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峰居坐落在港島第一高峰大平山之巔。
正麵的太平山,常常是香港的象征。
英人統治香港初期,達官顯宦有感於沿岸地區低卑潮濕,又還沒有空調機,於是就登至山腰建築歐式宅邸。是故香港傳統中有牢固的上富下貧、上官下民的概念。
自半山起,越往高處,官富越顯赫。
最早在山頂築別墅的,是第5任香港總督羅使臣。
現在,太平山頂變成了香港第一名勝。
大凡到過香港的人,一定會登上太平山,憑目遠眺,尤其是欣賞那馳名世界的“東方之珠”的夜景。
太平山觀香港夜景,是聞名世界的一個旅遊項目。
雲峰居原是香港上海彙豐銀行曆屆董事長居住過的公館。彙豐銀行財資沉雄,巨型太空城般的彙豐總行名列世界十大建築之一,香港首屈一指。
經香港上海彙豐銀行董事長蒲偉士先生再三請求,和田一夫買下了這座公館。
和田一夫身為大財閥,卻素來儉樸自謙。買下這座香港人仰止的“第一豪宅”後,謙稱“這種地方決非我這樣身分低微的人所住得了的”,決定將雲峰居改作迎賓館,用來招待香港頭麵人物,華商巨頭。
雲峰居八佰伴迎賓館,占地4000平方米,建築麵積足有2300平方米。花園很大,這裏曾舉行過香港各界要人出席的遊園會。
雲峰居就建造在太平山頂的香港最高點。
在這幢花園公館,可以從“頂尖”驕傲地鳥瞰整個香港。
李嘉誠帶了四個心腹部下應邀來到雲峰居八佰伴迎賓館,受到和田一夫的熱烈歡迎。
李嘉誠誠懇地對和田一夫說:
“我作為您的第一位客人,應邀來到香港第一豪宅,感到無上光榮,”
這時,適值李嘉誠榮獲1990年DHL和《南華早報》合辦的商業成就獎。
李嘉誠以他靈敏的商業頭腦,在香港乃至國際商界樹立的良好主腦形象,以及取諸社會用諸社會的純真愛心,榮獲第一屆DHI/《南華早報》商業成就獎,以DHL主席鍾普洋的話說:“確實是實至名歸了。”
“這個獎項是香港商界的最高榮譽,由香港總督衛奕信親自頒獎。
和田一夫恭賀道:“此次先生榮獲殊譽,我謹表衷心祝賀。”
和田一夫向李嘉誠贈送了禮品。李嘉誠欣然接受並顯得十分高興。
和田一夫還在雲峰居招待了酒店大王、香格裏拉酒店集團的郭鶴年董事長(請參閱廣州出版社出版、李如山著的《神秘富豪——郭鶴年傳》一書)。
郭鶴年帶領兒子及心腹部下一同前來,彼此也是一見如故。
後來不久,郭鶴年在香格裏拉酒店回請和田一夫。一來二往,結成了好朋友,並從此開始親密交往。
郭鶴年還提出希望與和田一夫攜手合作。
和田一夫終於成了華人巨富群體中之一員。李嘉誠、郭鶴年等華人有好項目,都主動與和田一夫聯係,請他考慮。
雲峰居出乎和田一夫意料地發揮了超值的效益。
雲峰居成了和田一夫與華人財間交往的一座橋梁。
雲峰居成了八佰伴無形的活廣告。
負責中英回歸問題談判的英方最高官員,就和田一夫購買雲峰居一事以英國式的幽默對和田一夫直言相告說:
“其實,我曾考慮香港回歸後將這所公館改為英國領事館的。但被您買下了,成了難圓的夢。英國沒有購買這幢公館的預算,卻被您買去了。您可是買下了一件好東西啊!”
