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階段
盡管編碼設計至今尚未走出混戰的“戰國”時代,但對編碼設計客觀規律的探索,對漢字編碼統一的探索在80年代就已經開始。
一、關於漢字部件的探索
編碼設計的探索,關鍵是對部件的探索。因為部件是構建編碼的基本材料。
大量方案設計的實踐說明,編碼設計係統對我們來說是陌生的,我們每跨出一步,不一定都是前進。有的人在形碼設計中有過前進的記錄,卻不知道自己進展在那裏;有時候作出倒退的選擇,也不知道錯誤在那裏。一個方案搞了多個版本,後出的版本反而比先前的差。有的文章,說對了一些,說錯的也很多。例如我們已經總結過1986年的評測,知道用輸入速度和重碼率作標準是錯誤的,是“非編碼因素”。但至今為止,仍然有人大肆宣傳自己的方案“速度快”,“重碼少”。最近,有一篇文章批評認知碼,仍然在重碼率上下功夫。《計算機世界報》發表後,《中文信息》又加以轉載,好象漢字編碼的重碼率就是方案優劣的標準了,人們似乎患了“重碼恐懼症”。前天得感冒,今天又傷風,錯誤在不斷上重複。這些問題,都說明漢字編碼設計的道路上,從都是探索者,不是已知者。這是一條探索者的路,誰都不是指揮官。
盡管有幾百個漢字編碼方案的實踐,盡管在計算機上輸入漢字已不成問題,但至今沒有一個方案可以拿出足夠的理由去統一全國的方案。每一個編碼方案,都可以認為是一次探索。但具體編碼方案的探索都帶上鍵盤實踐。因此,設計者擺脫不了“漢字編碼鍵盤輸入法”的魔影,速度和重碼率像“鬼打牆”籠罩著方案設計,基礎研究無法進一步深入。在這樣的背景下,部分有遠見的學者奮起人編碼設計的基礎理論研究,在這方未被開墾的處女地上奮力耕耘。到目前為止,這一探索幾經曲折,擔勝利的曙光已在東方地平線上出現。
(一)《漢字部件分析的方法和理論》的貢獻及其存在的問題
編碼設計探索的核心是部件
在1983年、1987年、1990年三分次的國際學術論文集中,張普發表的《漢字部件分析的方法和理論》,是一篇唯一的、比較全麵的對漢字編碼設計的核心——部件,進行重點分析的文章。該文看中了編碼方案的關鍵在部件,在研究漢字編碼理論的學術界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在1983年,這篇文章是很有份量的。它的貢獻在於:
1.率先明確表明編碼方案的不同的根本在部件,由於部件使用的各種差異沒有解決好,才會出現這麼多不同的方案。
2.率先提示漢字部件的拆——拚過程,就是分解——合成的過程,漢字部件的拆字法就是漢字造字法逆順序。
3.該文明確指出漢字編碼的研製從筆形碼向字根碼發展是因為它符合漢字的造字曆史和造字方法。
4.該文率先提議“統一術語的名稱和定義”並認為“一個合體方塊漢字切分後所得的各部份稱為組字部件為好”;因為他比較交地看到“事實上現代漢字切分後所得的部件有一批已經與音義無關”。
5.該文明確指出漢字拆分的基本原則是“從形切分”。
6.該文率先認為“首要工作是對漢字的部件進行基礎理論研究”,“探討漢字部件分析的方法和理論”。
但是,該文卻離題論述了一些與“部件分析的方法和理論”無關的“鍵盤盤麵設計”的問題,說明當時學術界對編碼研究方向、方法是模糊不清的。
盡管作者作了比較詳細的描述,但忽視了隻有通過部件分析與研究才能解決漢字編碼的無限增生問題,故使此文作者本人及他人的編碼研製產生了相當大的副作用。被認為最有根底的這篇基礎理論研究學術論文,十幾年來造成的消極影響主要是:
1.文中把“鍵麵排列”、“鍵數多寡”等也混在部件分析之中,等同於部件研究,這與作者引進“漢字編碼鍵盤輸入法”這一錯誤概念有直接的關係。該文混淆了漢字編碼與漢字輸入法的不同,導致1986年的漢字編碼委員會采用以鍵盤輸入的速度與重碼率的高低來評測與推茬編碼方案,從而使編碼研製走出誤區。
