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豪艇駛進巨富灣(1 / 3)

第十五章 豪艇駛進巨富灣

入鄉隨俗,和田一夫搖身一變成了地道的香港華人。會見李嘉誠,兩人相見恨晚,引為知己。他買下山頂“香港第一豪宅”,買下香港排位前五名內的豪華遊艇、三幢海濱私人別墅,裝修香港獨一無二的日式房和宴會廳。與李嘉誠、郭鶴年、鄭裕彤、何鴻囗、蒲偉士等華英頂尖富豪結成親密朋友。他比較日華經商風格,總結出一種完美的經營方式。

和田一夫說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理想。

理想在實現之前,都隻是藏在內心的夢想。但是,一個沒有夢想的人,他不止一生沒有光彩,而且日子過得很沒意思。

在會展廣場辦公大樓第50樓的辦公室裏,和田一夫手中端著一杯中國西湖龍井香茗,緩緩地走到落地窗前。

會展廣場坐落於香港島灣仔區,麵臨美麗的維多利亞港。站在50層的高處,旋目四眺,灣仔街市自不必言,東到維多利亞公園、南到跑馬地、西到扯旗山、北到九龍半島盡收眼底。

而此刻,和田一夫的目光正越過維多利亞海麵,越過九龍,越過新界,越過羅湖橋。

每每這麼遠眺九龍,和田一夫心中便不由自主地湧上一股豪情:九龍半島背靠著的那一端便是中國內地。

而和田一夫則是胸懷著一個包括中國內地在內的國際經營戰略,站在這香港灣仔的辦公室裏的。

中國將是八佰伴21世紀最大的市場!

和田一夫心潮澎湃。

展望未來,香港將於1997年歸還中國,也就是說,歸還那天,1997年7月1日,八佰伴的總部就是在中國了,而自己則成為一個中國公民。

而現在,首先要將自己變成一個香港人,一個名副其實的香港人。

和田一夫一到香港,就受到衛奕信總督的熱情會見。

走出總督府,和田一夫就立即決定,求見亞洲第一大財閥李嘉誠先生。

李嘉誠是世界超級巨富,華人商界的當然領袖。80年代初期,李嘉誠以“蛇吞象”方式收購英資和記黃埔,成為轟動整個香港以及整個國際商界的“入主英資洋行第一人”(請參閱廣州出版社出版、陳美華著的《香港超人——李嘉誠傳》一書)。

李嘉誠可稱是香港商界的“無冕總督”,是個超級大忙人。因此,要拜會李嘉誠,就像拜會港督一樣,必須提前幾個月預約。

令和田一夫感動的是,僅僅過了4天,李嘉誠就親自通知和田一夫,表示願意會見。

李嘉誠親自坐鎮的旗艦長江實業(集團)有限公司,坐落於香港中環皇後大道中華人行21摟。

和田一夫一行踏入華人行,坐上專門通向李嘉誠辦公室的電梯。

到21樓,電梯門一打開,隻見李嘉誠先生已經站在電梯口,親自迎接,令和田一夫頗為感動。

和田一夫本來計劃初次見麵,隻是作一次禮節性拜訪,告知李嘉誠先生八佰伴在香港正式開業,5分鍾左右便要告辭。

出乎意料的是,李嘉誠將和田一夫領到他的樓頂豪宅。兩人一見如故,甚是投機,像多年知交一樣,促膝談心,全然不覺時間一分一秒地已過了1個多小時。

兩人有許多作為頂尖戰略家所具有的殊途同歸的共識。

比如說,李嘉誠盛讚和田一夫在香港資本動蕩不安、遷冊成風的當口,毅然決然攜巨資紮根香港的氣魄和膽略。

而和田一夫也熟知李嘉誠的雄才偉略。比如1967年,北京發生了令香港人惶惶不可終日的火燒英國駐華代辦處的事件。這年夏天,香港發生“六七暴動”,“左派”人士組織“鬥委會”與警察發生武裝衝突。“左派”“鬥委會”組織工人大罷工,全港交通一度陷於癱瘓。最後,雙方的衝突發展到城市遊擊戰式的對抗,滿地真假炸彈。有一次,警方竟出動1000多名警察,動用直升飛機,攜帶現代化武器,進攻北角的華豐國貨公司。

香港社會出現了空前的混亂,經濟陷於低潮,人心惶惶,市民和資金大量外流,香港岌岌可危。

獨具慧眼的李嘉誠果斷地大批量地收購物業,為後來一日千裏的長江實業打下了穩固的基礎。

可謂“時勢造英雄”,“滄海橫流,方顯出英雄本色”。

這與和田一夫的“進入香港,現在是最佳時機”的眼光和膽識,是多麼驚人地如出一轍!

