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5月3日,《經濟參考報》刊登了來自國家統計局的一條消息:1997年一季度,全國從業人員增速趨緩,國有企業職工人數持續減少,工資增幅下降,而機關、事業單位職工人員卻持續膨脹、工資猛漲。
實況二:有增無減的電話費。電話費是機關經費開支的一個無底洞。許多人隻要手裏握的是公家的電話筒,無論是短途長途,聊上十幾分鍾是家常便飯。近年來:幾乎大小單位的頭頭家裏都公費裝起了私人電話,說是便利工作倒不如說是老婆拉家常、談生意,孩子對作業、談戀愛的工具。這還不算,不少單位的領導,為了擺闊氣,不管“家裏還有幾升米”,也千方百計花上萬把塊配起了“大哥大”,一部“大哥大”的通話費哪個月不要花個千兒八百,可想而知,這電話費豈有不超之理。
實況三,霧裏看花的招待費。過去,新聞媒體就曾有上百個文件管不住一張嘴的報道。但時下,這張嘴仍如一隻獅子的血盆大口,張得是越來越大,吞下去的不僅僅是玉液瓊漿、山珍海味,不少還是貴重物品。平時來往接待講究上規格、上檔次,上千元一桌的招待已是家常便飯,同時,什麼香煙、飲料、小電器、毛料服裝以及高檔娛樂、卡拉OK、舞廳包廂等等,都可以納入招待費這隻大籮筐裏一支了之。
實況四:亂七八糟的旅差費。過去,無論是工作人員還是領導幹部出差,都會按規定報銷費用,吃飯超過補貼由個人自掏腰包。可是時下雖有規定卻是一紙空文,領導幹部出差,每到一處,接待單位早已安排在賓館下榻,隨行人員也跟著沾光,帳結在一起,雖然大大超出了標準,但負責報批的人員隻好照批不誤。不少人旅差費用不僅超標準,還把吃飯費、觀光的門票費,以及其他亂七八糟的發票也巧立名目的拿出來報銷,大都順利過關。
實況五:居高不下的小車費。為了便利領導幹部的工作,有計劃的配備車輛本無可非議。但令人不解的是有些領導無論是公事私事,卻已達到了無車不舉步的程度,加之許多區鄉級幹部家在縣城,縣級幹部家住城市,每逢節假日,都派專車接送,就是幾名幹部同處一地,也是各坐各的車。領導幹部個人用車倒也罷了,平時老婆、孩子、七姑八姨也是想用就用,一年下來,一輛車子的各項支出至少也要三五萬元。
實況六:五花八門的送禮費。請客與送禮是一對孿生兄弟。不知從何年何月起,興起了下級向上級送禮,無權單位向有權單位送禮的壞風氣,不僅逢年過節送,平時需要解決問題時也送。這種送禮既有公對公的,也有公對私的,送的禮小到幾百元,大到上千上萬元。有的為了避人耳目,幹脆“輕裝上陣”,將人民幣用信封一裝,一送了之。
實況七:壓縮不住的會議費。時下,代表會、工作會、論證會、研討會以及各種慶典會等,與會人員大都吃住在賓館,吃飯要上“毛甲蟹”(鰻魚、甲魚、螃蟹),休息要住標準間,其支出的費用之大已是不言而喻。不僅如此,還要搞聯歡,安排到風景地參觀。結束還要帶上一份“不成敬意”且價格不菲的紀念品。
以上僅僅是機關經費開支中的幾個方麵,還有如辦公用品費、郵寄費、職工生老病死探望費、醫藥費等等,樣樣無不都要花錢。樣樣無不超標準開支。而對難以支付的各種經費,不少同誌無可奈何地說:“海水還有漲落的時候,可行政、事業單位開支的經費卻是隻見漲不見落,這無底的“黑洞”不知何時才能填得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