除了雲峰居,和田一夫還在八佰伴總部的最高層辦公室,開設了一家專門招待嘉賓的宴會廳和日本式房間。
這個宴會廳和日本式房間,在香港可稱是別具一格,獨樹一幟。
宴會廳和日本式房間的內部裝飾,和田一夫交付與久負盛名的町田廣子室內設計師。
按照和田一夫的設想和要求,不去攀比豪華,但要能突出八佰伴的個性特點。
設計師走訪了香港所有華人財閥的總部,其室內設計的特點大都是富麗堂皇。而和田一夫所要的,是這些華人財閥總部所沒有的。
呼田廣子小姐按照熔東西方情調於一爐的宴會廳和純日式房間這兩個原則,著重色彩的和諧,開始設計。
純日式房從意大利運來大理石,用加拿大木材作牆麵,下麵鋪的是泰國地毯,榻榻米和木料都從日本國內運來,還把日本傳統建築木匠師傅請到香港……整個是國際色彩。
和田一夫自信除此之外,香港決沒有第二間純正的日本式房間了。
和田一夫到香港時日無多,就已敏銳地感覺到,中國人與日本人下同。中國人相信外在的體現在“形款”裏的東西,口說無憑不足為信,眼見為實卻多衣冠取人。
因此,和田一夫買下了雲峰居,又在總部裝潢了香港獨一無二風格的宴會廳和日式房。這兩點比任何廣告部更有助於和田一夫在香港商界樹立比什麼都重要的穩固信譽。
這就是香港商界的現實,這就是“適者生存”的最簡單的定則。
和田一夫在總部宴會廳和日式房招待的第一位客人,是香港十大富豪之一的新世界發展集團董事長鄭裕彤先生。
說起來,和田一夫與鄭裕彤也算有緣。
會展廣場辦公大樓原本是鄭裕彤的物業。第49和50層是鄭裕彤本來計劃用作自己的辦公室的,後來因故把會展廣場辦公大樓賣給了一位實業家。和田一夫又自那位實業家手中,買下最頂的兩層樓,用作八佰伴總部的辦公室。
有著這層關係,和田一夫便邀請了鄭裕彤先生作為第一個客人。
豐盛的宴請後,和田一夫領著鄭裕彤先生走進鋪著榻榻米的日本式房間。
一邊品茗,一邊欣賞風景。
從房間往外看,維多利亞港就在腳下。維多利亞海麵的那邊,是九龍,九龍的背後,是中國內地。
自鄭裕彤先生之後,和田一夫在這裏招待了許多香港商界人士。他們一致認為由正宗的榻榻米、木質天花板、地板構成的純正日式房間在香港太過稀罕。因此,在和田一夫這裏享受正宗的日式房,一邊欣賞風景,一邊品嚐日本菜肴,非常愜意。
和田一夫兩處個性獨具的“迎賓館”,實際上成了和田一夫順利進入香港華人商業社會尤其是巨頭財閥圈子的坐騎。
和田一夫實在是駕馭時勢的頂尖高手。
誰能算得清,這兩處“迎賓館”為和田一夫帶來了多少效益?
從不賺錢處賺大錢,這是商業法則的上乘哲學。和田一夫揮灑開來自如稱心,滴水不漏。
日本人做生意,一般都是純商業做法,用個貶義但較準確的成語形容,那就是“唯利是圖”。
同一宗生意,假如一個陌生人給出的條件比自己的親兄弟優惠,那麼,多半的日本人會毫不猶豫地與陌生人交易。
日本人在商業行為上絕對排斥感情。
相對而言,中國人經商就富有人情味,講交情、講信用。商業行為直接滲透到衣食住行。
既然移居香港,成了香港人,鐵下心來在香港做生意,就要學會一套香港式經商作風。
和田一夫在成功地把握兩處“迎賓館”作超值發揮的同時,聽取了一位華人財閥的建議,購買了一艘在香港排位前五名之內的大型遊艇。
這位財閥告訴和田一夫,香港人談生意,離不開遊艇和飯桌。
華人社會講究門當戶對,假如你沒有一艘豪華遊艇,就無法駛入華商巨富們的港灣。
和田一夫買下的這條大型遊艇,艙位寬大,可乘坐50人左右,內設豪華的會客室和三間臥室。
在艇上可舉辦宴會,招待商業夥伴。
香格裏拉酒店郭鶴年董事長曾經這樣對和田一夫說:“在辦公室裏洽談生意就像是一張包裝紙,隻有在遊艇上或在主人家裏一起用餐這樣的交往中,才真正談及實質性問題。”
一語道破華人經商風格的天機,也一語點醒和田一夫這個外鄉人。
因此,和田一夫連同遊艇一道,買下了三幢海濱私人別墅。
初時,遊艇的原主出於關懷之心,勸說和田一夫:“你今後不僅需要遊艇,也同樣需要別墅。”
和田一夫以日本人的思維方式,以為連別墅一起買,費用一定很高。但賣主一報價,竟是與遊艇單價相差無幾,幾乎就是奉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