2.作者並沒有理解漢字編碼方案的的係統性,而認為“已經具備了集中各家所長,發揮集體智慧,進行聯合攻關的基礎”把希望寄托在專家對各種方案的剪裁上,忽視了對基礎理論的係統研究,造成國家多次投入“專家攻關”而並無收獲。
盡管文中提出要統一部件的定義,卻沒有真理看到漢字編碼的根本在部件,而部件的根本在定義。如分析的方法和理論不以部件定義為核心,就不能徹底解決漢字編碼的問題。
(二)陳愛文的學術貢獻和“值得一讀的禁書”
1986年陳愛文著《漢字編碼的理論與實踐》。作者1961年畢業於北大中文係,長期從事漢字研究,有很高的學術造詣。1981年僑居巴黎,在西方計算機信息應用的影響下,他敏銳地感覺到即將到來的信息時代的風暴,決心投身漢字編碼事業。1987年作者複著《漢字字形學和表形符號編碼》。這兩本書為漢字編碼建立了一整套的基礎理論。但在1986年,漢字編碼專業委員會正在實行他們評測計劃:以輸入速度和重碼率測定各個方案,並向社會推薦。這兩本書既有漢字編碼的社會應用的宏觀遠見,也有細密的具體設計,它的成果就是表形碼。但因輸入軟件尚未進入實用,而沒有參加評測活動,因此未引起學術界的注意。
陳愛文的學術貢獻在於:
1.以宏觀戰略時空觀給漢字編碼作了明確的定義:“漢字編碼是漢字的輔助形式,它將成為中國文字的第二種形式。”這個定義說明漢字編碼將在漢字史上樹起一個裏程碑,它標誌漢字的應用要跨進一個新的時期;它預示漢字正處在應用變革的前夕。
2.首先點破漢字編碼的困難是部件處理,並對部件的拆分、分類和編碼方法提出了具體的、係統的意見。率先對漢字部件進行全麵的結構分析,並列出了一張具有可使用性的部件清單和分類係統。
3.在各種方案都因“部件處理”而陷入困境之時,表形碼的部件擺脫了主觀“優選“,完善編碼係統而取得了新突破。因為,漢字編碼的使用實即漢字的使用。當人們習慣於鍵盤使用之後,使用者就必然要求部件的固定,要求提供全國的清單。
4.在編碼學術界的鍵盤本位的烏雲正在密布之時,首倡“字的編碼是根本“,明確表明漢字編碼的立足點必須是漢字本位。並以先見之明指出漢字編碼的通用性,以及它與易學性的關係:“易學、易記、易用和廣泛的通用性,必須看成一件事情,是一項要求的兩方麵。
5.針對學術界的主觀“優選”,明確而具體地說明部件清單的重要性。漢字編碼把漢字的“方塊形式變成線性形式,而且具有序性。電腦需要這樣的文字,字典需要這樣的文字,信息時代處處需要這樣的文字。漢字編碼是無法回避、不能回避的。”
6.迎著不斷增多的編碼研製熱潮,他指出:“這種局麵使整個編碼水平得不到提高,編碼方案的數量卻不斷地增加。要扭轉這種不正常的局麵,唯一的辦法是找出漢字字形的客觀規律,開展對漢字編碼基礎理論的係統性的研究。”
如果漢字編碼在今後的漢字史上確立一定的地位的話,那麼,陳愛文在的這一過程中的突出作用是不容置疑的。雖然他提出的天然部件與人工部件之說,使他的部件清單不能成為純正的、客觀的部件清單,影響了研究的進一步升華。
在評價陳愛文的學術貢獻時,還不能不提及那本被稱為“值得一讀的禁書”——《評王永民五筆字型編碼》。該書1987年由北大出版社出版。陳曾在漢字編碼委員會的某次學術會議上分為了3000冊。後因王永民的強烈抗議和多方活動,由北大出版社收回銷毀。現在人們譽之為“值得一讀的禁書”是因為這本書所提到的問題,正是現在大家對王碼批評的問題;這本書的預言,現實證明都應驗了。它的先見之明和學術價值都已經由時間作出了判斷。
我們隻要看一看它的目錄,就可以知道它的內容:
壹中國決不能再喪失一個電腦時代——漢字編碼的幸和不幸
貳王碼的根本缺陷——王碼認定字根不能有客觀標準,隻能由設計人“精心篩選”,讓用戶逐個記憶
叁王碼的體係性缺陷——字根分類係統不合規則的占50%強
