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9遊說(中)(2 / 2)

戲誌才當仁不讓,嚴詞以對,“你口口聲聲說燒當羌的稅收是按年景算,那我問你,他們的稅額跌過嗎?”

苦冬登時噎住。稅負一年多過一年,越積越高……從來沒有跌過。

“我再問你,你們牢姐羌年入多少?”

“這個?”苦冬眼珠一轉,“平均一年也就隻有九百多萬。去年燒當羌人要的那一千萬還是我們全族上下砸鍋賣鐵好不容易攢齊的,今年這一千二百萬還不知道怎麼湊呢!如果漢庭跟我們受千萬稅負,我們同樣支付不起。所以投燒當、投漢庭對我們而言沒有任何區別,日子都過不下去。”

“你撒謊!”戲誌才高聲道:“別以為我不知道。去歲,你們牢姐羌僅借琉璃一項就賺得了二百七十多萬兩黃金,以現在一金換七銀的比例,僅這一樁貿易貴部便贏取了一千六百多萬兩白銀。這還不算你們在神仙釀、絲綢、山東錦上獲得的收益,加起來遠遠超出三千萬之數。區區千萬兩的稅金你們完全支付的起。”

苦冬聞言一驚,“你怎麼知道的這麼清楚?”

戲誌才冷哼一聲算是作答,“苦冬頭領,我勸你還是把眼光放長遠一些。眼下,我大漢征收的稅負不但比燒當羌人少上許多,而且這稅額還是固定的,雖不會減少,但在未來相當一段時間裏還不會增加。在不遠的未來,我大漢雄師打敗燒當必會給羌道帶來更加安全的秩序,到那時我大漢豐沛的舞姿將源源不斷從漢土運到這裏,再從這裏流入西域諸國,從而給羌道帶來更大的繁榮。到那個時候,我天朝可以撥出一部分款項,專門在牢姐羌地盤上建立一座東西流通的大集,助貴部從中謀利。這樣一來,貴部隻需支付少量的稅負,卻可以贏得海量的財富,何樂而不為?可惜苦冬頭領卻看不破這些,執意回絕戲某好意,著實讓人心急。”

一聽這話,苦冬雙眼直放精光,“此話當真?漢庭要在羌地給我們部落建座大市集?”

“苦冬頭領說的不全對。”戲誌才捋了捋他的長須,接著道:“要建市集確實不假。隻不過那集市不屬於你們羌人,而是我們大漢朝廷。主要用以開展和促進東西雙方的交流與貿易,未來可維護市場的秩序與安全,我大漢會在市集中駐軍。當然,齊王仁德,也不會忽略貴部與我們間的友誼,因此會從市集中割出三分之一鋪麵租給貴部,讓貴部的商人從中交易。”

漢人要在隴西駐軍?隻怕保護集市倒在其次,監控羌道所有羌人才是真的吧!到那個時候,但凡二十四個羌部稍有異動,漢人的炸藥隨時可以落在他們家門口。

這也正是苦冬首先擔憂的問題,不過話說回來,漢人隴西駐軍,如果反對漢人,這集市裏的漢軍便是監管、屠殺他們的敵人,如果順從漢人,那麼集市裏的漢軍反倒成了他們的守護神。

在過去的時間裏,苦冬受夠了燒當羌的淩辱。與其在燒當羌王手下做個人不人鬼不鬼的奴才,還不如把自己的身家性命交給漢庭,讓漢庭在自家地盤上駐紮軍隊保護自己。

如此說來,駐軍便不是問題。“隻是……”苦冬擰了擰眉,“隻給我們市集的三分之一會不會太小了?”

“小?”戲誌才嗬嗬一笑,“不小了!頭領可知這集市規模有多大?”

“多大?”

“占地麵積等同於長安城的三分之一。”

“長安三分之一?”苦冬膛目結舌,“戲先生莫要誆我!長安城那麼大……他的三分之一大的集市,那,那也太大了吧!這世上哪裏有那麼大的市集?”

苦冬表示懷疑的態度,戲誌才完全可以理解。事實上,當戲誌才第一次聽到欒奕有這番謀劃時,同樣不可置信。但現實確是欒奕的確籌劃要在隴西建造一座市集。這座市集不但要囊括大漢迄今為止所有類型產物,還要將西方值得借鑒和采買的事物吸引過來,從而成為世界東西雙方經貿的中轉站。

因為市集上需要囊括數量繁多的產物,所以這座市集必須要足夠大。據初步估計,至少要達到長安城三分之一規模才能達到預期目的。而實際上,它的規模要遠遠超出預期,因為在建設市集的同時,周邊還要布置相應的基礎設施,比如客棧、酒館,還有商賈們日常起居的房舍、倉庫,以及教堂、官署等等。其實際麵積可能達到與長安城等同的規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