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4章 脾氣小一點——調節情緒養心性(2)(2 / 2)

沒人欠你的,不要拿別人撒氣

生活中處處都可能遇到不悅和不平之事,許多人就生生長出些脾氣來,不由自主亂發一通。年輕人回家衝著老頭老太太撒氣;老公回家對媳婦撒氣;老板在公司衝員工撒氣;老師在學校對孩子撒氣;強者向弱者撒氣;還有些人摔東西、搶銀行撒氣。形形色色,什麼情況都有。

總之,一個人的負麵情緒一旦無法正當地發泄和排解,他往往會隨便找一個出氣筒,把情緒轉移到別人身上。尤其如今,人們的工作壓力變大,生活節奏加快,心理變得十分脆弱和憂鬱,並且難以找到正常宣泄負性情緒的場所,所以,到處胡亂撒氣,就形成了上述的情況。

然而這種情況如果持續下去,任隨自己的負麵情緒隨意擴散,輕者搞得家庭或者工作環境氣氛沉悶、壓抑,重者可使自己的整個“小生態區”環境受到汙染,身邊的每個人都覺得難受。這就好像一個圓圈,以最先情緒不佳者為中心,向四周蕩漾開去,這就是被我們忽視的“情緒汙染”。而負性情緒對人的身心危害又非常大,因此,為了大家身心健康,我們應該像重視和防止環境汙染一樣重視和防止負麵情緒的汙染。

首先我們要明確一點:沒有人欠你的,你憑什麼拿別人撒氣呢?你撒氣舒坦了,別人怎麼辦?再者,你把氣撒到別人身上了,但惹你生氣的問題還在,問題一日不能得到解決,就隨時有可能引發你下一輪壞脾氣,甚至更嚴重的後果。三是被你拿來撒氣的人如果也沒有處理好自己的情緒,又找了另外一個人撒氣,那不就亂套了?還有一條,你衝著別人撒完氣,心裏輕鬆了,那別人能高興嗎?拿著一個人的錯誤懲罰另外一個人,這隻會讓你的人際關係越來越差。所以,無論情況如何,千萬不能把自己的脾氣撒到別人身上。

工作上遇見了難題,要思考正確的解決途徑,有些人卻把在外麵的負麵情緒帶回家。到了自家屋子,瞅誰都不順眼,罵完妻子罵孩子,還有的父母在堂,索性從上到下統統罵一遍。這種錯誤的做法隻會造成家庭的不良情緒汙染,搞得妻子驚、孩子鬧、父母煩。其實,有問題大可以拿出來和家人一起分析、討論,從而得到來自家人的寬慰和勸解,不僅能增進家人之間的感情交流,還能排解自己的不良情緒,何必非得要拿家人當出氣筒,搞得一家子烏煙瘴氣?同時,家庭出了問題,也不能帶到外邊去,人要善於找到問題根源,善於解決問題。

有些問題暫時不能解決的,應該靜置一段時間。做人要有忍耐力和克製力,學會情緒轉移,可以把注意力轉到使人高興的事情上來。比如不開心的時候可以參加娛樂活動,體育鍛煉,也可以選擇加倍工作,還可以尋找知心朋友一吐為快。千萬不要將自己的不良情緒帶到公共場所,那樣害人又害己。因此,我們應該自覺運用積極情緒克服消極情緒,盡量把不良情緒化解掉。

許多不良情緒的產生其實都是我們自己的原因,比如看自家電視沒別人家電視屏幕大,自己這個月工資沒別人發的多,自己騎著自行車別人開小轎車等。這些都是因為我們自己心態失衡造成的,因此我們要隨時端正自己的心態,多長點本事比多長點脾氣好。也有時間是因為我們太在乎別人的評價和看法,事實上也許剛剛罵過你的那個人本身就有問題,是他自己沒有走出負麵情緒,出來跟別人瞎鬧一通。遇到這種情況,我們一定要寬容,不能斤斤計較,要不然不是平白給自己找壓力,添麻煩嗎?

總之,我們應該管好自己的脾氣。拿別人撒氣是不對的,孔子曰:“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沒有誰欠誰什麼,不要讓自己的負麵情緒四處蔓延,影響到別人的生活。

避開鋒芒,不和別人直麵衝突

日常生活中,有一個使用率頗高的詞語叫“針鋒相對”,這個詞語常常用來比喻雙方在語言、行為等方麵尖銳對立。這種對立會給人們的日常生活帶來不少問題。

比如,早上出門穿了雙涼鞋,上了擁擠的公共汽車,這時你的腳被重重地踩了一下,你忍不住叫了一聲:“哎呀,小心點,把我的腳踩了!”想不到一個粗野的聲音在你的耳邊叫起來:“就你嬌貴,別人不都沒吭聲嗎?你怕擠開小轎車啊,自己開車就不會被人踩了,誰叫你坐公共汽車呢?”本來也沒多大個事兒,他稍一點頭表示歉意,事情就會過去。可是,他踩了人還自以為有理,嘴巴還要挖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