肆王碼拆字法對識字教育有一定的破壞性——用少數“基本字根”套拆全部漢字,是違反科學原則的
伍王碼在技術性上的缺點
一、取碼規則煩瑣
二、“識別碼”過於困難
陸王碼從字根到代號的轉換過程過於複雜——編碼應該依賴鍵盤跟漢字的聯係,還是應該直接跟漢字聯係
柒結束語——“字有限,語無邊”,字的編碼是根本
我們在這裏把這本書的目錄重列了一次,是為了對這本嚴肅的學術著作,被我國最高學府的出版社視為禁書,停止出版,表示筆者無奈的悲哀。
(三)《漢字部件簡論》
在張普、陳愛文對部件研究的基礎上,1993年潘德孚在《教育研究》8、9兩期上發表《計算機教育與漢字字形編碼方案研究》,1994年又在《中文信息》第2期發表《漢字形碼方案的得與失》,1995年,潘德孚、詹振權、潘騎合著《漢字部件簡論》,⑻對漢字部件再次進行深入的、係統的分析研究。研究結果進一步揭露了部件的客觀規律;同時剖析了當前最流行的有關漢字編碼種種錯誤論點。該文的貢獻在於:
1.率先提出部件定義的設計模型,說明部件定義設計的係統性。
2.率先對部件進行幾何學式的證明,把部件的確定納入科學的軌道。
3.率先對部件清單中的部件類和類中的部件進行排序,並予以注釋,使雜亂無章的部件清單,成為體係嚴密的係統。
4.以《拆分分析》說明漢字可拆可拚,並能構成線性形式,進一步闡明“拚形文字”這個概念的確切性,同時可用於“治療”當前最流行的“重碼恐懼症”。
該文在學術界引起了一定的反響。中南財經大學計算機教研室全體教工認為:“《漢字部件簡論》開創了統一漢字編碼基礎研究的新天地。”“我們認為《簡論》抓住了‘牛鼻子’……關鍵在確定部件。”“《簡論》吸納了各家之言,考察了多種輸入碼方案,堅持徹底地以漢字自身固有的規律特性和顯隱性信息為根據,對‘編碼方案’是‘發明’提出了異議,力排眾議主張‘重碼率’不能作為衡量編碼質量的尺度,既承認‘最佳映射過程是按部件自身形態特點進行歸類’,又指出‘部件歸類’和‘形象取鍵’要同時考慮的新見解。”“這張清單建立在部件的嚴格定義和兩萬餘字漢字拆分的初步實證基礎之上,得到了係統而科學的拚形字母譜係,就象拚音字母可以表達一切漢字的讀音一樣,這套拚形字母,可以表達一切漢字,甚至可擴充表示中、日、韓等國家和地區所有現成象形文字。這樣,它不僅適用於電腦漢字輸入,還可以用於象形文字的基礎教育,促進構建舉語言文字的現代化、國際化工程。”
溫師院教育研究室認為該文“對漢字形碼的基礎——部件,進行了嚴謹、係統、科學的分析,公開了漢字形碼‘發明’的秘密,闡明了漢字形碼設計的內容和步驟,提出了一個分步討論的計劃,全方位地研究了漢字現代化應用的全部難題,並為解決這樣問題提供了有益的思路。我們認為該文有可能為專家攻關鋪平道路;為統一漢字形碼奠定基礎;為實現‘計算機從娃娃抓起’、為計算機中文應用進入基礎教育課堂、為因計算機而來的全國教育變革提供基礎條件。
“據我們研究,這個漢字拚形字母係統用於基礎教育,可以提高識字速度,統一書寫規範,甚至低年級兒童也可據此直接翻頁檢字,同時進行電腦輸入。因此,如果在中小學中普遍推廣拚音字母和拚形字母的同步教育,我們就能較完滿地解決漢字現代應用的四大難題。讓漢字走出因多種編碼社會使用而造成的誤區。”
從《漢字部件分析的方法和理論》、《漢字編碼的理論與實踐》到《漢字部件簡論》,作為漢字編碼的基本材料——部件研究的係統化,使編碼方案逐漸擺脫鍵盤本位的迷霧,說明編碼設計的係統理論接近成熟,接近統一的邊緣。信息界應迅速從實用主義的泥沼中拔出腳來,文字學界則應以當前的文字字形迫切應用為重,把重點用在漢字編碼的基礎——部件的建設上。隻要這樣,才能加速漢字編碼的統一,為建成信息高速公路打好基礎。
二、關於漢字改革(拚音化問題)方向的探索
當前漢字改革的方向有兩大派主張——漢字落後論和漢字優越論。
