震、火山爆發、洪水、冰寒、酷熱、跳蚤、寄生蟲、墳子、白蟻、毒蠍、肺結核、癌症、梅毒、虐疾、鼠疫等,因此所謂人造生態係統,即在保護供給人類生命的係統,以及維護自然美景。為達此目的,必須保護特定野生區域的動植物。轉變策略的目的,即是希望我們能盡最大的努力做好保護工作,好讓我們生存的環境能轉化成人造的生態係統。
我們需重新擬定科技的新方向及消費形式,如此才能保護我們的環境。
——雅各比(NeilH.Jacoby)
●人口
俾得星球可借由全麵整合而在保護、消費者及市民保護與和平維持上獲得相當的進步。然而,若是遭遇人口爆炸,一切努力的成果往往會付之一炬,換言之,人口暴漲會使我們處於沒有明天、失去希望的未來。
我們都擔憂人口爆炸的問題,但我們卻不能在適當的時刻開始憂慮。
——霍泊(A.Hoppe)
在羅馬帝國殞落時,世界總人口約有四億人;一六○○年以前有十億人;一九○○年以前有二十億人;一九六○年有三十億人,而在公元二○○○年,約可增至六十億人。雖然糧食亦有增加。但今日世界仍有半數人口處於饑荒,而且有近上百萬人瀕臨餓死的邊緣。若因些而認為食物就是最需關注的議題則是不正確的。因為若存有這種觀念。往往在乎的是在這地球上有多少人可以溫泡糊口,而漠視了人類生命的本質;更甚者,若隻拚命強調糧食生產以供給人口足夠的食物,將導引我們挖盡地球的資源,嚐盡苦果,使有限資源永遠無法滿足逐日暴增的人口需求。
太過擁擠導致暴動發生,這是不爭的事實。
——惠勒(HarveyWheeler)
美國小孩使用地球資源的量是非洲或印度孩子的二十五至五十倍,而我們居然還相信,美國能使落後國家變成我們生活的方式,最荒謬的是,美國人的生活方式均是仰賴發展中國家所供給的資源。
一定有人會為荒謬不堪的事情辯解。
——戈德史密斯(OliverGoldsmith)
俾得寫作
文字總是比口惠更能改變人的理念與行為。雷切爾·卡森女士(RachelCarson)在其著作《寂靜的春天》(SikntSpring)即警告使用DDT及化學除草劑的危險,由於她的呼籲,終於引起大眾的回響而群起抗議,使得政府官員不得不下令禁用這些有毒的化學物質;保羅·埃利希克(PauiEhrlich)亦在其著作《人口炸彈》(ThePopulatinBomb)一書中提出若幹令人印象深力)、駭人聽聞的人口膨脹事實與後果,喚起人}1必須注意生育控製的問題與措施;拉爾夫·納德(RalphNader)在《危險無時不在》(UnsafeatAnySpeed)一書中亦喚起人們要注意汽車安全,進而要求改良汽車的安全性。
我們相信基於事實而撰寫的文字,更能超脫自我們,打動心弦。
——安德森(SherwoodAnderson)
書籍和評論在全麵規劃或對一複雜問題提出適當的解釋,有著無法估量的價值。若你欠缺時間從事研究或寫作評論和書籍,你仍然是一位好“作者”,能夠推動正麵的轉變策略。
研究工作就是省視別人所曾看到過的;思考別人從未思考過的東西。
——珊·捷爾吉(AlbertSzent一Gyorgy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