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創設民主、和諧的課堂教學環境。
心理學家羅傑斯曾指出,一個人的創造力隻有在其感覺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條件下才能獲得最大限度的表現和發展。教育學研究也表明,人在輕鬆、自由的心理狀態下才可能有豐富的想象,才會迸發出創造性思維的火花。許多卓有成效的語文教師之所以取得教學的高效率,其訣竅之一正是貫徹教學民主原則,給學生充分的自由。全國著名特級教師魏書生即是典型代表。他不僅班級管理依靠民主,討論問題發揚民主,就連每節的教學目標、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也跟學生共同商量。這種民主作風將教師的意願不知不覺化作了學生自己的意願,給課堂帶來了活力與生機,大大提高了學習時間的利用率。因此,語文教學過程中要充分發揚民主教學思想,讓學生始終擁有安全、自由、開放的心境,無拘無束,敢疑敢問,敢說敢為。從某種意義上說,教學的民主程度越高,學生自覺學習的熱情就越高,課堂教學的效率也就越高。
(三)提高學生參與教學全過程的程度。
有專家指出:“考察語文教學效率的標準之一,應該是學生積極主動參與的程度。在一堂課上,如果70%以上的學生以主人翁的姿態,積極主動地參與語文教學的全過程,這就可以說是一堂高效率的課。”也就是說真正有效的教學不是簡單地讓學習者占有別人的知識,而是要建構自己的知識經驗,形成自己的見解。因此,依靠教師單方麵的積極性,不爭取學生參與教學的主動性,是無論如何難以實現有效教學的。為此,我們可以讓學生參與製定教學目標、選擇教學方法、質疑解惑、與他人合作和教學評價等教學的全過程。
(四)優化課堂教學時間管理。
提高教學效率的實質是在單位時間內獲得最大的教學成效。為此,必須優化課堂教學的時間管理,充分發揮教學時間的綜合效用。首先要注重製度化學習時間與自主性學習時間相結合。傳統課堂教學是以固定的時間單位組織教學的製度化體係,在教學時間分配上存在著教師支配一切的單向性,學生缺乏自我選擇、自主學習的機會,從而影響了教學的效率和質量。因此,必須變革單一的“製度化”教學時間結構,把製度化學習時間和學生自主學習時間、教學時間的統一性與學生的自主性有機結合起來。其次,要提高課堂實用時間和學術學習時間比率,綜合達成各項課堂學習目標。提高教學效率和質量不能寄希望於大量額外增加學生的學習時間,而是要通過提高教學水平和知識有效性等措施,最大限度地減少課堂時間損耗,提高課堂學習的實用時間和學術學習時間效率。
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一種過程,更是一種理念。它不僅關注知識的教育,更崇尚智慧的教育,作為一線語文教師,必須樹立以人為本教學理念,用心用情用方法改變課堂,讓我們的教學更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