前者認為漢字是一種落後的文字,必須迅速徹底進行改革,使之成為拚音文字,方能適合現代應用。後者認為漢字不僅不需要改進,甚至連簡化都錯了。
我們認為漢字既不可能改革為拚音文字,也不應該認為漢字優越得很,一動都不能動,天不能認為“二十一世紀就是漢字的世紀”。漢字的客觀存在和發展都不是某地少數人意誌所決定的,它將隨著社會的發展而發展。形碼方案的出現和發展說明,它是漢字為適應社會發展與現實應用的需要,而進行的一次自我改造,這次改造的結果是漢字拚形化的實現,即漢字通過拆分和設置代碼,實現能拚、線性而有序。
(一)漢字拚音化簡介
清未,列強不斷侵略我國,簽訂了許多不平等條約。有的人認為我國的落後是因為科學不發達。科學不發達的原因乃是教育不普及。教育不普及的原因乃是漢字不好學。外國人用的是26個拚音字母,可以拚出他們所有的文字。盧戇章認為“切音文字”是“字話一律,則讀於口則達於心,又基於字畫簡易,則易於習認,亦即易於捉筆,省費十餘載之光陰,將此光陰專攻算學、格致、化學,以及種種之學,何患國不富強也哉”。王照說:“世界各國……言文一致,拚音簡便,叫極鈍之童,解語之年,即為能讀文之年,以故凡有生之日,皆專於其文字所載之事理。”
“五四”運動以後,錢玄同、趙元任、黎錦熙等人的改革談笑風生更激進,要求采用羅馬字母取代漢字書寫國語,這就是“國語羅馬字運動”。此後又形成了“拉丁化新文字運動”。這些活動的目的是認為拚音化可以提高識字速度,有利於普及文化知識。這種思想,得到很多高層人士的讚同,例如郭沫若、魯迅、胡愈之等。漢字拉丁化的主張集中反映在1931年9月海參崴第一次中國新文字代表大會通過的決議《中國新文字十三原則》⑼裏。摘要如下:
1.大會認為中國漢字是古代封建社會的產物,已變成統治階級壓迫勞苦群眾的工具之一,實為廣大人民識字的障礙,已不適合現在的時代。
2.要根本廢除象形文字,以純粹的拚音文字來代替它。並反對用象形文字的筆畫來拚音或注音。如日本的假名、高麗的拚音、中國的注音字母等等改良辦法。
我們不再把這十三條一一摘抄,有這麼兩條就已經夠了。第一條是給漢字的定性。它是以後幾條的出發點。第二條是所有方法的總方針。根據第一條,漢字被戴上了“封建社會的產物”的帽子,非“打翻在地,踩上一腳,叫它永世不得翻身”不可。漢字當然可以作為“統治階級壓迫窮苦群眾的工具”,但漢字同時也是被統治階級反抗統治階級的工具。語言文字並無什麼階級性,作為一種記載和交換信息的工具,它為中華民族全體成員所使用。沒有這種工具,就沒有五千年的民族文化,現代的國人仍是茹毛飲血的野蠻人。海參崴決議的第一條是根本,在這個定性基礎上,“十三條”就把漢字改革的方向引入了歧途,誤導了幾代人。
就在三十年代,一個並不出名的文人宣永光卻說:“十年前,日本文字家某人,在某處對中國人演說。提到中國文字,他說:‘二十五年後,你們貴國人,若用國文教員,須到日本去聘請。’當時的聽眾,全都認為是笑話。豈知日本人,研究漢文的狂熱,較我國研究洋文,還格外的猛烈。在我國蔑視國學的狂潮中,反給日本造成搜羅中國古書的機會。我們所認為腐化落伍的典籍,他們全視作無價珍品。再按現今我們中國幾個新聖人,竭力改良中國文字的推測,日本人的那句預言,恐怕不久就要應驗了。”
解放後拉丁化之風愈演愈烈,形成了全國性的運動。然而,這麼多人的努力,造成了這麼大的聲勢,現在卻杳無聲息。當然,我們也不能把拉丁化說得一無是處,而需要給予客觀的評價,以免再犯“十三條”走極端的錯誤。拉丁化運動無疑促進了普通話的普及,有利於全國的信息交流;但對減少識字記憶負擔,縮短識字教育時間,促進普及識字教育並沒有任何好處。
(二)漢字拚音化的理論和實踐問題
這一二百年的拚音化努力未有結果的原因,在於這個運動本身存在著許多大困難。
1.缺乏考慮語言文字應用的一致性
