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8章 立身處事:立場不明(4)(1 / 3)

帶傘的人說:"我因為帶了雨傘,所以無論雨有多大都不會停地趕路,但是雨實在是太大, 又刮風,而我的傘那麼小,衣服濕了也不奇怪嘛。"

拄拐的人說:"我沒有雨傘,下雨時我便停下來躲雨,等雨停下來我才接著趕路,所以沒淋 到雨。但我仗著有一根拐杖,不會摔跤,從山上的小道(近道)翻山過來,誰知道還是不小心 跌倒了幾跤,你們要是知道這條小道今天有多爛,也就不會笑話我跌跤了。"

空手的人則一臉的得意地說:"我沒有拐杖,隻好老老實實地走在大馬路,而且十分的小心 ,怎麼可能跌跤呢?我也沒有雨傘,下雨時我就呆在路邊的小店裏躲雨,我又怎麼會淋濕衣 服呢?你們有憑借的優勢就沒問題,所以反而帶傘的淋濕了,有拐杖的摔了跤,這也十分正 常嗎。"

這樣的例子生活中太多了。在世界各國的軍事史上,由於暫時的優勢而麻痹大意,結果招致 失敗甚至全軍覆滅的例子很多。赤壁之戰就是典型的例子。

商戰如戰場,經營企業也是如此。

在這方麵,我國海爾的掌舵人張瑞敏一直保持著清醒的頭腦,用他的話來說就是:"別看海 爾現在發展到這麼大,但我每天都是戰戰兢兢、如履薄冰。到目前為止,海爾沒有出現決策 上的失誤,這是海爾順利發展的關鍵。戰艦一大,如果一招不慎,一個決策不對,很可能造 成全軍覆沒,所以我每天非常努力、非常刻苦、非常謹慎地做好每一件事。"

做人的道理也是如此。一個人發了財,有了地位,有了年齡,或者有學問,氣勢自然很高, 往往就容易得意忘形,其實,這是沒有修養的表現,對自己也是十分不利的。要知道世界上 沒有絕對一成不變的東西,事物都會隨著整個形勢的事態發展走向其當初的反麵。俗話中"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就是此理。今天的優勢一不小心就會成為明天的優勢。這已被無 數生活實踐所證明了的事實。

三十五、 許諾別人要有自知之明

熱心腸的人,很樂意幫助人,從來不好意思拒絕別人幫忙的請求。可是,當別人對他滿懷期 望時,他由於根本沒有兌現的能力,結果既讓人失望,又損害自己的名聲。

要獲得守信的形象並不容易。最要緊的一條是:別答應你無法兌現的事。古人雲,輕諾必寡 信。這不僅是一個主觀上願不願意守信的問題,也是一個有無能力兌現的問題。一個人經常 答應自己無力完成的事,當然會使別人一次又一次失望。

一諾值千金

俗話說:"君子一言,駟馬難追"。對於諾言,無論古今中外,都視若寶。因為,當你對別 人作出了某一承諾之後,別人就會對你的話謹記在心。如果當這"謹記"一旦落空,便會產 生一種嚴重的心理失衡,從而對你這個人也就失去了應有的責任。

有一個年輕人,在銀行工作。他過去的老師想開一家公司,卻缺少資金,便問他能不能幫忙 。他想:"這是老師第一次找自己幫忙,怎麼拒絕呢?"當即一口答應。可是,他畢竟剛參 加工作不久,還沒取得說話的資曆,老師的貸款請求又不完全合乎規章,所以,當老師租好 門麵,請好員工,等著資金開業時,他這裏卻拿出錢來,搞得很被動。

他能說什麼呢?隻好苦笑而已。

許諾了別人的事情就一定要做到,做不到的事情千萬別許諾。輕諾意味著寡信、失信。說話 不算話,等於自己抽自己耳光。我國有名俗話,叫做:說出去的話,潑出去的水。意指潑出 去的水收不回來,說出去的話也自然無法更改。

做人一定要說話有效,絕不能輕意改變自己曾經許下的諾言。"誠信"兩字,一個"誠"字 由"言"和"成"組成,說過的話要完成,要兌現。古人造字寓意深遠。很多人不注意這一 點,否則,你以後說一千句真話也等於全是瞎話。

香港新世界發展有限公司總裁鄭裕彤的"經營二十四字的箴言"其中有:守信用,重諾言, 做事勤懇,處事謹慎這幾個字。

記住:在對人承諾時,不要信口開河,也不要無故失信。要知道"人無信而不立"。一個人 連最基本的"信用"都喪失了,那他在這個世界上就黯淡無關。

許諾之前考慮自己的兌現能力。

李嘉誠是香港首富,關於他的成功之道,已有洋洋大書記載。但其實他的核心成功秘訣隻有 一個字:誠。正如他所說:"我絕不同意為了成功而不擇手段,如果這樣,即使僥幸略有所 得,也不能長久。"

李嘉誠馳聘商界,是從生產塑膠花開始的。當初,曾有一位外商希望大量訂貨。為確證李嘉 誠有供貨能力,外商提出須有富裕的廠家作擔保。李嘉誠白手起家,沒有背景。他跑了幾天 ,磨破了嘴皮子,也沒人願意為他做擔保。無奈之下,李嘉誠隻得對外商如實相告。

李嘉誠的自知之誠感動了對方,外商對他說:"從你坦白之言中可以看出,你是一位誠實君 子。誠信乃做人之道,亦是經營之本,不必用其他廠商作保了,現在我們就簽合約吧。"沒 相屋李嘉誠卻拒絕了對方的好意,他對外商說:"先生,能受到如此信任,我不勝榮幸之至 !可是,因為資金有限得很,一時無法完成您這麼多的訂貨。所以,我還是很遺撼不能與你 簽約。"

李嘉誠這番實話實說使外商內心大受震動,他沒想到,在"無商不奸,無奸不商"的說法為 人們廣泛接受時,竟然還有這樣一位"出淤泥而不染"的誠實商人,於是,外商決定,即使 冒再大的風險,他也要與這位具有罕見誠實品德的人合作一回。李嘉誠值得他破一次例,他 對李嘉誠說:"你是一位令人尊重的可信賴之人。為此,我預付貨款,以便為你擴大生產提 供資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