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睥睨寰宇新世紀(3 / 3)

新世紀商廈從12月20日到29日舉行聖誕開業酬賓,每天都有數量頗豐的特價商品。

20日開業這天,成千上萬的浦東和浦西趕來的市民早早就等候著開門。周圍的張楊路和浦東南路成了地地道道的南京路,車水馬龍,人流不斷。

新世紀商廈周圍到處都是歡樂人群的海洋,浦東變得人氣十足,仿佛在過自己的盛大節日。

不少人在尋找正門,希望成為世界最大級別綜合商廈的第一位顧客。

9時不到,迫不及待的人們已蜂擁而入。頓時,上下87部電梯全部客滿。六樓的樓梯邊,有剪紙的,當場捏麵人的,被圍得密不透風。

和田一夫一早就來到新世紀商廈,他注視著洶湧而來的人流,臉上始終掛著微笑。他從二樓到一樓,不斷地和員工打招呼,顯得十分得意。

和田一夫希望開業後每天有20萬到30萬客流量看來將變成現實。

開業的第一天,新世紀商廈的客流量超過了100萬人!這一數字,相當於中華第一街南京路的日客流量。

和田一夫沒有忘記賽特購物中心市場定位上“高處不勝寒”的難過,因此,新世紀商廈以家庭月總收入為3000元的工薪階層為對象。如七樓一個超市裏,全部商品的價格都比上海所有超市的商品價格低3%到5%。

一位老太太逛了三樓後說:“這裏普通價格的東西不少,如果都是精品,老百姓買不起。”

新世紀商廈再也沒有賽特那樣因為沒有投資一分錢而難免理不直氣不壯,八佰伴在新世紀商廈的出資額是55%,是主要經營者。

因此,賽特的尷尬和無奈應該一去不複返了。但是,隻要是在中國,和田一夫就得接受中國國情的考驗。

為此,《南方周末》報發表了一篇題為《目睹“上海人”狂歡——上海新世紀商廈新張直擊》的文章。全文如下:

1995年12月20日,堪稱亞洲第一的上海第一八佰伴有限公司的新世紀商廈正式對外營業,是日,逾百萬的普通市民湧進了這座位於浦東的現代化商廈。

但旺盛的人氣給第一八佰伴帶來的不盡是歡顏!上海市民貪小便宜愛湊熱鬧等劣根性在他們對現代物質文明的觀光中暴露無遺。

當天下午接近下班時分,記者前往采訪。於6時30分好不容易被如鯽湧來的人流推推搡搡著擠進了大門。隻見底層近15見平萬米的營業大廳同樣是“交通梗阻”:廂式電梯前排起了裏三層外三層的長隊。電梯剛停,人們便爭先恐後地往裏鑽。超員的蜂鳴器響了。無論受日本式訓練的服務小姐如何勸說“後進者”出來都無濟於事,最後隻能由保安人員強行將門口的人拉出,電梯門才合攏。自動扶梯前,人們的“熱情”更高漲,那情景猶如電影《南京大屠殺》中罹難的百姓逃進安全區,盡管保安人員不得不排成扇形人牆來分流人群,但不顧一切的顧客依然前頂後推。

不雅的舉止彌漫在這幾乎全部是開架式銷售的營業空間裏。雖然開架鋼琴上標有“高檔商品,請勿動手,麵斥不雅,多謝合作”,但多數顧客都以十分“嫻熟”的“指法”在琴鍵上“揮彈”而過,有的父母甚至慫恿膽怯的孩童也來“表演”。在家具商場,顧客們在一陣摸摸拍拍之後,心安理得地在各式高檔家具上坐將下來,悠然的樣子頗有“主人翁”感。難怪有位小姐調侃說:不少人把新世紀商廈當成遊樂“大世界”了。

盡管商廈經營者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對“上帝”們的行徑表現出相當的理解和寬容,但其中還是有人說:如此野性的人流,對現代商廈是一種“災難”——百萬人流平均每人才消費5元!

由上海商業大哥大第一百貨和日本商業巨頭八佰伴聯手組建的新世紀商廈以上海商界史無前例的氣派,在上海各大傳媒上進行地毯式廣告的狂轟濫炸,此外還隨《新民晚報》派送印製精美的畫冊廣告,並每天推出一批打5—7折的“特價商品”。於是,它迎來了徹夜排隊等候開門的顧客!

12月23日是星期六,記者10時左右到新世紀商廈,但見人頭攢動依舊,更多的顧客攜婦將雛而來,其樂融融地觀光玩耍,猶如劉姥姥進了大觀園。記者想去六樓管理部門采訪,卻意外地目睹了一個更為“瘋狂”的場麵。隻見20來位情緒激昂的消費者喚著口號有節奏地衝擊管理部門的大門,與其對峙的十幾位商廈保安人員誓死捍衛領地,力與力的碰撞中夾雜著陣陣叫罵聲。公安人員前來調停,也馬上陷入“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中,隻好悻悻離去。“上帝”們的理由很充足:“我們是來投訴的!商場騙了我們,我們要見他們總經理!”

