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0章 商務禮儀(1)(2 / 2)

業務員可以用電話事先約好時間,而不要貿然上門。

打電話預約時,先在電話簿上選出商品的最適於銷售的範圍,然後依次打電話詢問。

在短短的電話交談中,要使顧客明白完成這次購物可以給他帶來的好處。但不要在電話中過多地傳遞信息,應保留一些關鍵問題。

約定時間要在雙方都方便的基礎上,本著為客戶服務,替客戶著想的精神,盡量由顧客決定約見時間。對於業務員來說,一旦約定時間,必須及時赴約,切忌失約遲到,讓客戶白等。

約見地點的基本原則同樣是方便顧客,最佳的約見地點通常是顧客的居住地或工作地。

三、稱呼要得體

見到顧客打招呼時,應盡量使用尊稱、敬稱。這是因為,從事銷售工作的首要條件,就是與對方搭起溝通的橋梁,否則工作較難順利進行。

業務員與客戶初次見麵,可以稱呼客戶為“經理”、“先生”、“女士”;為了培養與客戶親切的交談氣氛,用比如“鄭先生”、“陳女士”這種直呼其姓的方式較好。

四、舉止要禮貌

上門推銷時,切勿忘記麵帶微笑,名片也要親自交給對方,不可置於桌上。接過對方名片時,先看清姓名,再收入名片夾中。

若被客戶請入客廳,首先要能區別出上座與下座。下座一般位於距入口較遠處,因此,進入客廳後,就在入口附近等著,如果客戶請你坐於上座,也無須太客套,依其吩咐就座。

在客戶的辦公室內,自行找椅子坐下也是失禮的行為,一定要等對方讓座。

五、洽談要講時間效率

麵談的時間並非越長越好,談的時間長並不等於取得的效果好。

同客戶一次商談的時間究竟應如何把握?日本曾就這一問題對500位推銷頂尖高手做問卷調查,結果顯示,平均時間大約為30分鍾,應以“銷售金額和商談時間成正比”為原則,數額較大的推銷,所用的時間就適當長一些。

六、交談要找準距離

在推銷過程中,推銷員和客戶之間的距離應保持多遠呢?這需要根據雙方的姿勢而定。

(1)如果雙方都是采取站立的姿態,則雙方的距離應保持在兩條胳膊左右,距離太近則給人以“對立”的感覺。

(2)如果是一方站立,一方坐著,則距離應該稍微接近一些,大概保持一條半胳膊左右。

(3)如果雙方都是坐著進行交談,為了可以進行“促膝交談”,距離進一步接近到一條胳膊左右比較合適。

(4)如果是在桌子旁邊把說明書展示給對方看,為了要拉近彼此的距離,增加親密感,應盡量位於客戶的身旁,從旁邊來做商品說明。

第四節商務談判禮儀

商務談判是公司與客戶之間或者公司與公司之間就業務關係如產品銷售展開的談判,其目的是要達成交易。據研究,商務談判是公司高層或業務主管最主要的活動和任務。

一、談判人員

要想在商務談判中取勝,首先要有一個強有力的、高效率的、富有經驗的談判班子。

那麼,談判人員以多少人為宜呢?國外許多專家經過論證後認為,談判班子以不超過四人為最理想。

首先,談判人員不宜過多。如果人數過多,就會產生溝通和協調難題,使談判工作不能卓越而有成效。另外,進行一次談判所需的專門知識不會超過三四種,因此,過多的人參與進來,不一定有效。

但是,談判人員又不能隻是一人,談判中需要多種專業知識,所以應當既有懂政策、熟悉業務的領導幹部,又有懂技術、懂法律、懂財務的專業人員參加。

同時,談判雙方代表的身份要對等,主談人如此,其他談判人員也應大致相當。如有不同,應向對方加以說明。

二、談判議程

談判議程即談判程序,包括所談事項的次序和主要方法。

由誰製訂談判議程呢?一般以東道主為先,經協商後確定,或雙方共同商議。也可以單方麵提出,征得對方同意後確立。因此,在談判準備階段,己方要根據情況,爭取主動,率先提出談判議程,爭取對方的同意。

一般說來,典型的談判議程包括:

(1)談判應在何時舉行?為期多久?倘若是一係列的談判,則分幾次舉行?每次所花的時間大致多久?休會時間多久?

(2)談判在何地舉行?舉行幾輪談判?

(3)哪些事項應列入討論?哪些事項不應列入討論?列入討論的事項應如何編排先後順序?每一事項應占多少討論時間?

三、談判時間

談判時間適當與否,對談判是否成功影響很大。一般說來,談判者應以能使自己獲得最佳談判效果作為選擇談判時間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