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應注重教學設計程序
利用多媒體技術進行初中物理教學,應按照一定程序進行,這樣就會在利用多媒體技術提高教學實效的同時不會給執教者本身帶來諸如課件設計製作周期長等問題,加重自身壓力,甚至無暇顧及教學設計及學生的批改,在某些程度上限製了教學實效的落實。筆者經過長期利用多媒體技術進行教學總結如下基本思路:
(一)認真閱讀課程標準,研究教材及學生知識與技能基礎,詳細考慮學習者的認知規律,確定教學目標,為整個教學過程的課前設計、課中設計及課後設計提供指導。
(二)根據教學目標,搜集包括網絡資源在內的課程資源。搜集課程資源時要注意最主要的是學生資源,因為課堂教學本身是為學生的學習服務的,而且所搜集到的課堂資源應符合學生的身心和認知發展規律,要有利學生學習效益的提高。
(三)利用自行設計的課件結合本校實際,整合多種手段進行課堂教學,並根據課堂教學效果反思教學前設計和課件,修改教學設計及課件以便再實踐。
三、運用多媒體組織初中物理教學,發揮積極因素,避免不利因素,拒絕教學低效
多媒體教學技術與傳統教學手段相結合雖然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初中物理教學實效,但如果運用不當會產生很多負麵影響,甚至出現教學負效,筆者建議使用多媒體技術組織初中物理課堂教學是應該避免以下現象出現:
(一)教學設計預設過度,生成過多,加重教學負擔。
雖然多媒體教學具有信息量大等優點,但如果處理不當一方麵會導致教學設計預設過度,擠占學生生成的空間,另一方麵則是生成過多,這必然影響預設目標的實現以及教學計劃的落空,從而導臻教學的隨意性和低效化。為避免利用多媒體技術進行教學出現預設與生成的衝突,執教者應當樹立正確的課標觀。預設應符合學生學習實際和接受能力,課件本身隻能作為一種手段,而不能代替課堂,而運用多媒體教學生成應以達到教學目標為準,避免課件冗餘,真正做到多媒體教學為教師主導學生主體課堂服務這一目的。
(二)選擇媒體手段過多,使教師重新成為課堂的表演者,忽略學生主體作用。
近年,利用多媒體技術進行初中物理教學時出現了一個極端,教師認為物理教學中媒體手段越多,越能體現教師的教學能力,越能展示做課“優質”。兼此,我們必須明白,無論是使用任何媒體,或是采用任何手段,其目的之一都是為落實教學實效。因此,在進行教學時盡量減少過多的媒體手段,以防課堂過於“緊湊”,使教師重新成為課堂的表演者,而忽略學生的主體作用。
總之,在運用多媒體教學時應盡量發揮其傳統手段無法替代的優越性,避輕就重,使它為切實提高初中物理課堂教學實效而服務,從而在減輕教學過程中教師與學生負擔的同時,扭轉課堂教學低效現狀。