他們要投訴什麼呢?據說:商廈廣告稱這天有100台特價健伍影碟機出售,售價僅2980元。他們一大早就從四麵八方趕來,自覺地拉繩子排隊,維持秩序。清點人數序號,他們都在100號以內,但他們卻與影碟機擦身而過了。連標明打二折的尿布也不見賣。但經營者夏秘書接受記者采訪時卻說,商廈絕不可能弄虛作假,商廈可以將買到“特價影碟機”的人請出來現身說法。你說你來得早,但有人比你更早,商場那麼大,排隊的地方也不隻一處嘛!問對消費者的“幼稚病”有何看法,她避而不答,隻說現在商廈的所有員工都在盡量滿足顧客的要求。

上海市民的素質何時才能與現代化商業設施接軌?這恐怕是新世紀商廈當前麵臨的最棘手的問題。如沒有人氣,就沒有商業前途;但是,人氣過分熱烈,恐怕也會影響商廈現代化的軟硬件,乃至影響真正的消費者的情緒;如果這人氣是因為某些“特價”噱頭而曇花一現,則新世紀商廈隻能“好漢掉牙舍血吞”了!

這篇直擊的憂思錄,僅僅是記者兩到商廈直觀的所見所聞,但一葉知秋、窺一斑而見全豹,確實令人“憂思”。比如說吧,在賽特購物中心令八佰伴絞盡腦汁的“第三隻手”問題,這裏就沒有提及到。

但不管怎樣,八佰伴的大旗已經在中國上空高高飄揚。和田一夫的中國戰略正在全麵鋪開。

就像八佰伴的店鋪遍布全世界一樣,相信不久,中國大地上也會遍布八佰伴的商號。

果然,在本書即將完稿之際,傳來了八佰伴進軍中國的消息。據中國國際廣播電台報道:

日本八佰伴集團將於今年(1996年)6月下旬把在香港的總公司遷至上海。

這是日本八佰伴集團代表和田一夫23日在東京舉行的記者招待會上宣布的。

和田一夫在談到采取這一舉動的原因時說,今後以上海為龍頭的長江下遊地區的經濟發展勢頭看好。另外,由八佰伴投資在上海和無錫兩地建成並開業的兩家大百貨公司現在從進貨到一整套流通體製已經建立起來,業務也已走上了軌道。

對於八佰伴總部遷滬拓展中國市場,《香港商報》1996年4月25日發表社論,全文如下:

八佰伴集團宣布於6月下旬將總部由香港移至上海。主席和田一夫並將留駐上海坐鎮,該項決定在日資以及本港投資者中引起一定震動。八佰伴是頗具影響的跨國企業,和田一夫更被視為眼光獨到的成功人士。6年前在香港經濟被看淡的情況下,八佰伴將總部由日“本遷來香港,短短幾年迅速建立了市場地位,旗下5間公司一年多時間相繼上市。A佰伴在香港的業務雖然未變,集團總部卻破天荒地移去中國,自然引起投資者側目。

八佰伴總部由港遷滬的原因,和田一夫及集團公關公司均已作出令人信服的解釋。和田一夫坦言在可見的將來,香港經濟難以冀望有大幅增長。他的看法未必是對香港前景抱有悲觀情緒,而是就香港的發展空間與中國內地作出的比較。

不可否認,香港去年以來經濟放緩,消費疲弱,對百貨零售業形成較大衝擊,有的公司被迫裁員或結業,八佰伴的業績亦不如前並出現虧蝕。在暫時的經濟調整麵前,經營者需要尋求對策,不過將總部遷移顯然不僅僅緣於這種短期因素,而是集團發展戰略作出的轉移。

如果說八佰伴於1994年在上海設立首間超市是進軍中國市場論證的開始,那麼,現在,八佰伴的中國發展戰略已經完成了全部論證。值得注意的是,這種論證完成的時間是在中國製定並通過了“九五”計劃和2010年遠景目標規劃之後。

中國的“九五”計劃和2010年遠景規劃,展示了既廣闊又有縱深的投資發展環境。隨著經濟高速持續增長,中國消費市場的發展潛力相當大。目前中國個人儲蓄存款餘額已達3萬3千2百多億,居民的購買力與日俱增,消費檔次越來越高,作為生產、配銷、零售一條龍的八佰伴以中國市場為發展重點,自然是明智的選擇。上海是中國購買力最旺盛的大城市之一,又是發展中的金融中心,以上海為基地輻射全國,也是順理成章的安排。

有分析家指出八佰伴此舉隱喻對上海金融中心的“看重”和對香港這個金融中心的“看淡”,事實恐不盡然。香港與上海各具優勢,在可見的將來,上海不會取代香港的國際金融中心地位。投資者的重心是否需要“北移”,端視經營業務的性質而定。當然,如果香港有一天偏離了經濟中心,而成為政治鬥爭的中心,投資者紛紛離去則是肯定的。

和田一夫說

運氣的好壞不是絕對的迷信。這是一種心理動向。有些人好運期很長,也有些人長時間都困在壞的運程上掙紮。要越過受惡運支配的困境,得憑個人的智慧判斷,克服被內心意識的支配,並反而支配內在意識,形成好運趨勢,幸運就到你眼前,財富也會跟著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