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6章 增加你的抗壓能力(1 / 2)

如今,減壓成了一個時髦詞彙。白領在減壓,學生在減壓,連全職太太也在減壓。突然之間,大家意識到了壓力的可怕。

據統計,美國每年有3000億美元的損失是由壓力造成的,歐盟每年也因工作壓力太大喪失20%的勞動力。我們國家,每年有近45%的人覺得壓力較大,21%的人覺得壓力很大,3%的人覺得壓力極大,瀕臨崩潰。那些認為自己壓力極大的人,身心健康水平通常是最差的,心理衰竭也最嚴重。

出現這種狀況,除了現代社會生活節奏加快、競爭加劇等客觀因素外,關鍵的還在於大部分人欠缺有關抗壓、減壓的知識。

英國健康專家凱洛塗金頓說,人類一直生活在兩種壓力中:一是對軀體的物理壓力,如大氣壓、地心吸引力、心髒壓力等,這些壓力維持生命形式;二是內在精神壓力,如生存競爭的壓力、對危險與死亡的恐懼、人際壓力、情緒與情感的壓力等,這些壓力保持人的警覺(清醒狀態)和合適的行為模式。壓力與生命相連,隻要活著就有壓力。

適當的壓力可以促人奮進,但過大的壓力絕對會導致人精神和身體上的雙重疲憊。因而,減壓不如抗壓。抗壓,不是簡單地與壓力對抗,而是要對壓力進行管理和控製,緩解或分散壓力,增強自己的抗壓能力。

一件事對人造成的壓力有多大,是由人的心理抗壓能力決定的。同樣的事情,抗壓能力強的人,會感到壓力較低,抗壓能為弱的人,會感到壓力很大。心理抗壓能力反映了一個人的心理彈性,影響和決定了一個人一生的命運。

有一個很有意思的抗壓辦法不妨一試。當你感到焦慮時,你可以去想:有什麼可以焦慮的呢?擔心的事情,70%還沒有發生,20%已經過去,隻有10%正在發生。也就是說你隻需要全力做好這10%就可以了。

曾有人說過,可以把事情分為必須做、應該做和想做三大類,如果必須做的事沒做,會大幅增加緊張或壓力。所以,隻要先把必須做的事完成,就會減輕壓力。有些人的抗壓方式是保持一種“遊戲”心態,把事情變得有趣和好玩,壓力自然就減少了。

我們要學會給自己減壓,增加自己的抗壓能力,因此,我們也有必要學一些技巧,下麵就教你幾招:

第一,借大自然的力量舒緩壓力

你可以在沒事時到視野開闊的地方看看蔚藍的天空,眼睛一直看到雲端的背後,就好像要望穿無盡的蒼穹一樣。這種功夫在修身之道中叫做“望雲”,就是一直望穿這片雲彩,一直望到宇宙的盡頭。這時你會在突然間有一種感覺,人很渺小,在這個無窮無盡的宇宙裏麵充滿了奧秘,其實這也是一種修身養性,你會在這個過程中把自己的壓力逐漸地釋放出來。你還可以在心情不好、壓力很大時,找一棵很大的樹去抱。抱著曆經百年甚至千年風雨的大樹,幾分鍾後你就會感覺到這棵樹有著無盡的生命力。它連雨傘都沒有,刮風下雨,烈日暴曬,就在那矗立了無數個日日夜夜,那我們又算什麼呢?你在抱著那棵樹時,會感覺到從樹中滲透出一種氣息,好像可以慢慢地滲入到你的心裏麵去,道家在修行時所說的“日月精華”,就是這個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