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6國書(2 / 2)

“算你說的有幾分道理。” 欒奕起身踱了幾步,對仍跪在地上的延丕道:“平身吧!”

延丕知道,自己的對答成功地消弱了欒奕對高句麗的敵意,遂依照欒奕之意,站起身來,用衣袖擦了擦額頭上的汗水,“謝陛下!”

“說吧!這次到彈石山來見我有何要事?”

“回陛下。陛下登基之時,我王因身患重疾對未能親赴洛陽獻上賀禮一事深表遺憾,同時也覺得太過無禮。現今聽聞陛下親赴草原,便遣在下代他前來獻上山參百支,貂皮五十張,牛羊各百頭,權當補過。望陛下笑納。”

補足獻禮?欒奕心中冷笑,前翻鮮卑未滅之時,你不說前來恭賀。如今靠山倒了,倒想起補賀來了。這高句麗新大王的臉皮可夠厚的。

“禮物我收下了。使者可以回去了。”欒奕佯作不耐煩的揮了揮手。

“陛下!在下還有一事。”

“何事?”

延丕咽了口唾沫,遲疑了半晌才開口,“這次我王派我麵見陛下還希望與陛下達成一致,讓我國與貴國建立友好關係,締造友好同盟。”

“友好同盟。哈哈……”欒奕如同發現了什麼有趣的東西,仰天大笑。

“陛下何故發笑?”

欒奕麵色一凝,“高句麗彈丸之地,也配與神聖華夏帝國結盟。算了吧!帝國不需要弱小的同盟,你還是讓你的新大王絕了這份念想吧!”

“這……”延丕被欒奕傲慢的言語激怒了。但是深知華夏帝國強盛的他卻又不敢發作,隻能強行將怒火壓下,“那敢問陛下,高句麗如何才能一展誠意,與貴國百年睦鄰友好?”

“想要睦鄰友好?”欒奕頓了頓,從抽屜裏取出一張黃色布娟,拿起狼毫大筆一揮寫下幾個字符,又取來玉璽蓋上紅印,讓隨侍的典韋轉到延丕手裏。“這是帝國給高句麗的國書。隻要高句麗按照上麵條文去做,帝國便與高句麗永世友好。”

“國書?”延丕先是一愣。暗道欒奕一早就備下了國書這就證明他早就準備好與自己會麵。之前之所以不肯見他,就是為了將他晾在一邊讓他幹著急。想到這些,他心中的怒火又升騰起來。

可是在看過國書之後,他始覺得自己是小人之心度君子之父了。眼前的國書並非是專門為他準備的,而是適用於所有藩國。

國書乃是印刷術印製而成的,也就是說這樣的國書不止一份,且內容完全一樣,唯獨在左上角留有一片空白,專門用來填寫藩國的名目。

就像眼前這份國書,裏麵的條文都是固定的印刷格式,唯有“高句麗”三個字是欒奕剛剛寫下,墨跡尚未全幹。

至於內容大體有一下幾條,一、高句麗曆代君王要獲得神聖華夏帝國教皇加冕,並將太子遣送洛陽接受教育;二、神聖華夏帝國將在高句麗丸都城建立領事館,並在領事館內派駐帝國官員,監督高句麗所有權利運行,並監管高句麗將部分稅收上繳帝國;三、神聖華夏帝國要在高句麗駐軍;四、高句麗不得以任何形式阻礙聖母教在高句麗境內傳教;五、神聖華夏帝國對外宣戰時,高句麗需依據帝國要求派兵協助作戰。

隻要高句麗答應以上五條綱領,神聖華夏帝國便不會危及高句麗的安全,同時在高句麗遇到他國入侵,或天災人禍時,神聖華夏帝國會提供鼎力支持,助高句麗渡過難關。此外,如果高句麗需要,帝國可派遣資深工匠和農事人才到高句麗指導生產。

將三千餘字的所謂國書從頭到尾看了一遍,延丕駭然,這哪裏是同盟國書,分明是代替高句麗起草的降表嘛!一旦簽署,高句麗就不再是個獨立的王國,而是神聖華夏帝國的附庸了。

“陛下贖罪……此事茲事體大,小人做不得主。這份國書還需小人帶回國交由國王陛下裁決。” 延丕長出一口氣道。

“那你便帶回去吧!”欒奕將作勢起身離開的延丕攔住,“有一件事需要提前知會你一聲。明年開春我欲對百濟的新羅用兵,到時候需要向高句麗借路。如果到那個時候,你們的新國王還沒有簽署這份國書,我不介意順路把他也滅掉。”

“啊?”延丕一驚,“謝陛下提醒。我定會懇求我國國王盡早決斷。”

Tip:移动端、PC端使用同一网址,自动适应,极致阅读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