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中醫對肥胖的認識(2 / 2)

缺少運動。長期不活動,會使脂肪堆積,形成局部肥胖。

肥胖的中醫辯證分型

1.胃熱滯脾

症狀:多食,消穀善饑,形體肥胖,脘腹脹滿,麵色紅潤,品幹而苦,心煩頭昏,胃脘灼痛嘈雜,得食則緩,舌紅苔黃膩,脈弦滑。

治法:清胃瀉火,佐以消導。

2.脾虛不運

症狀:肥胖雍腫,神疲乏力,身體困重,胸悶脘脹,四肢輕度浮腫,晨輕暮重,勞累後明顯,飲食如常或偏少,既往多有暴飲暴食史,小便不利,便溏或便秘,舌淡胖邊有齒印,苔薄白或白膩,脈濡細。

治法:健脾益氣,滲利水濕。

3.痰濁內盛

症狀:形盛體胖,身體重著,肢體困倦,胸膈痞滿痰涎雍盛。頭暈目眩,嘔不欲食幹口而不欲飲,嗜食肥甘醇酒,神疲嗜臥,苔白膩或白滑,脈滑。

4.脾腎陽虛

症狀:形體肥胖,顏麵虛浮,神疲嗜臥,氣短乏力,腹脹便溏,自汗氣喘,動則更甚,畏寒肢冷,下肢浮腫,尿晝少夜頻,舌淡苔薄白,脈沉細。

治法:溫補脾腎,利水化化飲。

5.氣滯血瘀

症狀:體開豐滿,麵色紫紅或暗紅,胸悶肋脹,心煩易怒,夜不能寐或夜寐不安,大便秘結,舌暗紅或有瘀點、瘀斑,或舌下瘀筋,脈沉弦或澀。

治法:活血化瘀,行氣散結。

中醫針灸治療肥胖

針灸治療通過對患者神經及內分泌功能的調整,一方麵抑製食欲,同時抑製亢進的胃腸消化吸收功能,從而減少能量的攝入;另一方麵能促進能量化謝,促進脂肪分解和釋放,對患者機體代謝和重要係統功能也具有較好的調整作用。據臨床觀察,身材較高者減肥效果較好,獲得性肥胖療效優於體質性肥胖,年輕人較老年人效果好。體重下降時以腹圍縮小最快、最明顯。其見效最明顯的指標是食欲降低,食量減少,不感饑餓。如果病人出現饑餓感,用電針法者可按壓內關、豐隆。

正確使用辨證施治是取得滿意療效的關鍵,手法多用瀉法,早期治療和延長治療時間可提高療效,故臨床治療應多注意以上方麵。一般患者不宜勉強限製食量,應待治療後食欲自行減少,每日3餐應少進食高脂高糖飲食,不食零食,並進行適當體育鍛煉。患者治療期間,每晚可自行在腹部進行按摩,時間以飯後飲食基本消化時進行為佳。因飲食尚在胃中,按摩反會促進食欲的消化增加,熱量吸收。而在空腹時按摩則主要作用於腹部脂肪的分解。按摩時一隻手掌在下,另一隻手掌在上,按順時針方向輕揉50~100次,每晚1次。

肥三針:帶脈、中脘、足三裏。

脂三針:內關、足三裏、三陰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