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1章 身在職場:角色錯位(4)(1 / 3)

不要擔心沒有人賞識,不要總是感覺懷才不遇,你要相信"是金子總會發光",是人才一定 會得到才板的重用,隻有你一步一個腳印,做好身邊的每一件工作,機會一定就有眼前。

十九、 敬業愛崗永遠沒有錯

有的人一提到敬業就立刻"條件反射"現企業為他提供的福利待遇,他們以"拿一分錢報酬 幹一分錢工作"的理論為自己工作的平庸和失誤進行開脫;有的人經常有意誇大自己的勞動 和價值,一旦工作有了一點點成績便開始向領導邀功,甚至居功自傲。殊不知這種行為的本 質與敬業的"品質"是背道而馳的。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敬業更是一種精神。即使是不喜歡幹某件事,但敬業的人仍然能夠將它 做到最好。

專到致誌去做做到敬業首先要求我們愛崗,因為一個人隻有愛上自己的職業和崗位,他的身 心才會融合在職業工作中,才能在自己的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事業。因為敬業不是一個交換 的籌碼,而是一種任勞任怨,不計報酬的品質。這是敬業的精髓。如果一個人努力幹一件情 是為了獲得回報或某種私利,這稱其量隻能算是偽裝"。

有這樣一個天才麵包師,從小就對麵包有著無比濃厚的興趣,聞到麵包的香氣就如醉如癡。 長大後,他如願以償地做了麵包師。

他做麵包時,與眾不同,條件苛刻:要有絕對精良的麵粗和黃油:要有一塵不染、閃光晶亮 的器皿;打下手的姑娘要令人賞心悅目;伴奏的音樂要稱心宜人。四人條件缺一不可,否則 醞釀不出情緒,沒有創作錄感。

他完全把麵包當做藝術品,哪怕隻有一勺黃漬不新鮮,他也要不發雷霆,認為那簡直是難以 容忍的褻瀆。哪一天要是沒做麵包,他就會滿心愧疚;饞嘴的孩子和挑剔的姑隻能去吃那些 粗製濫造的麵包了。

這位麵包師終於在這個行業贏得了口碑。經他做出的麵包幾平供不應求。他從來不去想今天 少做了多少生意,然而他的生意卻出人意料地好,蓋過了所有比他更聰明活絡、更迫切賺錢 的人。

要知道,世間的許事情都如此,當你刻意追逐時,它就像蝴蝶一樣振翅盡遠;當你摒棄表麵 的凡塵雜念,為了自己的事業,專心致力去進行時,那也就是你收獲得時候了。

應付工作就是愚弄自己

一般來說,人們倡導某種精神是因為缺乏這種精神。企業倡導敬業也是因為敬業的精神太少 。巡視一下身邊的企業,你會發現每個企業免不了都有一部分人總是懶散、馬虎,不負責任 地對待自己的工作,除非苦口婆心、威逼利誘地叫他們完成某件工作,否則他們隻會應付一 下領導,做做樣子而已。

有個木匠,一輩子不知道建造了多少座精美的木房子,贏得了人們的尊重,人們尊稱為"小 魯班"。隨著年齡的增長,小魯班漸漸地老了。有一天他告訴老板,說自己準備退休,回家 與妻子兒女共享天倫之樂。

老板舍不得他的好工人走,問他是否能幫忙再建一座房子,老木匠答應下來。但不到四個月 的時間,他就把這座房子給建了(如果是以前,大概隻要兩個月的時間)房子建好後,他把所 有門鎖好,拿著一大串鑰匙交能老板,說:"老板,最後一座房子我也給你做好了,我可以 加家了吧?"

老板看了他一幅疲憊的表情,把這串鑰匙鄭重在交還在他的手上,認真地說:

"你在我這裏工作了一輩子,這就算是我送給你的禮物吧,從今天起,這就是你的房子。"

聽到這句話,小魯班震驚得目瞪口呆,看著老板一點都不像是在開玩笑,想起自己做這座房 子的態度,頓時羞愧得無地自容。

敬業要求做到腳踏實地,先把眼前的工作做好。大事業之成功,是要徹底解決眼前的問題。 很多人的失敗就在於總是幻想一些所謂的遠大的目標,而對自己眼前的工作和職務看得過於 簡單,以為不值得他用全副的精力去幹。"不掃一室何以掃天下",不能幹小事的人注定也 幹不成大事。

一個人僅僅為一日三餐工作的人是沒有出息的人;拿著位薪水,不替人創造價值的則是沒有 道德的人。

一個人馬馬虎虎"應付工作"的時候,實際上年輕的生命正在被白白地浪費,人生的價值正 在急劇地"縮水"。認真地對等每一件工作,是對自己生命負責的表現。

二十、 目中無人,就是自討苦吃

職場中很多人自以為是,自高自大,老子天下第一,結果莽打莽撞,更有甚者,對周圍同呈 不屑一顧,結果輕則少不了與周圍同事的磕磕碰碰,重則天馬行空,成了孤家寡人。

俗話說:"驕者必敗"人一驕傲起來,就是有天大的本事,別人不買你的賬,你仍然是獨木 不成休,一事無成。

保持低調眾人舉

中國有句古訓"滿招損,謙受益"。

大凡聰明的人往往謙虛低調,善於隱藏自己的鋒芒。

大凡在職場中你想晉升,眾多的同僚也想晉升。於是,你們之間相互成了"假想敵"。這是 一複雜的博奕過程。那麼最終,誰能脫穎而出呢一般認為,低調者可能機會更大。

華先生就是一幅世俗相:喝酒啊,玩樂啊。不管怎樣,在本市古錢幣收藏界,華還是小有名 氣的。偶爾局裏有同事向他討教古錢幣,他總是熱情幫忙,不過,從不借機炫耀,滔滔不絕 ,而是三言兩語,點到為止。在工作中,華也從不張揚,總是一幅謙虛的麵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