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0章 務必養德——有大德必得其壽(3)(2 / 2)

但是,不管是對哪一類批評,自己都要正確對待,認真分析。不要盲目的仇視對方。隻有接受批評我們才會有進步,因此,對於那些能夠對我們提出誠懇的批評建議的人,我們一定要心懷感激。

做一個光明磊落的人

“人不可能總是做英雄,但可以永遠做一個光明磊落的人。”德國著名詩人歌德如是說。坦坦蕩蕩,正直無私,不去算計別人,不去利用別人都是光明磊落的特點。一個人也隻有襟懷坦蕩,光明磊落,才能盡可能地享受到生命中的每一寸陽光。

宋朝的朱熹在《朱學語類》把是否光明磊落作為評價一個人好壞的標準:“如人,光明磊落底便是好人,昏昧迷暗底便不是好人。”可見,光明磊落是人的一大高尚品德。所以,不管是在深藏內心的思想活動中,還是在表露於外的行為舉止上,人都應當做到光明磊落。

漢代的公孫弘年輕時家貧,後來貴為丞相,但生活依然十分儉樸,吃飯隻有一個葷菜,睡覺隻蓋普通棉被。就因為這樣,大臣汲黯向漢武帝參了一本,批評公孫弘位列三公,有相當可觀的俸祿,卻隻蓋普通棉被,實質上是使詐,以沽名釣譽,目的是為了騙取儉樸清廉的美名。

漢武帝便問公孫弘:“汲黯所說的都是事實嗎?”公孫弘回答道:“汲黯說得一點沒錯。滿朝大臣中,他與我交情最好,也最了解我。今天他當著眾人的麵指責我,正是切中了我的要害。我位列三公而隻蓋棉被,生活水準和普通百姓一樣,確實是故意裝得清廉以沽名釣譽。如果不是汲黯忠心耿耿,陛下怎麼會聽到對我的這種批評呢?”漢武帝聽了公孫弘的這一番話,反倒覺得他為人光明磊落,就更加尊重他了。

其實,公孫弘確實是崇尚簡樸,隻不過汲黯這人過慣了富裕生活,不能理解罷了。因此麵對漢武帝的詢問,公孫弘一句也不辯解,全都承認。這恰恰贏得了漢武帝更多的尊重:一個行事如此光明磊落的人,再錯又能錯到哪裏呢?反倒是那個汲黯,無根無據地跑到漢武帝那說人壞話,實在不怎麼光明。

有一個在中學任教的化學老師,他是某個班的班主任,附帶整個年級的化學課。由於他的教學方式獨到,所帶班級成績突出,所以難免遭人嫉妒。有段時間整個學校盛傳,這位化學老師所任班主任的那個班的化學成績要比學校其他班高許多。這個老師在他自己的班裏認真輔導,盡職盡責,去別的班講課就糊弄了事。

聽到這個傳聞,學生們都為這個化學老師叫屈,因為每一次上課大家都能看得出他的認真負責。一些學生就聚在一起議論,肯定是職稱問題,別的老師嫉妒他的職稱一次比一次高,便想辦法攻擊他。不過學生們又自我安慰說:“化學老師又沒有做過虧心事,肯定要據理力爭。”可是這位老師一直沒說過話,每天一如既往踏踏實實地給每一個班授課。

這期間的一次小考,其他班的一個化學課代表還取得了全年級第一的成績。這時,所謂偏私的風聲也就漸漸小了下來,謠言也就逐漸不攻自破了。後來這一屆的學生都畢業了,化學老師還是那個樣子,不溫不火,認認真真的教課。

這樣一個人,有誰能給他定個什麼罪名嗎?他光明磊落,真誠待人,對每一個班級,每一個學生都是一樣態度。可以說做到了“君子坦蕩蕩”的地步,因而,無論什麼閑言碎語對他都不足慮了。反觀那個惡意攻擊他的老師,居心叵測,布置陷阱,卻害人不成。怕日後還要膽戰心驚,常常害怕萬一哪天有人追求起這件事來,就不得安寧了。可見,處心積慮陷害別人,隻會加重自己的心裏負擔。

因此,做人最起碼得對得起自己的良心。不管是男人也好,女人也罷,大到宰相,小到平民,都應該光明磊落、敢作敢為,而不要陰險狡詐、有害人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