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板永遠都是老板,他有他特有的情緒,權力,職責等等,下屬注意不要越俎代皰,擅自 做出一些必須由老板做出的決策;替老板做太多本該由老板本人完成的事或工作;或者提前 透露本應由老板率先透露的消息;在某些場合奪走老板的光芒,使自己成為焦點,從而喧賓 奪主;更不能在沒有老板的示意下,對某件事情進行表態……
在工作中, 老板就是上司,他就是發號施令的,是一出戲中的主角,而下屬就是聽命 於上司的,是一台戲中的配角。
作為配角,一定要明確自己在一台戲中的位置,時刻記住自己是配角,不要站錯了位置。 配角就是配合主角,突出主角,不要喧賓奪主。同樣,下屬與上司相處,下屬就應當把自己 置於助手的位置,主動配合上司工作,受命於上司,聽命於上司,而絕不可忤逆上司,違抗 上司。
認不清自己的位置就容易認不清形勢,認不清形勢就容易喧賓奪主,而下屬這種喧賓奪主之 勢,很容易讓老板覺得你有陰謀搶班奪權之嫌;也容易讓人覺得你不懂規矩,好出風頭;更 為重要的是,讓老板覺得你貶低了他作為老板的能力,削弱了他在眾人眼中的威信,那就不 好了。
職場做個副手也坦然
在職場中,往往會出現這樣一種競爭情況:可供競爭的部門有兩個職位供你選擇,隻不過一 個是正職,一個是副職。你是要進而力爭正職,非得坐上頭把交椅不可,還是願意退而求其 次?
其實,既然都是在一個部門,工作通常也都差不多,正職、副職雖然相差一級,權力有 可能會相應地有些差別,但如果競爭對手的實力很強勁的話,兩人又因為職位競爭而相持不 下,那麼退而求其次,做個副職也行。
因為,如果你在與這個很有實力的對手競爭前沒有充分的準備,就很容易在某些方麵呈 現出明顯的劣勢。這樣一來,你與他相比就很可能會先輸一"棋",競爭起來會相當吃力, 那倒不如量力而行,適時而變,不必用卵擊石,索性把個正職給他,不參與這個競爭最為激 烈的崗位,使自己避開矛盾,不讓自己處於矛盾的焦點。
事實上,做個副職也未必不是一件好事。
自己主動退居副職,一方麵為在人選問題上猶豫不決的老板找到了一個解決辦法,又顯 出自己的大度和從大局著眼的無私態度,反而更能得到老板,甚至得到對手的敬重,將來必 定也能得到重用。另一方麵,身居副職可以避開身處正職的人不得不麵對的各方矛盾,可以 更清楚地看清環境與局勢,能更好地找到關鍵的問題所在,並利用這個時機進一步熟悉環境 ,掌握局麵,增長自己的才幹與學識。
正所謂"磨刀不誤砍柴工",身處副職時的所有收獲總有用得上的一天,一旦正職不能 順利完成任務的時候,你就可以運用你當時的收獲充分發揮才幹,挺身而出,力挽狂瀾,從 而拯救大局,那你的前程就有用擔憂了。
所以,如果自己有個強勁的對手,必要的時候自己又稍遜一籌,使得競爭吃力的話;倒 不如先退一步,當個副職也不賴。
十七、 人在屋簷下,一定要低頭
俗語說的好:"人生在屋簷下,哪能不低頭",這句話可以說是洞徹世事人情,因此是相當 有智慧的。現代社會,快節奏的生活孕育了許多棱角分明的人。這些人個性突出,惟我獨尊 ,在為人處世的時候不懂得"低頭"因此處處碰碰壁。
"人在屋簷下,一定要低頭"。
像土兵一樣服從上司的命令
在工作中,當你麵對不願或不滿的情景時,也入場你的忍耐比抗拒更有效。
你必須明白:服從第一。這才是聰明之舉。即使你在情感上隱藏著極大的滿,都要理智地執 行上司的命令。你暫時的忍耐,鑄就了來日更燦爛的輝煌。
否則,頂撞隻會使自己與上司的關係在某個特定階段陷入緊張狀態,進入不愉快的氛圍之中 ,日後想緩和、改善這種僵局,那你所付出的代價,可能比你當時忍辱負重所付出的代價不 知要大多少倍。
在下屬和上司的關係中,服從是第一位的,是天經地義的,下屬服從上司,是上下級開展工 作,保持正常工作關係的前提,是融洽相處的一種默契,也是上司觀察和評價自己下屬的一 個尺度。因此,下屬要得到上司的重用,必須以服從上司命令為天職。
有些員工身無所長,進取心不強,對上司的命令滿不在乎;有的自以為懷才不遇,恃才傲物 ,目無上司。他們昂著自己高貴的頭,什麼事都可存儲大腦,惟有上司的命令例處。這些都 是很不利於一個想有作為的下屬的發展與進步,是應堅決予以戒除的。
求全責備是為了處世的大忌。特別是和你的上司相處,千萬不能對上司要求過高,把上司理 想化、偶像化,希望上司完美無缺。在現實中,往往越有才幹的上司,其缺點失誤也越多。 而你如果反駁和指責上司的話,就會發生不良後果。你必須明白,服從上司是天職,即使他 的命令是錯的,你也要先應承下來。然後找適合的機會慢慢和他溝通。否則,你如果直來直 去,隻講原則,最終吃虧的是自己。
有時候,作為下屬,即使你有量,也應該先忍一忍,從長計議,這才是萬全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