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遷都香港會港督(3 / 3)

在香港,由於1989年風波的影響,資本急速流失,轉移到加拿大、美國、澳大利亞、新加坡等國。

這時,和田一夫又一次想起索尼集團的“間隙理論”。

靠著應用盛田昭夫(請參閱廣州出版社出版、劉中國與柳莉合著的《賺錢奇才——盛田昭夫傳奇》一書)的“間隙理論”,八佰伴在巴西建立了第一個海外分店,從海外發展戰略中找到了一條生路,完成了今天國際流通集團的第一次重大轉機。

現在,八佰伴又一次站在十字路口。

機遇再次垂青和田一夫。不過,將逆潮流而動稱之為機遇,也隻有和田一夫才具備這樣的膽識。

資本的大量流失,正好使香港經濟形成諸多間隙。

和田一夫立即拍板定案:機不可失,時不再來;進入香港,此其時矣!

將總部由日本遷往香港這樣重大的決斷,在八佰伴內部受到了重重阻力。在日本同行中,反響也很大。有人甚至驚呼:和田一夫發瘋了!

確實,人們的耽心和規勸都是出自善意,也都不無道理。

但是,身兼商家、戰略家、哲學家等多種素質的和田一夫,是不會滿足於坐守江山的。

如果那樣,八佰伴早就於60年代投靠大企業,就不會有海外突圍的戰略壯舉,而形成今天的跨國規模。甚至於“八佰伴”的名號從那時起就在地球上消失了。

平心而論,將總部遷到香港,不是沒有風險的。但在商言商,哪一項決策是可以不冒任何風險呢?機遇總是與風險同在。

假如成功,八佰伴就會因順應“天時、地利、人和”而得以長足發展,成為世界上獨樹一幟的企業。

倘若失敗,至多就重新從零開始。

1951年熱海市的那一場大火,八佰伴全部被燒光,一無所有。和田一夫就是從廢墟中站起,從零起步,白手起家,發展成今天的八佰伴跨國企業的。

那場大火,使和田一夫形成了一個牢固思想——隨時準備從零開始。

人隻要擁有“隨時準備從零開始”的思想,就會勇氣倍增。

如果現在就準備拋棄一切,人就無所畏懼無所不能。

“從零開始”的思想潛藏著巨大無比的能量。

和田一夫唱起那首他十分欣賞的名為《既是男子漢,就要幹幹看哪》的歌。

男子漢喲,男子漢,

降臨人間,就一條光棍,

死的時候,也光棍一條,

活在世上,得幹一番事業,

既是男子漢,就要幹幹看哪!

和田一夫去意已決。

歌聲中,和田一夫揚帆啟程。

和田一夫萬萬沒有想到,在香港迎接他的第一個人竟會是香港總督衛奕信先生。

衛奕信總督是香港政府的最高首腦,作為英國伊麗莎白女王的個人代表坐鎮香港,實際就是香港的“大總統”。

和田一夫一到香港,馬上就接到日本駐香港總領事久保田先生打來的電話。

久保田先生在電話裏說,衛奕信總督聽說和田一夫攜家眷和財產定居香港,同時八佰伴總部也遷移香港,很感興趣,願意能盡快會見和田先生。

和田一夫聞言自是興奮不已。

香港總督是個大忙人,平常人幾乎完全無緣求見。即使是香港本地的名士要人欲謁見總督,也必須提前幾個月提出申請。而謁見時間照例不超過15分鍾。

和田一夫本也有這個願望,想不到的是衛奕信總督在和田一夫下車伊始就親自通過久保田總領事向和田一夫表達了這一意願,令和田一夫喜出望外。他對衛奕信總督確屬破例的深情厚意感激萬分。

和田一夫立即表示,馬上拜會總督。

1990年5月10日,這是和田一夫認為他61歲的生涯中最為光輝的日子,也是他永遠不會忘記的一個紀念日。

這一天,和田一夫由日本總領事久保田陪同,應邀前往香港政府總督衛奕信爵士官邸。

衛奕信總督接到通報,走出辦公室迎接和田一夫和久保田。

一陣寒暄,衛奕信總督直奔核心主題:

“和田先生,有兩件事情,我想詢問一下,所以邀請您光臨敝處。第一,作為八佰伴集團總裁的閣下,是否真的打算移居香港?第二,閣下夫人也讚成全家移居嗎?”

看來即使是香港的最高首腦,也對和田一夫這一不同凡響的動作懷有疑慮呢。

確實,當時香港的資本紛紛外撤外移,還在勢頭上。另外,東京證券交易所上市企業將總部遷移海外,八佰伴還是第一家。

八佰伴的這一舉措,在香港和日本兩地都掀起了軒然大波,影響十分深遠,甚至國際商界也對這一行為表示了關注。

和田一夫對這兩個問題爽快地回答:Yes。

和田一夫還從衣兜裏拿出“香港居民”的身份證,雙後遞給衛奕信總督。

衛奕信總督接過身份證,顯得無比高興。

衛奕信總督當下向攜帶包括個人財產在內約有11.5億港元(相當於230億日元)的資金,將總部遷至香港的國際流通集團八佰伴及其總裁,表示熱烈歡迎。

這時,和田一夫拿出一張1990年4月28日的《泰晤士報》贈送給總督。

該報以《用紅茶幹杯》為題作為重大新聞以頭版頭條報道了八佰伴進軍倫敦市場的消息,並配發了一張建造購物中心土地買賣協議書簽字儀式的大幅照片。

《泰晤士報》是倫敦發行的世界一流報紙。而英國是衛奕信總督的祖國。

一來是這份報紙令衛奕信總督感到親切,二來八佰伴在他的故鄉投資,所以,衛奕信總督接過報紙喜形於色,笑容可掬。高興之餘,還流露出對故土的眷戀之情。

話題轉到敏感的1997問題。衛奕信總督向和田一夫發表了大段的見解:

“通過邀請日本、美國等經濟大國前來積極投資,香港的繁榮將會持續到1997年。如果香港的繁榮一直持續到1997年,將對中國絕對有利,中國就能從英國手裏接受一個保持現有體製的香港。接受一個經濟持續繁榮的香港,正是中國的最大希望。

“再說,這種形式的田還,將給香港居民最大的安全感。

“我以為,正是因為有像八佰伴這樣的企業,主動將總部遷至香港,總裁本人也在香港居住,並將全部財產帶來本港進行投資,而且諸如八佰伴這樣的企業今後將會不斷來港,所以香港的未來將是五彩繽紛的。

“為此,我向閣下表示衷心的感謝!”

衛奕信總督的一席話,使和田一夫激動萬分,心底湧起一股信念:來香港這一步走得太對了!

會見持續了35分鍾。

告別衛奕信總督,回到灣仔的住所,和田一夫心潮久久不能平靜。

港督的會見,說明了和田一夫全家及八佰伴總部遷居香港得到了香港官方的承認、肯定和接受。剩下來的事情就是如何大施拳腳。

但是,“獨在異鄉為異客”,置身於一個陌生的環境,和田一夫還能如魚得水、一帆風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