拚音化的理想主義者忽略了一個根本原理——文字與語言的一致性。張誌公先生說:“漢字生命力之所以這樣強,我們想第一是由於漢字同漢語這種語言相適應。我們知道,漢字是以單音節為主體的語種。語言最小姐的單位是語素。漢語語素以單音節為主,或者說基本是單音節的。……一個音節是一個語素,這個語素可以獨立成為一個詞,或者同其他語素組合起來成為詞。這使得漢字同它所記錄的語言——漢語相適應。”我們講的是單音節的語言,寫的是單音節的文字。一離開北京,到了天津,語音就已經起了變化,不過還可以聽得懂。在南方,有的相隔幾十裏,說話就聽不懂了,但盡管語言不通,各地的方言,單音節仍然不變。粵語、閩語、吳語……盡管相互之間都聽不懂,但都可以用方言讀漢字的文章,學習各種知識。單音節的語言,隻能配單音節的文字,這就是語言與文字的一致性,也就是它跨方言的功能。
2.過分誇大了漢字的難學性
拚音化的理想主義者過分誇大漢字的難學性。幾千年的實踐證明:漢字並不難學,至少不像某些人宣染得那麼難學。人們統計《毛選》五卷,隻用了近3000個字。即是說,一般的常用字,就是大學生,也隻需要認3000多個,難道不要認這幾千個字就可以“省費十餘載之光陰”?由於早期教育,現在有一些四五音的孩子,就能識幾千個字了。他們從出生之日算起,也沒有“費十餘載之光陰”!科學必須排除任何誇張或不實之詞。現在的學生,除了學習與使用漢字之外,仍然可以攻學“算學、格致、化學等”,並沒有因漢字而耽擱。美國的三分之一著名專家是中國人,他們也都是學漢字的,也沒有花費十餘載之光陰學漢字。3500個常用漢字連未入學的孩子都能學會,說明漢字並不難學。當然學會這幾千個漢字的孩子一開始並不能完全理解和使用它們。因為他們的語詞還不豐富,理解能力受到限製,但這跟漢字無關。
張誌公先生說:“漢字對於學習,也有它的長處。首先可以直接認識,直接讀出音來,不麵貌一新拚音的過程,這是很方便的。音素文字就不是這種情況,它總要有個拚讀的過程,即使十分短暫。其次,漢字有形象,可以因形推理,見形知義。比如‘氵’旁的字,表示這種字與水或水類的事物有關,和文的自然容器有關,如江、河、湖、海,與液體有關,如酒、油、與特殊液體有關,如眼淚等等。雖然不能根據它得出確切的意義,但它可以提示意義的範圍,這是有利因素。再次,漢字為人們提供猜的機會很多,地方戲不能聽懂,可以根據字幕猜測大意。小孩讀小說,看畫冊,未必就會認識其中的字,但他可以大概地從上下文的聯係猜出意思,這就有利於閱讀。”⑿
從過去到現在,漢字是我們民族團結、國家統一的象征,不是什麼人想廢除就能廢除得了的。
3.忽視漢字應用時空係統的穩固性
有的人雖然也承認漢字有許多優點,但總覺得不能拚音是個大缺陷,千方百計想使它拚音化。袁曉園先生曾設計過一個《漢字現代化方案》。⒀“方案”的基本設想是使用幾十個漢字部件為拚音符號,使漢字形成線性排列。這個“方案”的實質,與漢字拉丁化沒有什麼差別,隻不過是用漢字的筆畫部件,取代拉丁字母。人們看了這些新造的字,一個也不認識。幾千年的中華文化難道可以用這樣的文字去繼承?假設孩子學會這些字,要與父母通信,他們的父母見到信件,一定瞠目不知所以。袁先生隻想到孩子的讀書識字,而忽略了文化的繼承性。但像我們這樣一個泱尖大國,要改變漢字的字形,雖然僅限於印刷體,也是很難行得通的。漢字字形有很多優點,僅為讀音改造它,得不償失。陳愛文先生曾經提出過一套在漢字的筆畫有加用讀音音符的設想,但沒有被人們所接受。因為,筆畫加上了音符,筆畫的規範就受到損害,也不是一種好方法。社會上的任何事物,都以其時空形式而存在的,曆史的發展和漢字應用的鋪開,已經占有了五千年的時空,拚音漢字沒有立足的地方了。
4.缺乏拚音化與實現漢字現代化四大目標間相關的實證研究
漢字的“落後”,難學,難規範,難排序,難輸入,使它被認為阻礙了我國的現代化。許多激進主義者提出要以拚音化徹底改革漢字。
