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哉!貧僧俗姓喬達摩,名悉達多,法名如來。”僧人雙掌胸前合十,衝王子喬施了一禮,“小施主多慮了,貧僧剛才問女施主是不是那蠃魚,隻是覺得她有些麵熟,應是十年前的那人,當年如果不是她,事態將是另一番局麵。善哉善哉!‘此前種種,皆是因果。’先前,奇奇被你重創,是他的不善得不愛報;而女施主十年前的一次善舉,今天卻得了愛報。”
王子喬聽得似懂非懂,因為記掛著小前輩的傷勢,鼓起勇氣問道:“大師,晚輩有個不情之請,剛才所說的小前輩,因為幾番救我,加重了傷勢,幾近奄奄一息,懇請大師救治。”
“善哉,聽小施主剛才說過,他所使的‘逍遙遊’和‘千劫變’應是仙術,既然能達到這樣的境界,已經不是貧僧所能救治,請恕我無能為力。”釋迦牟尼說到這裏,看到王子喬露出失望之色,又道,“善得愛報,不善得不愛報,無記則不報。他如若是幫你,應當會有善果,小施主何必憂心忡忡?”
“希望如大師所言,小前輩能夠盡快康複。”
釋迦牟尼微微點頭,問道:“小施主的身世,和貧僧有些緣分,不知你可願聽聽,如何修習佛法?”
王子喬心裏一震,知道釋迦牟尼是要點化自己,忙坐正身體,聽他緩緩道來。
世上的修煉,分為四類,即妖修、魔修、仙修和佛修。妖修魔修都是通過嗜殺,提高自身功力,為了達到這一目的,修煉者會不擇手段,甚至不惜殺害成千上萬的人。這種修煉方式雖然進步極快,但是逆天而行,最終難成正果。
能夠成就大圓滿的,隻有仙修和佛修兩種方式,這兩者的區別在哪?
修仙最重要的是一個“煉”字,其目標在於獲得強大的法力,實現與天地同壽。為此,既要修煉內丹,還要煉製外丹。修煉內丹就是在體內煉氣、築基、結丹,之後元嬰、化神、煉虛、合體、大乘,這個過程當中,需要借助外丹,即丹藥來幫助修煉內丹,鞏固和增強修煉的效果,最終實現渡劫、飛升,與天地同壽。
修佛則沒有這麼繁瑣,最重要的是一個“悟”字,講究的是頓悟成佛,如果悟性不到,即使禪坐一輩子,也與佛無緣;倘若悟性到了,則是與佛有緣,再繼續苦修即可成就大圓滿。這個過程極其枯燥無味,不像修仙那樣,從煉氣到築基,能看到明顯的進步,從築基到結丹,又是更大的進步。因此修佛,一般人很難堅持下去,可一旦成就大圓滿,則會五眼六神通,佛法無邊,自在妙用。
這些道理,小螞蟻沒有告訴過,此時聽來,王子喬仿佛自己站在高山之巔,俯視著山下妖魔鬼怪和一切眾生,看著他們不同的修煉方式,從中甄別優劣,隻覺得眼前驟然開朗!
再對應小前輩經常說的話,“蠢小子,你不是要學仙術嗎?凡人修仙必然要經曆煉氣、築基、結丹、元嬰、化神、煉虛、合體、大乘、渡劫、飛升十個階段,每個階段又分初期、中期、後期,可謂比登天還難,即使有足夠多的丹藥和足夠好的運氣,也是成功者寥寥。但是修煉‘通天八式’卻無須如此,隻要悟性到了,就能飛天成仙!”
王子喬心裏一動:自己這些天修煉“通天八式”,既有修仙的套路卻不是真正意義的修仙!既有修佛的套路卻不是真正意義的修佛!而是將修仙和修佛揉合在一起!……“通天八式”究竟是何人所創?
釋迦牟尼見他若有所思,停頓片刻,又道:“貧僧二十九歲那年有次外出,看到百姓受盡生老病死之苦,於是夜出王宮,來到苦行林,日進食一秕一米,在那裏苦修六年,卻毫無所獲,隨我同行的五位行者,因為忍受不了這份寂默,繼續離開。
“後來,貧僧走出苦行林,在一株菩提樹下敷草而坐,一連七天七夜,期間,不時有魔女前來誘惑,又有魔兵魔將前來威脅,但貧僧摒除一切雜念,始終不被魔境所動搖,在十二月初八日黎明,終於豁然大悟,完成了無上正等正覺,奇哉,奇哉,大地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倒是以妄想執著,不能證得。”
在廣陵時,王子喬聽阿難說過這事,此時聽了,仍然感觸頗多。隻聽釋迦牟尼誦了聲“善哉”,接著道:“小施主,貧僧的經曆,隻是貧僧自己的,並不能幫你。但貧僧仍有兩句話說給你聽,第一句是正見、正思維、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是為八正道;第二句是禍福無門,唯人自召。善惡之報,如影隨形。切記天道循環,天理昭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