和田一夫一進入香港,除了八佰伴傳統的百貨業外,對餐館業、不動產開發業、肉食製品貿易公司、西餅連鎖店、鞋包公司、家用電器等領域全線出擊。

尤其是狂迷般地收購中國餐館,從零開始,以驚人的速度實現了八佰伴中國餐館國際化。

此是後話。

再如,作為炎黃子孫的李嘉誠不無自豪地宣稱:

“由今天起到跨越21世紀,我們可以展望到的是亞洲人的時代,亦是中國人的時代。”

這與和田一夫21世紀八佰伴世界戰略的宣言,簡直就是異口同聲。

談到敏感的“1997”,兩人的見解竟又是驚人地一致,確信中國的前途一片光明!

一個日本人,一個中國人,而他們又共同是香港人,一樣是超凡的戰略家!

一麵之下,相見恨晚。

談到商業實務,兩人竟也是一拍即合。

新加坡八佰伴國際批發中心是國際流通界的一大創造性發明,是和田一夫的得意傑作。

李嘉誠對此表示了高度的評價,並接著說:

“實際上我也想過,要在香港建造一座國際批發中心,希望能和八佰伴進行一些業務合作。此事務清考慮。”

和田一夫當即允諾,表示不遺餘力。

又可謂是英雄所見略同。

香港的華人可以毫無顧忌地去東南亞做各種生意,但對日本卻望而卻步。和田一夫就此請教李嘉誠,並問李嘉誠道:

“你是否有興趣在日本投資呢?”

確實,作為亞洲第一大財閥的李嘉誠在亞洲第一經濟大國的日本沒有投資,是頗為令人費解的。一如作為日本國最大的國際分銷商,在東京沒有八佰伴分店。

李嘉誠沉吟片刻,以實相告:“興趣有是有,不過諸多情況不詳,讓人放心不下,難以投資啊!”

其實,李嘉誠的擔心代表了華裔財閥的普遍心理。不獨李嘉誠一人,不少華裔財閥也有願望到日本投資,但與李嘉誠一樣,因諸多情況不詳,頗為擔心,結果隻好作罷。

這時,和田一夫心目中正有一個將日本北海道道府劄幌建成國際城市的藍圖。於是和田一夫向李嘉誠介紹了預定在劄幌建造國際購物中心的設想。

和田一夫說明道,為了幫助劄幌盡快發展成國際城市,打算從世界各地征募租地人,而且地價便宜,僅為東京的1/10。

李嘉誠聽罷,饒有興趣地說:“等到藍圖設計完畢,請最先送到我這兒來。”

和田一夫也顯得十分高興。初次見麵,就和李嘉誠達成了愉快合作的心靈默契。可謂是物以類聚,人以群分。也是一份緣吧。

李嘉誠此刻也沒有想到,他竟有可能以與和田一夫合作的形式,第一次在日本開展商業事務。

和田一夫則十分慶幸找到了一位令人欽佩的商業夥伴。

這次與李嘉誠會晤,使和田一夫萌發了一個心願:要作日本與亞洲之橋!

這之後,和田一夫又會見了許多華人,他們都感於一來沒有可靠的夥伴,二來不懂日語,無法把握日本的經濟形勢,以致不敢貿然踏上那陌生的疆土。

同時,他們給予八佰伴很高評價,看作幫助打消上述不安,重新燃起去日本經商欲望的夥伴。

和田一夫幽默地說,和華僑對照的話,他可算是“日僑”了!他年輕時的理想是當一名外交官。他認為,通過商業來連接亞洲和日本,跟外交官一樣,也能起到國際橋梁的作用。

這次拜會之後,和田一夫與李嘉誠就成了知交和摯友。

以至於和田一夫將有“香港第一豪宅”之稱的雲峰居裝潢成獨樹一幟的八佰伴迎賓館之後,第一個邀請的客人便是李嘉誠。

雲峰居別稱“樓皇”,因其位於山頂之巔,地理上占盡優勢。1990年,和田一夫遷居香港,英資彙豐銀行大班蒲偉士以8500萬港元的售價,轉給和田一夫。和田一夫隨即將“樓皇”裝修成迎賓館。以後,1993年再轉售給他的女婿河合宏昌,作為女兒和女婿的居所。以1996年初的市值計,大約值3億港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