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開發商勾結與物業“搶”業主(1 / 1)

開發商勾結與物業“搶”業主

調查

停車位租售價格猛漲、公攤麵積藏“貓膩”……眼下,一些小區開發商與物業公司相互勾結,“打劫”業主合法權益,有的行政管理部門也參與“分肥”。

車位價格猛漲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家庭擁有汽車,為了愛車有位可停,許多車主不得不購買車位,然而,這個幾平方米的空地並不便宜。武漢徐東某小區黃女生最近在小區買了一個地下停車位,總共5平方米左右,算下來每平方米4萬元,“比別墅還賣得貴”。

而業主們高價買來或租來的車位,還有不少其實是開發商低價租用的人防工程用地。以武漢某小區為例,開發商以低於1角錢每平方米每天的價格與人防部門簽約,又以20萬元的價格賣給業主。

公攤費用上做“文章” 有的開發商為了謀取利益,還在公攤費用上做起了“文章”。比如,有的是先將停車位納入公攤,由全體業主“埋單”,而後,又將車位再次賣給業主。此外,小區中諸如房屋公共維修基金、綠化養護費、水箱清洗費等費用,也多以“公益”之名進行了“公攤”,但使用情況常常不容樂觀。

賬目從不公開 “小區的遊泳池、羽毛球場、網球場等,原本是歸業主集體所有的權益,現在卻被開發商長期侵占。”北京一小區業主說,小區開發商侵占、轉移業主權益獲得了五六百萬元收益,但並未公布資金去向。

“一些物業公司與開發商是利益共同體。”湖北省物業管理協會副會長王建國說,這些公司要麼是開發商的下屬企業,要麼是開發商選定的企業,與開發商私下簽有協議,從各種費用中抽取好處。“有的社區,居委會也與開發商有利益聯係,其辦公用房也是開發商提供的”。多重利益相互交織,導致一些社區行政和物業管理問題叢生。

摘自《新華每日電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