拚音化能否實現漢字現代化的“減輕記憶負擔,提高識字速度”的目標?可以肯定,這是絕對不可能的。過去的利用拚音識字,想以這個方法提高識字速度,解放後已經做過許多實驗,結果都沒有做到。實踐證明,隻學不用是不會鞏固的。即使有人能夠學會漢語拚音文字,到社會上沒有地方可以使用,不久也會忘記。第二個問題是拚音化能否解決漢字的直接排序檢索?答案是:社會上已經采用音序排序的方法,但無法實現全部漢字的實際檢索,事實證明音序檢索的局限性。第三個問題是漢字書寫規範化。書寫規範有利於統一電腦輸入,因此,也有利於加固方塊漢字的地位,這卻是拚音化者所不希望的。拚音化可以解決的隻是能讀識的常用字,除此以外的字就無能為力了。漢字現代化不隻是“化”幾個字。拚音化隻能正語音,不能正筆畫書寫的錯誤,這一點是不用解釋的。第四個問題是計算機輸入。拚音化確實有利輸入,但卻不是短時期裏能實現的。我們認為,作為漢字發展的前景,進行拚音化的研究未為不可。不過不應把它與方塊漢字視為勢不兩立,拚命貶低漢字的實在價值,這種做法之不科學,就象激進主義思潮的危害一樣,我們短暫的生命是證實不了的。但當曆史進行證實時,人們將發現回頭得太晚而遺怨於後代。那個時候,後悔就成為多餘的了。
我國的文字學界由於各種原因過分注重漢字字音方麵的研究和實踐,因而放鬆漢字字形的現代應用的研究,所以,當字形編碼出現之後,未能及時抓緊,以致措手不及,不能立即製止嚴重損害漢字規範的編碼占領市場。現在問題越來越嚴重了,有的人還是以漢字規範的衛士自居,說形碼是一個不該出現的畸胎,借此下結論曰:“拚音化太晚了”!
另一些人則把漢字拚音化的理想,寄希望於電腦輸入,認為編碼是“套在中國人頭上的枷鎖”,“阻礙了我國的現代化”,最好還是使用漢語拚音文字。⒁其理由是電腦打不出來的許多國標字庫中沒有的字。意思是隻要我們不用方塊漢字,用了鍵盤上的拉丁字母,按照漢語的讀音,就可以打出任何字來。遺憾的是文章的作者並不知道即使這些字能夠打出來,我們不認識,也不會用,該怎麼辦?他更不理解這些字之所以打不出來不是由於漢字的“落後性”,隻是因為我們現在的國標字庫,隻有6763個通用字,沒有罕用字和特殊用的字。如果今後字符集擴大了,這個問題就解決了。這是技術和設備的問題,與文字是沒有關係的。拚音化確實能夠把所有的字(能讀的)打出來,但這些用拚音字母構成的字我們不認識,不能用來交換信息。即使可以,也不需要罵編碼是“枷鎖”,關鍵是要拿出論據來;要想以拚音化實現漢字的現代化,要先做一點具體的、可以“化”的實證研究。
5.理論與實踐不一致
1981年7月,我國高等院校成立文字改革學會的宣言說:“我們重視傳統文化,因此也重視承載傳統文化的漢字。但是我們更加重視創造今天和明天的現代文化,更加重視創造適合於承載現代化文化的漢語拚音文字。”⒂這個宣言使人弄不清楚什麼是傳統文化,什麼是現代文化。照此說中國人沒有現代文化了?因為,我們誰都沒有見到過承載現代文化的漢語拚音文字。魯迅、郭沫若、茅盾的著作,究竟算現代文化,抑或算傳統文化?如果是現代文化,為什麼用“適合於”它的漢語拚音文字來承載?答案隻有一個:因為漢語拚音文字不是為“用”而“造”的。虛無縹緲的漢語拚音文字怎麼知道它“更適合於”承載呢?中國還沒有創造出這種文字就肯定它“更適合於”似乎言之過早,即使已經“創造”出來了,這架“飛機”能不能“承載”還需要認真“試飛”,難道不怕它“承載”時“散架”嗎?海市蜃樓不能當作現實。文字學是嚴肅而認真的科學,是不能當兒戲的。理論與實踐應該一致,到現在為止,沒有一個拚音化的理論家能夠用實踐證明可以用拚音化的漢語文字創造出所謂的現代文化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